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歌手个人资料 歌手张良向谁表白过

张良歌手个人资料 歌手张良向谁表白过

张良歌手个人资料

葛云飞

01

葛云飞,西汉名臣张良的后代,清朝道光年间一位著名武将,镇守定海的三位总兵之一,也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抗英英雄。

张良的后代,怎么会姓葛呢?

事情得追溯到元朝。

【在元朝,从十五岁到七十岁的成年男子,不分贵贱和家庭人口数量,都有服兵役的义务,一旦战争需要,根据情况,要么人人有份全体出征,要么抽调部分人出征。

据《元史·兵志一》记载: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在1267年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签蒙古军,每户二丁、三丁者一人,四丁、五丁者二人,六丁、七丁者三人。”

简单点说,就是二丁、三丁抽一,四丁、五丁抽二,六丁、七丁抽三。】

据《清史稿·葛云飞传》、《清葛云飞将军年谱》等史料,葛云飞系张良第六十六世孙,祖先是从河北迁到浙江萧山的。

元朝人张招,是张良的四十六世孙。

按照当时的“兵役法”,张招的儿子张素得去当兵,他便将儿子改了姓,从岳父改姓葛,张素便成了葛素。

成了葛素后,他就不再是张家的儿子,就可以不被抽丁了。

葛云飞是葛素的二十世孙,出身军人家庭,在父亲督促下从小习武,小小年纪,便练得一手百步穿杨的好箭法,16岁时能开180斤的硬弓,31岁的时候,舞动120斤的大刀,就像舞动一片树叶一样,抱起400斤的栋梁,毫不费力。

葛云飞最喜欢的,是岳飞的名言“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

为了勉励自己,他还编了一本叫《名将录》的书,书中的主人公,是两汉至明代十一位名将。

三十岁那年,葛云飞中了武举人,又于1823年(道光三年)成为武进士。

之后,葛云飞先后在浙江宁波、黄岩、温州、乍浦、瑞安、定海,和福建的烽火门等地水师营任职,通过不断升职,到道光十八年的时候,他已经是定海总兵了。

02

葛云飞在定海总兵任上刚两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就爆发了,在广州受阻的英军,在海军司令伯麦率领下,转而进攻浙江定海。

伯麦的全名叫詹姆斯·约翰·戈登·伯麦,侵略中国之前参加过拿破仑战争和第一次英缅战争,侵略中国时,两次担任英军总司令。

这是个极其狂妄的家伙,当他率领的舰队刚到达定海附近海域,他就迫不及待地向定海知县提出所谓的照会——要求定海守军和官员全体投降,交出炮台。

而定海知县姚怀祥的回答只有一句话:你TM休想!

张良歌手个人资料

强敌面前,定海守军毫不畏惧,在姚怀祥的率领下顽强抗敌。

坚守到七月五日(1840年),定海失陷。

知县姚怀祥投水殉国;

典史全福被俘,英勇不屈,骂贼不停,壮烈牺牲;

中营书记李昌达投池殉难,其妻房氏效夫继殉;

城中许多不愿受辱的军民,纷纷以身殉国……

而后,英军企图设立远征军司令部,以定海为基地,建立永久殖民统治。

英勇的定海军民,很快打破了侵略者的美梦,他们纷纷拿起土制武器,利用地形的优势,对侵略者进行痛击,“犁锄棍棒,皆可为兵;妇女老幼,咸知杀敌”。

无论是在乡下还是在海上,定海军民的抗击始终没有停止,采取袭击、污染水源、不卖给侵略者粮食蔬菜鱼肉等各种方式。

1841年二月,英军被赶出了定海。

然而,定海军民知道,侵略者的撤离只是暂时的,定会卷土重来。

所以,英军一走,定海方面就立即增加防御力量,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奉命率军赶往定海。

