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山蒙面歌手资料 蒙面歌王郑源唱哭全场

梧桐山蒙面歌手资料 蒙面歌王郑源唱哭全场梧桐山蒙面歌手资料

汨水悠悠

郑氏《通志》云:“言地理,以水为主,水者,地之脉理也。”《管子》曰:“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平江水,以汩为经,以昌为纬。均源于天岳幕阜。朱谋玮《水经注笺》云:“幕阜山古名恒山,黄龙山古名辅山,二山相去十里,实一体也。”

梧桐山蒙面歌手资料

山为水源,水润山泽。幕阜为 南服主山,山上有四池,山下有四水。四池为:沸沙池、九龙池、凤凰池、芙蓉池。四水:东曰修水,由义宁、武宁行六百里入彭蠡(鄱阳湖)北曰隽水,由通城、崇阳行二百余里入大江。南曰㵋水又名汩水,由平江行三百里入湘。西曰昌水西南行,汇支流四十有一,至将军山与汩水合。

汨水自桓山东流,径土仑,朱陂厂至大桥茗坑,入县东境之龙门关,至湄江口。

鸡栖水注之,后有磨刀坑水,东阳溪水,壁磉坑水,东阳山水,丁家垅水,罗源洞水,土龙水,团石水,渔潭水,大坪水,虹桥水,大源水注之。曲溪水,金坪水,四大口水,黄沙段水,杏花江水,白面寨水,西溪水,白铅水,九岭水,邵阳水,榔坑水,款塘水,丽江水,棉花坳水,舟方水,横江水,潘家洞水,郑源水,徐家洞水,何家洞水,灶门洞水,大坑水,黄华源水,四洲坪水,新江水,爽溪水,杨槐洞水,恩溪水,钟洞水,烟家坪水,黄社水,白水,百房洞水,卢水,高坪水,滑石江水,清水,杨树桥水,高几坡水,大塘冲水,石子岭水,中县坪水,庙背龙水,范田水,坑口水,关山桥水,江城坑水,杜家冲水,大坪源水,桐树坪水,长冲水,瑚珮水,三望冲水,画锦桥水,南源水,蛇湾水,凌源洞水,刘公岭水,驷马桥水,晋坑水注入至将军山。

汨水入县境,由东流向西,汇支流七十有四,合流至此与昌水汇。

昌水发源于县北110里,源于幕阜山。南流十里至九眼桥,南江水、石浆水注焉,后有磉溪水,昌江洞水,戴家洞水,沙段水,盈水洞水,仙人洞水,尖山水,四隐堂水,何家源水,大源洞水,李家洞水,下白洲水,黄家洞水,陈家洞水,柘庄水,哲潦水,龙洞水,黄沙洞水,桥头洞水,黎王水,界牌洞水,梅仙水,三家升水,谈家坊水,盘山水,新田水,韩家洞水,双龙桥水,荞麦段水,张家洞水,梓木洞水,陈家洞水,青蒿洞水,余家洞水,沙嘴水,斗溪水,夏源洞水,庵洞水,黄坑源水注之。昌水汇支流四十有二,合流至将军山与汩水合。

汨水与昌水西流,左有桥头溪水、瓮江水注之,右有嵌江水来焉。源头洞水、岁华坳水、梓江水、下洞水、浯口水、下浯溪水、朱家山水、西冲水、周公塘水、黄旗段水、寺洞水、马头岭水、喻家洞水、三星桥水、鹅笼江水、岑川水注之。

汩水与昌水合流西行,汇支流十八,经湘阴至沉沙港,会湘水入洞庭。流经县境192.9公里,流域面积4720 公里。

龙门桥海拔138米,至伍市镇花园河30.5米,境内落差107.5米。有支流141条,含昌江水系。其中一级支流50条,二级支流67条,三级支流21条。

梧桐山蒙面歌手资料

汩罗江是条古老的自然山区河流。河床高低不平,流水也是有时起有时落,元朝以前,河水丰枯季节流水与河道不相一致,元朝蒙古人统治,为平江人办了一件实事,疏通河道,前后历经二十五年,从龙门桥起,一节一节疏通,一个滩一个滩凿开水道,破滩破险,一任接着一任干,主全县之力,经年二十五个春秋,终将汩罗江河道固定下来。才有我们现在讲的汨罗江有四十八滩,这四十八滩是历朝历代的平江先人一锤一锤打造出来的,是一钎一钎凿出来的。县西十五里倒坐坡石壁上刻有“嘉靖十年打开江”七字,至明朝1532年还在开江疏浚。可见每个滩涂都有平江先人艰难开江的历史见证。笔者老家的破碧滩就是当时先人凿石破碧开江的见证,四十八滩就是平江先人开江的注脚。

