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张宏宇个人资料简介 清华大学张宏宇简历

歌手张宏宇个人资料简介 清华大学张宏宇简历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各国高度关切粮食安全问题。很多国家采取措施保障国内粮食供应,联合国粮农组织也提示,全球粮食危机风险在加大。疫情的扩大是否会影响到我国粮食安全?进口若出现缺口如何应对?CCTV-17《乡村振兴资讯》特别节目特邀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宏宇教授,同济大学特聘教授程国强老师针对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探讨分析。

歌手张宏宇个人资料简介

我国粮食生产情况如何?

“口粮”够吃吗?

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去年口粮进口量不到粮食总产量1%

歌手张宏宇个人资料简介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 张红宇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 张红宇: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粮食大国,粮食安全一直有坚强保障。

2019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点13277亿斤,即6.64亿吨,中国去年的人口总量14亿,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70公斤左右,远高于国际人均占有水平。全球人口总量大约是75-76亿,按照2019-2020年度来看,人均粮食占有量约350公斤左右,中国超出120公斤。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确保自己的粮食安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我们应该有足够的底气。

“口粮”,南方叫水稻,北方叫小麦,这两样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口粮。事实上,我们这些年的进口量并不像外部感觉的那么高。2019年,我国水稻进口仅250万吨左右,出口270万吨,实际去年净出口20万吨;小麦进口340万吨,两者相加(即口粮进口量)不到2019年粮食总量(6.64亿吨)的1%。所以中国在口粮安全问题方面,这么多年我们其实心里有数。

我们的饭碗,是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

我国粮食产量大于消费量

歌手张宏宇个人资料简介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 程国强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 程国强:

所谓粮食安全,一般是指我们的主食、也就是口粮够不够吃。大米和小麦,最近七八年我们的产量大于消费量。2013年起中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就是减库存。假如疫情导致全球粮价波动或上涨,传导到国内的话,我觉得对我们消化库存应该是有一定帮助的。

(我们)不是不够吃的问题,是怎样把库存有效消化。而且粮价上涨能够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为以后奠定更好基础。

我国粮仓目前的储备情况?

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应对突发事件中央储备粮之外还有省级储备粮

程国强

我国有完备的粮食储备体系。

储备体系分两级,一是中央储备,负责国家遇到重大灾害,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乃至战争等重大突发事件时,解决粮食供给问题。二是中央近几年在完善的省级储备,即除中央战略储备,主销区、主产区、产销平衡区根据中央的要求,对全年的粮食供给要有一定库存。比如主产区要求保证3个月的(粮食)消费放在库里。

张红宇

省以下(粮食储备)是主销区半年、主产区3个月、产销平衡区4个月;再加上中央储备,在粮食安全储备方面,我们没有特别担心的地方。

储备粮至少够吃3-6个月粮食储备体系已经历过大考

程国强

这套(粮食储备)体系经历了考验。2008年汶川地震、冰雪灾害,由于有库存,特别是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系统,解决了当时面临的一些困难。另外也成功应对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次生灾害即国际粮食危机。

近几年,我国不断加强储备体系建设和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完全能克服由于国际公共卫生安全危机所带来的可能风险。

它(我国粮食储备体系)既能够解决国内粮食安全问题,同时也是支撑国际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柱。

为什么粮食进口量逐年增加?

进口如出现缺口,怎么应对?

我国粮食进口主要是调剂品种
小麦水稻进口量非常小

张红宇

近年,我国进口大豆越来越多。比如最高年份2017年,我们进口了9553万吨大豆;2018年因为中美贸易摩擦等问题,我们进口减少到8850万吨,2019年是8851万吨,是总体粮食进口量(1亿吨左右)的“绝对主力”。进口在填补我们的品种调剂方面确实起到了支撑作用。

中国水稻、小麦、玉米、豆类、薯类构成主要的粮食概念。年度间小麦和水稻的进口没有超过600万吨,最高是800万吨,相当于我国全年谷物生产量的2%左右。因此主要谷物我们97%以上实现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但是部分大宗产品随疫情扩散,会带来一些影响。

歌手张宏宇个人资料简介

目前限制出口的品种在国际贸易占比小

程国强

看疫情防控如何影响粮食安全,有两个维度。

一是疫情在国际上蔓延的时间和扩展的强度。比如有关国家限制出口,可能引发一些进口国恐慌,但这些国家品种涉及是相对较小的品种,比如大米在国际贸易里品种非常小,所以这样一种恐慌所带来的贸易操作上的不当政策,它的影响是有限的,关键是我们要控制这样一种预期。