果然,当年八月,英军换了个总司令,侵占鼓浪屿后又北上定海。

这一次,英军出动的军舰多达29艘,人数达4000多,无论是武器还是人数,都超过定海守军。

在此之前,定海总兵葛云飞请了个假,回萧山老家办事,得知军情后立即启程回前线。

临行前,父亲特意在留给他的两把佩刀上,分别刻上“昭勇”和“成忠”,希望他英勇杀敌,为国尽忠;

母亲为他穿上亲手染黑的孝麻服,叮嘱他“国之忠臣,即家之孝子”。

葛云飞带上父亲的佩刀,穿上母亲为他染的孝服,马不停蹄地连夜赶往定海。

03

没想到,积极准备迎战的葛云飞和王、郑两位总兵,很快被上司泼了一盆冷水。

当他们上书要求上司给定海增拨大炮等武器,上司不但一口拒绝,还命令他们只许在岸上杀敌,不许出海作战。

上司的态度,并没有使葛云飞的抗战意志有丝毫动摇,他对王、郑两位总兵说:“看来,咱们以身报国的时候到了!”

王总兵和郑总兵的神情也异常严肃,异口同声地说:“大丈夫以死许国,何惧之有!”

九月二十六日,定海保卫战正式打响。

张良歌手个人资料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史》中说:“开战以来,定海抵抗最力,英军受创不小。”

“抵抗最力”,是指在整个鸦片战争中,定海保卫战是中国军队抵抗最顽强的一战。

“英军受创不小”,是指这是歼敌最多的一战。

虽然歼敌数字没有确切的统计,但根据东岳山英军合葬墓的墓碑碑文,仅英军皇家五十五团,战死的就达416人。

如果将参加攻城的十八团、四十九团伤亡统计在内,那就更多了。

由于武器落后等多种因素,中国军队方面的损失就更大,参战的5800多名士兵,大多壮烈殉国。

据相关史料记载,血战进行了六天六夜。

有意思的是,英军的陆军司令有个中国名字,名叫郭富。

九月二十六日那天,英军水师提督巴加带着郭富,乘坐四艘军舰闯入竹山门。

竹山门虽然有处州镇总兵郑国鸿驻守,但战斗打响后,葛云飞立即赶往竹山门督战。

葛云飞赶到时,英军正准备登岸,他下令将炮口对准敌舰,然后亲自开炮,打死十多个英军,英军见势不妙,溜之大吉。

从竹山门撤走的英军去了东港浦,好在葛云飞早就料到,之前就通知了左营游击张绍廷,命他在东港浦准备战斗。

从竹山门过来的英军,正好撞到张绍廷的炮口上,一场激战过后,无法前进的英军只好退了回去。

04

葛云飞知道,更激烈的战斗即将到来,立即派人到镇海大营,请求增兵。

当时所有的定海守军,全部加起来也不过3000人,不但人数少于侵略军,武器装备更是差一大截,仅靠这点力量,是不可能守住的。

然而,拥兵4000多的浙江提督余步云,不但不派兵增援,反污葛云飞是小题大做、夸大其词,目的是“为他日论功”,命令他死守,想要援军是不可能的,但若把定海丢了,拿他是问!

葛云飞担心影响士气,不敢把没有援军的事实告诉将士们,套上母亲给他的孝服,以此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

“城亡与亡,誓死不离定海半步”,葛云飞和将士们的怒吼声,响彻在定海上空。

他们的艰难,并非没有援军那么简单,由于英军封锁了海上,给养得不到及时补充,他们的食物,每人每天仅有半斤干粮,后来的情况更加严重,每人一天一夜只能喝到三碗稀饭。

好在有民众自发前来慰问,虽然不能解决将士们的吃饭问题,但至少可以暖心。

张良歌手个人资料

那时已连刮数日台风,伴着瓢泼大雨。

冷风苦雨,葛云飞和将士们一起严阵以待,被雨水浸湿的衣甲,从未干过。

彻夜不眠地在泥淖中巡逻、查哨的葛云飞,比其他将士更辛苦,看着他全身的泥水、瘦削的脸颊和布满血丝的眼睛,定海的民众们心疼得直掉眼泪,把他围在中间,纷纷劝他喝下参汤。

葛云飞感动得热泪盈眶:“公等随我守城,忍饥杀贼,我何忍一人独饮乎?”

