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小曾老婆个人资料 歌手小曾现在什么军衔

歌手小曾老婆个人资料 歌手小曾现在什么军衔歌手小曾老婆个人资料

文丨陈 萌

如果有一首流行歌曲是近20年来所有当过兵的人都会唱的,那一定是《军中绿花》。一块空地、一把吉他、几名战士、一段旋律,相信每一个当过兵的人看到这个场景都一定会勾起心中深埋着的军旅记忆。而这首歌曲的创作者小曾现在在哪里?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歌手小曾老婆个人资料

▲小曾早期作品宣传照

兵者小曾

小曾为众人所熟悉的形象始终是身穿迷彩服、剪着规矩的寸头、一张圆圆的脸、眼睛里流露出朴实,一看就是个兵模样。细算下来,距离他创作第一首军营民谣的日子,已经过去了34年。如今小曾的脸上也有了很多岁月的痕迹,皱纹爬上了眼角,鬓角有了白发,身形也不再轻盈。但不变的是,他还是个兵模样。

歌手小曾老婆个人资料

▲演出中的小曾

小曾的兵之初是一名普通的高射炮兵,新训结束后因为训练成绩优秀又有文艺特长,被留在了教导队。在第一次参军的三年中,小曾训练过新兵、骨干、民兵,带过学生军训,还当过报话兵,他的参谋专业业务也十分过硬。

作为一名唱作型歌手,小曾参与创作的作品迄今为止超过了300首,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军旅歌曲。对于有着两次参军入伍经历的他来讲,这身军装他比谁都更珍惜。

无论是在地方的那些年,还是重新穿上军装以后,小曾每年都坚持要去基层部队演出。高山、海岛,营盘、院校。他用歌声慰藉着万千基层官兵的心灵,也从他们的故事中寻找到自己的不竭动力。虽然现在身体已经有了负累,上高原演出不再像过去那样轻松,但他还是要求自己一定要在舞台上呈现出一如既往的活力。

歌手小曾老婆个人资料

▲小曾为边防官兵演出

在基层巡演时,小曾的舞台装束总是一身迷彩服加上子弹袋背心。有意无意地,他会将自己的军衔盖住,有意无意地,战士们会忽略他的年龄和职务,还喊他“班长”。

“班长”这个称谓,小曾最熟悉也最喜欢,而这也是大多数人对他的认识。小曾曾经多次讲过一个他在海岛演出时发生的故事。当时他受邀来到东海的一个海岛哨所,在那里他受到了官兵们的热烈欢迎。演出结束后,指导员悄悄把小曾拉到一边问他:“班长,我们还有一名战士现在在站哨,你能不能去给他唱首歌,一首就行。”小曾二话不说跟着指导员上了哨所。这名年轻的哨兵看到平时电视上才能见到的“明星”来到了眼前,专门给自己一个人唱歌,激动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小曾发现,他的腿甚至都在发抖。

歌手小曾老婆个人资料

▲小曾赴海岛慰问演出

为了缓解他的紧张,小曾亲切地搂着战士的肩膀同他一起唱自己的歌,一首又一首。当他不得不离开的时候,战士从宿舍拿出一盒磁带,想请小曾给他签个名。小曾拿过来一看,这竟然是一盒盗版磁带,歌词本已经被磨毛了边。但他还是郑重地写下对战士的祝福,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是他这么多年来签的唯一一盒盗版磁带,但却是他记忆最深刻的一次签名。

歌手小曾老婆个人资料

▲慰问演出中,小曾与官兵们合影

在一次沿川藏线巡演的过程中,小曾来到了一个只有几名官兵驻守的兵站——荣许兵站。这里的海拔超过4000米,营房里没通水电。由于是备用兵站,所以很少有人到访,文艺小分队的到来让大家既兴奋又紧张。

即便只有几名观众,小曾还是用热情洋溢的演唱给官兵带来了一段欢乐时光,临别时还向每名战友赠送了自己的专辑。大家艰苦的生活条件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让小曾记忆十分深刻。

歌手小曾老婆个人资料

▲小曾与战士们交谈

一年后,在某驻川训练基地巡演时,一名战士从队伍里跑出来冲到他面前,向他喊道:“班长班长,我们那里通电了。”小曾定睛一看,原来他是荣许兵站的一名战士。通电,这样在我们这些城市中生活的人眼中司空见惯的事,在这些高原战士们眼中却是一件大事。而这名战士不顾一切冲上前来报喜的行动,也让小曾无比感动——他们真的把他当成了自己的班长。从此,“班长”这个称谓的分量在小曾心里又重了几分。

歌者小曾

每一个年代的兵都有着属于他们那个时期最熟悉的军旅旋律,父辈们唱着《打靶归来》走下训练场,我们唱着“练、练、练”,唱着“战士责任重”学会齐步走,而现在的兵则唱着更新的队列歌曲。而无论现役军人还是退伍兵,老班长还是新战士,大家都会唱《军中绿花》,会唱《我的老班长》。作为一名唱作歌手,能引起如此广大人群的共鸣,并且作品能够成为经典被传唱二十多年,小曾无疑是成功的,但他并没有就此止步,安享成功。

