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郭兰英的个人资料 郭兰英月工资多少

歌手郭兰英的个人资料 郭兰英月工资多少

文:晴子

这首《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是最著名的毛主席颂歌。原海政歌舞团副团长、现任该团艺术指导的著名词曲作家词作家付林在回忆自己的这首“最得意之作”时说:“就想写出一种毛主席还没走,还活着的那种感觉。”

谈及自己“最得意的作品”,他说:“无疑是《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他回忆说:“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了,全国人民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由于唐山大地震刚发生不久,大家当时还住在地震棚里。出于对伟大领袖的怀念和崇敬之情,我写下了这首词,然后将歌词交给了我们团的作曲王锡仁同志……”

王锡仁同志冒着余震危险,在防震棚里以最快的速度谱曲,这首歌的词曲创作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词曲出来后,海政歌舞团立即组织骨干力量排练这首歌曲,第一次登台演出是在天桥,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惊奇和喜悦。

歌手郭兰英的个人资料

第一次听到这样柔美的旋律,观众都觉得只有这首歌才能表达自己对毛主席的真情实感,大家长久地伫立原地,泪流满面,品味这首歌,觉得毛主席没有走,就在我们身旁。

这首歌录制好,登台演出后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效应,很多人被歌曲深深打动,在那个不突出个人的时代,演唱者一度不为人知。无数听众打电话询问这首歌的演唱者是谁,在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下,广播电台少有地播出了演唱者的姓名,卞小贞很快收到群众如潮的来信,感谢她唱出了自己对毛主席的心里话。《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从此和卞小贞这个名字联系在了一起,成为她的保留曲目,每次演出都有观众要求卞小贞唱《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一首歌,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个人,影响了无数人的人生。

歌手郭兰英的个人资料

本是平凡人,一颗纯真心

卞小贞1946年出生于安徽芜湖,家中没有从艺之人,她的家庭就与新中国千千万万的普通家庭没什么两样。她从小就有一个爱好——喜欢唱歌,据卞小贞自己说:

“我出生在安徽芜湖,是在长江边上长大的。从小喜欢文艺。那时候,有什么好听的歌,我都学着唱。家里没有收音机,没有唱片,就跑到邻居家里听。我最喜欢郭兰英和邓玉华的歌。《白毛女》、《南泥湾》、《我的祖国》、《太阳出来照四方》、《毛主席来到咱农庄》……她们的歌对我的影响很大。上高中时,她们演唱的歌,我几乎都会唱了。”

她也是在毛主席思想的影响下长大的一代人,虽是平凡人,但有一颗纯真朴实的心。她喜欢文艺,觉得自己很擅长唱歌。她听到什么新歌好听,一学就会。当时家里没有收音机,她就跑到邻居家听,常常忘了吃饭。上高中时,卞小贞就能唱300多首歌曲。

她的父母是不希望她走文艺之路的,因为他们觉得这条路对普通人来说太难,不能安身立命,养家糊口,把卞小贞领上艺术舞台的,是当时芜湖群众文化艺术馆的陈燕娟老师。陈老师发现卞小贞是歌唱苗子,经常邀请她参加演出。

歌手郭兰英的个人资料

卞小贞回忆说:“她特别喜欢我,只要文化馆有演出,就叫我参加,让我表演女声独唱。她说我的嗓子好,条件可以,是当演员的料。”卞小贞报考解放军艺术学院,就是陈燕娟老师带着去的。

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海政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她在自己的岗位上一直兢兢业业,生活平淡,但也幸福。

1970年,卞小贞在排练演出时,认识了薛竹仁。薛竹仁比卞小贞大5岁,当过空降兵,长得一表人才,是名副其实的大帅哥,而且才华横溢,精通英语和坦桑尼亚等国的斯瓦希里语,后在空军系统当翻译。

卞小贞一眼看上了薛竹仁,薛竹仁却没有一眼相中卞小贞。一是卞小贞不是第一眼美女,二是她刚下连队演出归来,脸晒得黝黑,棉袄、鞋子都破了洞,给薛竹仁留下了不精致的印象。

直到薛竹仁听到卞小贞演唱《白毛女》,他才爱上了歌声动听,心灵善良的卞小贞。1971年两人结婚的。当时卞小贞25岁,薛竹仁30岁。

歌手郭兰英的个人资料

结婚审批的时候,上级给薛竹仁交底:“单位准备送你去国外进修、工作,卞小贞是小地主出身,你要是与她结婚,前途就毁了。”就如《父母爱情》演绎的一样,薛竹仁义无反顾选择了爱情,至于前途,他也想要,但与爱情相比,他也不在乎了。

1972年,两人的爱情结晶儿子薛松出生。卞小贞生孩子的时候难产,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救助,孩子在产道里卡了40分钟才出来,薛松1岁的时候被确诊为轻微脑瘫,医生告诉卞小贞夫妇:“孩子也许能治愈,也许会终身残疾。”

这显然是医疗事故造成的,但夫妇俩没有去深究,他们还做出了一个艰难而伟大的决定:“不生了,全力拯救小松。”