说完,把参汤倒入旁边的小河。

05

到了战事爆发的第六天,台风停止了肆虐,雨也住了。

虽然不必再在狂风暴雨中煎熬,但这也给了英军增兵的机会,从厦门调来舰艇,增加到了30艘。

拂晓时分,在大雾掩护下,英军兵分三路发动进攻,一路佯攻葛云飞驻守的土城,目的是牵制总指挥葛云飞,一路进攻郑国鸿扼守的竹山门。

王锡朋驻守的晓峰岭,则成了英军的重点进攻目标,他们的目的,是夺取这个制高点。

如果他们的企图得逞,清军部署在土城的正面炮火,就会形同虚设。

激烈的战斗进行到中午,震耳欲聋的炮声才渐渐稀落,此时葛云飞眉头一皱,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没多久他就接连接到报告,竹山门、晓峰岭等阵地相继丢失,王、郑二位总兵,已经牺牲!

张良歌手个人资料

而派去镇海大营求救的信使,带回来的也同样不是什么好消息。

葛云飞:“以身报国的时候到了!”

而后占领了竹山门的英军,像饿红了眼的狼群,潮水般扑向土城。

葛云飞急令开炮。

可城上的炮位是固定的,而且面朝大海,炮手试图让炮口转向,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也没办到。

“闪开,让我来!”葛云飞大喝一声,上前抱住炮身,猛然发力,竟然使大炮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身!

他亲自开炮,一直打到炮身红透、无法再打时,穷凶极恶的英军也冲到了跟前。

葛云飞丢下大炮,飞身跳上城头,朝剩下的两百来名官兵一挥手,官兵们紧跟在他身后,奋不顾身冲入十多倍于己的敌人中间。

一场天昏地暗泣鬼神的厮杀,就此展开。

冲在最前面的葛云飞,将一个手举旗帜的英军头目一刀两断。

因用力过猛,他手中的刀也断成了两截!

扔掉断刀,抽出腰间两把佩刀,遇人人死,遇鬼鬼亡。

当他杀上竹山门时,一个手举长刀的英军小头目,从崖上纵身跳下,朝他砍来。

敌人的长刀呼地划过,削掉葛云飞半张脸,他竟仿佛没有感觉,继续挥舞着手中刀,直取那个英军头目。

英军头目吓得呆若木鸡!

眼看葛云飞就要冲到眼前,英军头目就要身首异处,突然蹿出一个扛着抬炮的英军,对着葛云飞的背放了一炮。

所谓抬炮,是以火药发射炮弹的一种炮,发射的炮弹是实心的铁质弹,虽然不会爆炸,但因距离非常近,后背进前胸出,把葛云飞的身子,硬生生打出碗大个血洞!

张良歌手个人资料

纪念“定海三总兵”的三忠祠

其余英军一齐朝他射击,身中40多枪的葛云飞,像刚从血缸里站起来,仍然高举着两把佩刀,倚崖屹立,怒视着面前的敌人……

据《鸦片战争在舟山史料选编》,葛云飞壮烈牺牲后,驻守土城的两百多名士兵,也全部壮烈殉国。

此次参战的5800多名守军,没有一个变节投降。

定海被占领后,与上次一样,定海人民依然没有屈服,继续与侵略者作斗争。

1842年6月,36岙(山间平地)定海民众在神庙盟誓,发布了长达2000字的《定海县人民告白》,号召定海人民同心协力与侵略军作斗争。

不仅是定海,整个舟山人民纷纷行动起来,伺机杀敌。

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神出鬼没”的舟山人民组成的船勇、舵勇、枪勇、水勇,英国侵略者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不得不又一次滚出定海!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