二要高度关注如果疫情继续蔓延会冲击到主要产粮国。比如说我国大豆进口主要来自南美。南美现在疫情还没到高峰期。假如巴西加强防控措施,物流中断,对大宗商品国际贸易是会有影响的。

需预防国际投机资本借疫情哄抬粮价

程国强

最不能控制的是在全球刺激经济的过程中,一些国际资本借疫情带来的不当贸易政策。比如有的国家限制出口,投机资本借此炒作行情,“带节奏”释放不稳定信息,造成国际恐慌,哄抬粮价。

对中国来讲,提前把好关,预防借机炒作疫情市场的 投机资本,风险还是可控的。

春耕生产关乎夏粮产量

从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看

今年小麦播种面积比较稳定

苗情长势也比较好

今年夏粮产量与往年相比

有没有变化?

主粮生产“稳”字当头
夏粮丰收有基础

张红宇:

今年我国对春耕生产高度重视。中央多次政治局常委会、政治局会议,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抓疫病防控,二抓生产恢复。在生产恢复里,春耕生产被反复强调,老百姓也看重。所以今年春耕准备充分,苗情各方面长势不错。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讲到三稳问题,即稳政策、稳面积、稳总量。

一是稳政策。政策不变,对小麦和水稻最低收购,甚至对水稻还略微有增加。

二是稳面积,近年我国单产水平不断提升,弥补面积缺损。今年中央强调稳面积,即稳水稻、小麦、玉米面积。

三是稳总量,去年达到历史最高13277亿斤,今年要确保达13000亿斤以上。

如果做到三稳,我国粮食安全即使有疫情影响,也会降低到最小程度。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抓好了没有任何大问题。夏粮稳住了,全年丰收有坚实基础,为生产减轻压力,挑战也就减弱了。

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程国强:

中央出台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今年政策,中央在水稻的最低收购价的设计有一定政策弹性,但总基调是稳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全国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保持稳定,视情况而定还可以提高。全国在春耕方面按照正常农情要求推进,所以今年粮食生产保持稳定是可以期待的。

鼓励双季稻种植

意义在哪里?

恢复双季稻能有效增加粮食总产

张红宇

从本质上来讲是增加总量的问题。

农业农村部统计,最近几年早稻种植面积约减2800万亩左右。今年抓早稻生产是未雨绸缪,早晚稻加上其他粮食品种,不放过任何一个增加粮食机会。

多种一季稻增加单位产出是稳面积有效举措,保障国家的粮食总量安全。

既要吃到饱,也要吃得好

程国强

最近几年,中央要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粮食系统推优质粮工程,在粮食生产发展过程中,不仅总量能满足基本需求,要着力提高粮食的优质化、高品质化。

我们不仅要注重量上满足需求,更重要是通过培育新产业体系、经营体系,拓展粮食产业链来提升价值链,最后提升粮食产业的质量,推进粮食高质量发展。

疫情影响下

会影响到粮食价格吗?

取决于市场流通秩序恢复

程国强

这(价格)取决于整个市场流通秩序的恢复。市场恢复以后,不管是农产品销售还是市场秩序都会按照品质、价格、一般规律来推进。

应急体系主要是满足量的问题,把困难的时期渡过去。恢复正常以后,仍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产业体系发展。

张红宇:

在保证总量的前提之下,我们希望生产的品质高,满足消费者需要,从产水稻的老百姓来讲,也能获得更高收入,解决增产不增收的问题。

从长时间看,现代农业都要讲三个方面,高产、优质、高效。不能因一时疫情或有什么变化,方针就断裂。

如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保障供给链、完善利益链,构建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坚定信心、稳定心态

中国人的饭碗始终在自己手上

面对当前情况

普通消费者要如何应对?

张红宇:

要树立坚定的信心,相信中国人的饭碗一定是装中国人自己产的粮食,中国人的饭碗一定是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粮食安全大国重器,在这方面有足够底气,底气是来自于底线,保证粮食播种面积、耕地面积,各方面先进手段使底线更加牢固。

程国强:

疫情初步得到控制,下一步要尽快复工复产。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讲,一定要相信我们中国人的饭碗始终是端在自己手上,我们不管是粮仓的还是在粮田里,有足够的粮食能满足吃饭问题。

我们要稳定情绪、稳定预期、稳定心态,抓紧复工复产。

所以

不用特意“囤粮”

我国的粮食储备体系

有能力、有信心

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但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

要增强忧患意识

树立健康消费理念

养成好习惯,避免浪费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