歌手小曾老婆个人资料

▲小曾为官兵演出

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小曾不断地从基层部队汲取着灵感。早期的作品灵感来自于他自己当高炮兵的第一段军旅岁月;后来行走在蜿蜒曲折的川藏线上,他创作了《长长长长川藏线》《云儿飘》;了解到一位姑娘不远千里到边防哨所来和边防战士举行婚礼的故事,他创作了《墨脱新娘》;近年来,小曾的足迹踏遍了西部的座座营盘,他创作出《边关英雄》《高原女兵》这些反映西部军人风貌的歌曲。

通过作品他不断地与不同群体的官兵们对话,面对新战士,他创作了《七十五厘米》,面对新时代青年官兵,他创作出《我用准备打仗的方式致敬青春》,听到高原战士们的抒怀,他用歌声向祖国表白《祖国,我是你的防弹衣》。

唱小曾的歌不需要专业的嗓音,更不需要太多技巧,但却不能不用情。大学里哲学专业的训练让小曾有意识地在自己写的每一首歌里都蕴含了一个道理,这些简单却深刻的道理通过歌声打破心的壁垒,感动着一茬又一茬的兵,去到那些其他形式的教育到达不了的角落。

师者小曾

在西部战区陆军文艺骨干们眼中,小曾还有一重身份——老师。每年组织的文艺骨干集训队都会创排颇有战味、兵味的文艺节目,组成小分队到各部队去巡演,小曾总是担任集训队的教练员。

歌手小曾老婆个人资料

▲小曾与文艺骨干在演出中

队员许义博在基层是旅“红色基因”摇滚乐队的主唱。虽然没有专业学习过音乐,但是他将火热的军营生活、战友的故事、自己的情怀和音乐相结合创作出了很多歌曲。三年前,小曾到基层选拔文艺骨干,许义博在舞台上演唱了一首原创歌曲《精武英雄》。质朴的情怀、动感的曲调和深情的演绎打动了小曾,他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歌手小曾老婆个人资料

▲小曾与官兵一起演唱

来到集训队后,小曾成了许义博的“师父”。面对从来没有专业学过音乐的许义博,小曾从最基础的作曲原理开始教起。但在创作的过程中,他却始终尊重原创者的想法,从不以“老师”自居。一段时间下来,许义博创作出了《兵心永向党》《战场高地》等歌曲,在部队广受欢迎,而在西部战区陆军像他这样的创作者还有很多。

歌手小曾老婆个人资料

▲小曾与官兵一起演唱

今年的建军节,国防军事频道播出《永恒的军魂》特别节目,西部战区陆军文艺小分队演出了《一排一班》和《高原女兵》两个原创歌舞节目,曲调来自小曾,歌词来自普通官兵。近一段时间,由十五首原创歌曲组成的《西部战区陆军组歌》在西陆军营唱响,其中多首歌曲是由基层官兵创作的,而小曾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担任了监制的重要角色。

歌手小曾老婆个人资料

▲《永恒的军魂》演出现场

小曾很为自己能带出这样的学生、推出这样的作品而骄傲,而在许义博们眼里,小曾教他们的并不仅仅是音乐。一同去边关哨所巡演,他们和战友们一起在风雪中的棉帐篷里弹唱《军中绿花》,又哭又笑;在创作遇到瓶颈时,小曾会用自己在音乐之路上突破坎坷的亲身经历鼓励大家;当作为歌手的许义博学不会舞蹈时,小曾就会给他讲自己在哨所海岛演出时的故事,告诉他作为文艺轻骑队队员,一个人必须身兼多职。

歌手小曾老婆个人资料

▲小曾在演出中与官兵互动

身为老师的小曾让大家意识到,一名军队文艺工作者最难得的不是舞台上的光鲜而是舞台下的亲切,他所受到的最大的荣誉并不是获了什么奖、参加了什么级别的比赛,而是获得更多战友的认可,为那些在坚守、跋涉、寂寞、苦寒中的战友们带来更大的慰藉。

歌手小曾老婆个人资料

军营民谣在中国大地的座座营盘回荡了20多年,小曾早已不仅是一个名字,而是成为了一个军旅文化的符号,一个缩影,代表了千千万万的基层官兵。他的歌、他的故事也激励着新时代的官兵们用自己的声音唱出独属于这个时代的强军之声 。

在不久前的舞台排练中小曾不慎扭到了膝盖,排练好的舞台动作不得已减少了很多。他向大家自嘲道:“小曾如今也不小了。”虽然受了伤,但是他那种独特的、发自内心的工作热情依然不减。今年,小曾还没能完成计划中的巡演,刚刚创作好的新歌正在进行发布前最后的准备。

“我还会继续唱下去,唱给更多的战友听。”这是小曾的心声,也是所有人的期盼。

歌手小曾老婆个人资料

▲小曾与战士们在一起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