全部都是你歌手资料-周杰伦的幸运还是华语乐坛的尴尬

    全部都是你歌手资料-周杰伦的幸运还是华语乐坛的尴尬

7月6日的热搜,属于周杰伦。未发行专辑被低分的“乌龙”仍未平息。首张专辑的主打歌《最伟大的作品》mv率先曝光,瞬间引爆舆论。是周杰伦音乐熟悉的“公式”——古典、嘻哈、流行的混合,周杰伦mv熟悉的元素——钢琴、悬疑、魔幻缺一不可。对此,有粉丝感叹,也有网友致力于寻找整首歌词中提到的艺人和作品。就连出演mv的郎朗也成了大众讨论的焦点…

《最伟大的作品》mv发布仅3小时,点击量过亿。仅微博娱乐榜一个平台,关于这首新歌的热搜话题就占据“半壁江山”,可见周杰伦的影响力。然而狂欢过后,“自我重复”、“不太好听”、“当不起这首歌的标题”的声音不绝于耳。这一评价也出现在他近几年的其他作品出版时。与其说是某些听众的苛求和挑剔,不如说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的必然结果。几乎可以肯定,最伟大的作品既不是周杰伦的“最伟大的作品”,也不是华语乐坛的“最伟大的作品”。但毫无疑问,“周杰伦现象”已经成为华语流行乐坛“前所未有”的存在。

一方面来自于他作为艺人20多年来积累的大量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优秀作品,使得他拥有如此广泛的从50、60年代到00、10年代的跨代观众。另一方面,因为他出生在华语乐坛的鼎盛时期,得益于前辈们对中西流行音乐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又恰逢流行文化在千禧年后青少年中的爆发式传播。乐观地说,周杰伦标志着华语乐坛的创作高度,但某种程度上,这种“华语乐坛再也没有周杰伦了”的怀旧情绪,也在为大众接触到更多优秀新人和新作品筑起一道屏障。在流行文化越来越大众化、粉丝化的当下,或许注定无法产生周杰伦这种量级的国民歌手,但我们可以期待也应该给予新人、新作品更多的机会,去突破“最伟大作品”的迷局,带来更多的感动和惊喜。

下图是周杰伦演唱会的资料照片。

普及艺术史,还是炫耀自己的技能“掉书包”?

“现代艺术史的一首歌!”听了这首新歌,网友们纷纷评论。确实如此。有网友统计了歌词和mv中出现的艺人及其作品或标志性形象,从玛格丽特作品中出现的苹果、烟斗、鸽子,到李翘胡子、龙虾电话、记忆永恒。从梵高的《星空》和蒙克的《呐喊》,到莫奈的《睡莲》和常玉的《曲腿裸女》,几乎是一句歌词、一个梗、一个镜头、一个形象的强度。

很多网友喜欢这个独特的主题。当流行音乐的题材越来越窄,只沉溺于小爱的写作,周杰伦选择用创作向艺人致敬。但也有评论家并不买账,认为大师和作品的表述过于刻意,似乎有点出书。尤其是在mv中,周杰伦和他的朋友们偶然发现了20世纪20年代,遇到了多位艺术大师的创意,也和伍迪·艾伦的电影《午夜巴黎》发生了“金钱碰撞”。

但仔细追溯会发现,周杰伦创作这首歌并不是为了和大师们比肩,而是受到了他近年来的旅行和展览的启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与达利、梵高这样的艺术大师相比,歌词中提到了一位鲜为人知的中国画家常玉。而常玉恰恰是周杰伦创作这部作品的最初动机。此前,他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常玉的遗作《孤独的大象》。裴文流露出对这位艺术家的崇敬和认可:“一生的画里没有落叶,只有行走在沙漠中的大象。在孤枝的尽头,总是重要的花朵才能生长。”当时他透露要把这个主题交给作词人黄俊郎,请他来诠释这首《艺术家的孤独》。

从这段充满感情和诗意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周杰伦这些年并没有沉迷于玩和喝奶茶,而是真正的思考和成长。等他成名了,会被常雨生在异国他乡成名终老的经历所感动。他懂得欣赏大千世界中的孤独。他已经不在2018年写《不爱我就拉倒》里“哥哥的胸肌,如果还想靠”的低俗歌词的状态了。

黄俊郎的加入也丰富了他创作的意义。这位有着多年绘画经验的作家兼作词人,此前曾为周杰伦的《以父之名》和《莫吉托》作词。这一次在写最伟大的作品时,他真的尽可能地将文字与一幅画、一篇文章、一首诗或一个典故对应起来。在6日的微博文章中,他解释了《最伟大的作品》想要传达的主题——“艺术最伟大的地方在于,它可以让‘自我的负面感受’和‘极端而执着的想法’,让生活中可能无法被他人接受的你,通过你的创作而被赞美和欣赏,成为最积极最伟大的存在!只有艺术才能把那些不被周围人认可的思想、任性的言行、荒诞的人生、穷困的孤独,转化成最美好、最有想象力的存在!”

