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沙鸥资料-今日沙家浜 处处好风光

    歌手沙鸥资料-今日沙家浜 处处好风光

江南的雨细而密,随着船娘摇动的木桨滑下,再流入弯弯的清水。烟丝帘间,“立七星灶,铜锅煮三江,摆开八仙桌,待客十六方……”婉转的歌声将时间引向战火纷飞、斗智斗勇的时代。

这里是江苏常熟沙家浜,芦荡火种汇聚力量。80多年前,这个阳澄湖畔的小渔村风起云涌,当地村民为保护新四军伤兵,与日伪军浴血奋战。虽然现代京剧《沙家浜》定格在那个年代,但新时代的沙家浜依然在演绎着一段段军民赞歌。如今,沙家浜处处是美景。

现代京剧演绎战争年代

小船驶入茂密的芦苇丛,听着风吹过芦苇细长的叶子的声音,仿佛回到了战争年代。

1939年9月,活跃在江苏阳澄湖周边地区的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姜康”)撤出东路地区,奔赴新的抗日战场,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姜康”号撤离后,阳澄湖畔留下了一个后方医院和36名伤病员。在沙家浜,他们依靠当地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掩护,一边救治伤病员,一边巧妙地应付日伪军。这是现代京剧《沙家浜》的背景。

金,范之孙,骚原型之一,现任常熟新四军研究会秘书长。他一直在收集资料,尽可能地还原这段历史。金说,当时后方医院没有固定地址。日伪来的时候,群众和医护人员都要和伤病员一起搬。农家院的客房、厨房、牛棚、猪圈、柴房、湖里的船,成了伤病员的藏身之地。一个门板是医用床,一个蚊帐是手术室。每次敌人“扫荡”,群众和医护人员都会把伤病员抬上船,转移到茂密的芦苇丛中。敌人走后,伤病员会被带进村里。那片广阔的芦苇不仅是天然的掩体,也是日本侵略者伏击的好战场。

就这样,动人的故事在芦苇荡中不断上演,阳澄湖畔成为抗日战争中革命的摇篮,孕育了“芦苇荡大火”。建国后,曾在这片芦苇荡被村民保护医治过的战士,记录下了这段经历。1960年,上海沪剧团根据这段历史创作了沪剧《芦荡火》,一经上演便大受欢迎。1964年,北京京剧团将《芦荡火种》改编成现代京剧,命名为《沙家浜》公演,广为传唱。剧中,阿庆嫂和郭建光深入人心。

《沙家浜》在中国各地传唱已久。不仅唱出了军民鱼水情,也让沙家浜名扬天下。

红色旅游寻找革命足迹。

芦荡村是沙家浜故事发生的重要地点之一,也是苏长泰的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新四军进击敌人和搬回休整的地方。该村位于沙家浜景区的最南端,曾是沙家浜的芦苇中心,绿化面积约4000平方米。村中假山流出一条瀑布,村外河流纵横交错,流水潺潺,尽显水乡风情。近年来,当地政府在推进“千村美丽居”的过程中,发现芦荡村的一栋老房子是抗战时期新四军平反旧址。当地对遗址进行了整修,收集了大量珍贵的史料,生动地还原了当时的情景。如今,这里不仅成为群众家门口红色革命教育的打卡场所,也是村民议事的好地方。

沙浜镇文保单位姜康东路指挥部筹备会旧址,是原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指挥部所在地,也是新四军伤病员恢复后重返抗日战场的起点。走进旧址,江南抗日义勇军的成长史、斗争史、沙家浜军民生活深度的故事正在缓缓展开:1939年11月5日,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指挥部筹备会议在常熟唐史东土地堂召开;11月6日,“新江康”在唐市宗格村正式成立。伤病员康复后,他们都加入了姜康东路的抗日队伍,成为“新姜康”的中坚力量。唐市成了“新”发展和扩张的起点。

“沙家浜是我们学习党史、进行党史教育的重要场所。”常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晓红说。丰富的红色资源,让当地串联起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姜康东路指挥部筹备会旧址、千村美居等红色元素,推出“薪、忆、文韵、小康”等一批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定制”路线和特色服务,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提供个性化学习项目。常熟沙家浜培训中心讲师朱晓婷说,不仅要给游客讲好红色故事,还要让他们走进芦苇丛,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

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家园

在沙家浜旅游度假区,人们坐在水上的桨船上,看着两岸的芦苇和空中的鸟儿,感到宁静和安详。“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苇盛开,稻香飘香,岸边是柳成星……”宋书中的景色历历在目,如今的沙家浜也是一座美丽的绿色生态园。

常熟沙家浜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曲晓峰说:“我们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结合绿色生态资源,开展红色教育和生态旅游。”如今,作为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沙家浜延伸红色产业链,走红色旅游绿色发展之路。

起初,沙邦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比较单一,以树木和芦竹为主。近年来,该公园重视鸟类栖息地的保护和建设,保留了浮叶植物栖息地。同时,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建造浅滩、捆绑芦竹浮岛,公园丰富了鸟类栖息地类型,改善了湿地栖息地。曾经只有150亩芦苇的面积,现在已经扩大到6000亩。泛舟其中,水鸟出现在水中,在欣赏抗日篝火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曲晓峰介绍,沙家浜以保护湿地生态、丰富生物多样性、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为发展目标。6000亩湿地公园内湿地面积超过75%。据专家测量,沙家浜湿地目前有140多种鸟类。洁白如雪的羽毛和矫健华丽的翅膀,栖息在这里的数千只白鹭成为了芦荡深处的一道风景。芦苇丛中,有一两只站着,悠闲地垂钓,整片芦苇成了一幅诗情画意。

芦荡村村民朱春东经营着一家农家乐,装修成上世纪的农家乐风格,墙上贴着京剧《沙家浜》的海报。如今,沙家浜景区内外的住宿、餐饮、零售等业态间接带动当地1.3万农民就业,农民年均收入增长15%以上。“我们沾了红色旅游的光,享受了绿色发展的福。”朱春东感叹。

“绿波难染,人浮芦苇深处”。50多年前,一部现代京剧《沙家浜》让沙家浜这个阳澄湖之南的小城闻名全国。今天,这里仍然有河流和港湾,绿波摇曳,沙鸥聚集在芦苇和芦苇中,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乡。

本报记者王维俭

来源:人民日报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