此后,卞小贞和丈夫带着儿子开始了艰辛的求医历程。他们背着儿子,走遍了北京30多家医院,请医生给薛松针灸、按摩,配制中草药。那时卞小贞与丈夫的工资都是52元,加起来104元,与一般人相比算高了。但儿子每月的医药费就占去了一多半,薛竹仁每月还要给父母寄10块钱。这样一来,实际归卞小贞夫妇支配的微乎其微。

歌手郭兰英的个人资料

夫妇俩个为了支撑起这个家,生活到了精打细算的地步:

车费多少,买菜多少,水电多少,都详细规划。一周7天,每餐吃什么也写得明明白白。每天晚上他都要对账,决不能多超出一分。带儿子去医院看病时,卞小贞和丈夫舍不得坐5分钱的公交车,来回步行20多里。渴了累了,夫妇俩连一分钱的冰棍都舍不得买,在医院里喝自来水。薛竹仁经常花5分钱买一筐蔫了的西红柿,一吃就是一个星期。

薛松慢慢长大,虽然情况有所改善,但是还没有学校愿意收留他。卞小贞经常下连队演出,薛竹仁一个人在家照顾儿子。因在家庭和儿子身上花费太多精力,薛竹仁始终没有被提拔,评先、评优也没他的份,与卞小贞的差距越拉越大。

有人问薛竹仁:“将来卞小贞唱出名了,不会把你蹬了吧?”薛竹仁腼腆却自信地说:“不会的,我了解她,她不是那种人。”

歌手郭兰英的个人资料

30年一首歌,一辈子重感情

1976年海政歌舞团排练《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这首歌,卞小贞是领唱,这首歌让卞小贞成为家喻户晓的歌唱家,一举成名。毛主席逝世后,广大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怀念无以复加,这首歌唱出了成为她的保留曲目,每次演出都有观众要求卞小贞唱《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这一首歌,卞小贞足足演唱了30年。30年来,她一直在用同一种感觉“用心演唱”。卞小贞同样被一次次的演出感染着:“我没有想到,时光过去几十年了,这些歌曲在人们的心目中还有位置,仍然被人们熟悉。……”

卞小贞还有其他作品,如《泉水叮咚响》《西沙,我可爱的家乡》《大雁情》等经典歌曲,但人们还是最熟悉她演唱的《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你的光辉思想永远照我心;春风最暖,毛主席最亲,你的光辉思想永远指航程;你的功绩比天高,你的恩情比海深,心中的太阳永不落,你永远和我们心连心……”

歌手郭兰英的个人资料

每当这首熟悉的旋律响起,我们的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怀念的情愫,那是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崇敬和热爱。

成名后,卞小贞每年演出100多场。当时演出没有报酬,她和丈夫的经济条件依然很一般。当时一些有权势的人追求卞小贞,说:“你丈夫太普通了,只要你离婚和我结婚,我会让你的生活上几个台阶。”卞小贞认真回答:“我和老薛感情很好,我们是患难夫妻,会白头到老。”

经过多年的努力,儿子薛松言行举止恢复情况良好,进入普通小学就读,中学毕业后没有上大学,也没有一技之长,但是在妈妈鼓励下,他在街上卖报纸、冰棍。

1993年,夫妇俩个为他在街头开了一家小杂货店,儿子逐渐学会了进货,会找零钱,慢慢实现了自食其力,1995年薛松还结婚成家了,卞小贞将儿媳当女儿疼,婆媳关系很好,2000年,孙子降生后,卞小贞替儿子儿媳带孙子,让小两口安心守店。

歌手郭兰英的个人资料

卞小贞夫妇一直与儿子一家住在一起,从没闹过家庭矛盾。卞小贞退休后,孙子也上小学了,她和丈夫包揽了家里的一切。从外面演出回来,卞小贞一放下行李包就做饭、搞卫生,像普通家庭主妇一样推着小车去市场买菜。有人认出了她,问:“你是卞小贞老师吗?”她笑着点点头。对方说:“您这么大名气,怎么还像我们一样买菜呀?”卞小贞微笑着说:“我是演员,但我也得吃饭。走下舞台,我就是妈妈、妻子、奶奶、婆婆,生活与大家没什么区别。”

岁月如梭,今年已经是2020年,卞小贞74岁了,老伴79岁了,儿子也到中年了,孙子也长大成人。一家人健健康康,和和睦睦,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平平安安,知足常乐!

歌手郭兰英的个人资料

结语

一首歌曲折射了一个时代,成为历史的一面镜子。作为最著名的毛泽东颂歌的原唱,卞小贞一唱就是30年,虽然这些年里,她也唱过很多别的优秀歌曲,但是让人们记住她的还是这首歌。这首歌歌颂的不仅仅是毛主席,而是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辉煌的一代伟人们。

卞小贞夫妇也是伟大的,他们对脑瘫儿一辈子不离不弃的付出足以感动一代人,2006年9月8日,为纪念毛泽东主席逝世30周年,60岁的卞小贞在人民大会堂再次演唱《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场上的观众沸腾了,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卞小贞几乎落了泪。

伟大的恩情谁也忘不了!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