“被神话”不应该是优秀创作者的命运。

虽然很多粉丝一再澄清“最伟大的作品”这个有争议的名字并不是周杰伦的吹嘘,但某种程度上,这几年来,网友对周杰伦的好评和市场对周杰伦人气的反馈,确实给了创作者一种错觉和自信,这也是为什么歌词里会有这样的表述——“几代人的疯狂,音乐之王,万物臣服于我的乐章。路还在断,我还在创作,指尖的旋律在憧憬。一代狂,音乐之王,我觉得我不需要画框,它框不住琴键的速度,我的音符都是未来的艺术”。

有人说他有这样的资本在作品中“嚣张”。近年来,“周杰伦”一词已经成为华语乐坛的代名词。2020年发行单曲《莫吉托》,一度造成qq音乐服务器瘫痪。今年5月,他的两场演唱会《地表最强》和《魔法家族》在网上重播,累计点击量近1亿。就连刘畊宏健身视频爆炸,也有相当一部分归功于周杰伦的龙拳和本草纲目作为背景音乐。

但与2000年前后华语乐坛鼎盛时期“百花齐放”的局面相比,当下诞生的“周杰伦现象”多少有些“落寞”。要知道,周杰伦出道前后,也有陶喆、林俊杰等人与他的创作风格和路线相似,无论是作品质量还是市场号召力都毫不逊色。然而如今各大音乐平台的榜单都被短视频神曲“占领”,资深歌手挤牙膏都难出单曲。音乐专辑销量屡创新高,但都是来自“粉丝专享”的流量偶像。音乐综艺常年有爆款,但已经被“考古”覆盖。至于社交平台,“2000华语乐坛神仙打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搜一下…

归根结底,是华语乐坛的持续低迷让周杰伦成为了一个“神话”。其实回过头来看,他每出一首单曲,都伴随着“江郎才华枯竭”、“自我重复”的质疑。即使是全民传唱的朗朗上口的《告白气球》《等你下课》,也不过是被网友称为“在舒适区游荡”的轻松创作。然而就是这样一部轻松重复的作品,即使抛开“周杰伦”这个词的“感觉滤镜”,在当下华语乐坛依然是稀缺资源。这几年华语乐坛没有新作品吗?不一定。比如同时具备唱功和创作实力的新生代歌手毛毅、华晨宇,他们曾以《伤逝》、《卡西莫多的礼物》惊艳大众,却逐渐成为生活综艺的“搞笑熊”,或与热门电影、电视剧的主题曲“深度捆绑”。很难集中精力进行纯音乐创作,取得进步,取得更大的音乐成就。反观罗大佑、崔健、林子祥、叶倩文、斯蒂芬妮、王心凌这些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歌手,用经典的对唱掀起了一股怀旧热潮,成为一个又一个神话。

但“被神话”不应该是优秀创作者的命运,这不仅影响了他们自身创作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也影响了一些潜在的、有创造力的、能接触到更广泛大众的新声音,使他们生活在“神话”的阴影中,阻碍了创作与市场形成良性互动,使已经过度依赖综艺、影视、粉丝经济的音乐产业发展更加艰难。“神话”的创造,与其说是大众对新鲜事物的拒绝接受,不如说是平台和营销号炮制了“华语音乐已死”的陷阱,损害了消费“情怀”中“创新”的微光。在追逐“人头”和“流量密码”的时候,为什么不放过周杰伦,给下一个“周杰伦”留下成长的空间?

(文/黄启哲)

来源:文汇报

全部都是你歌手资料-周杰伦的幸运还是华语乐坛的尴尬,周杰伦是偶像歌手吗,周杰伦是华语歌手吗,周杰伦出道前的华语乐坛,周杰伦同期出道的歌手,你最喜欢的歌手及原因周杰伦,周杰伦是多少人的偶像,周杰伦是什么歌手,周杰伦什么歌出道,比周杰伦火的歌手是谁,周杰伦算什么歌手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