汨江有48滩,实际有51滩。

上游县城以上有21滩:斜滩、枣树滩、杏树滩、浅滩、李树滩、雷家滩、茶磨滩、虾西滩、竹叶滩、水口滩、卜家滩、狗头滩、蔡家滩、江口滩、官滩、朱家滩、破碧滩、衙滩、浏家滩、钟家滩、黄沙滩。

中游(县城至新市)30滩:严家滩、老雅滩、胥家滩、落星滩、回藉滩、澄潭滩、山门滩、苦竹滩、上岸滩、下岸滩、小洲滩、大洲滩、青口滩、皂角滩、龙王滩、梓草滩、硬树滩、犄角滩、浯口滩、(又名溜滩)野猪滩、神仙滩、大滩、姚家滩(又名毛公滩)七星滩、猪肝滩、兰畲滩、磨石滩、接家滩、曲尺滩、磨刀滩。

水浅水急曰滩,水深者为潭,一般为中岩石天然形成。有滩必有潭。县城以上有14:湄潭、谢江潭、车田潭、穿岩潭、破口潭、画狮潭、青草潭、万里潭、凤凰潭、浮潭、美潭、锣潭、黄花潭、石壁潭。

县城以下有21:会龙潭、龙婆潭、澄潭、大水潭、大姑潭、小鼓潭、大鼓潭、樟树潭、龙潭、蛤蟆潭、瓮江潭、浯口潭(龙王潭)大螺潭、小螺潭、真君潭、木马潭、团石潭、梭潭、卢剪潭、回深潭、五角潭。

昌水有潭8:喷水潭、约丝潭、源潭、白石潭、紫衣潭、鬘珠潭、檀树潭、桐树潭。

梧桐山蒙面歌手资料

平江还有五池三十八井皆为汩、昌两水之源。据平江《同治县志》记载,池凡五:九曲池,在县城南,回环曲折,清流可鉴。

洗砚池,在县东阳坪,君子坪。

明月池,在县北梅仙瑞应寺左,溪水长流,中有石池,圆宽丈许,深四尺,如明月状。还有一池在县东。

仙人池,在县西张家陂罗峰坦,池深尺许,围径二丈,遇旱潦,不竭不盈。

井三十有八:砚池井,在县城,淘井者尝获一砚,有明王守明之铭,故名。义井,在县城义井巷。高公井,在县城君子巷。近圣井,在县城考棚内。陈家井,在城北坳背。王家井在百步岭。梅家井,在县城北。七星井,在县东道岩艾仙坛上,四时不涸。竹筒井,在县东杨思陂。石潭井,县东九岭。龙泉井,在县东神鼎山下。乌云井,在县东毛湾,泉水甘冽,井底结乌云,天必大雨。万家井,在县东黛屏源,汲泉祷雨立应。七仙井,在芦洞十八盘山下,石窦出泉七窍,四时不竭,旱祷辄应。福井,在县南沙段超园。朱泉井,在县南低坪,泉甘冽,夜深井底常见楼阁,祷雨辄应,可溉田二三百亩。圣井,在县南福石山。杏树井,在县西梓江。穿坟井、桥头井、甘家井、继阜井均在梓江。穿山井,在县西白华山腰。龙井,在县西湖源山,其水溉田千亩。羊舐井,在县西石桥。泉湖井,在县西周公塘侧,味甘冽,能疗暑疾。太公井,在县西晋坑。东井、西井在县西湖源山长寿寺。龙泉井,在县北梧桐山下观音堂,水可疗病。梅仙井,在县北梅仙,又名龙王井,泉涌如斗,石穴九曲,长十余丈,昔思禅法师曾入穴祷雨,镇以铁符。雷锋井,在县北岑川,井浚目唐乾符己亥年,有记。泉塘井,在岑川。龙嘘井,在南江如师坪,井中有物嘘气,如击鼓声,相传下有潜龙。白龙井,在南江开山坳。桂花井,在瑚珮苏家段。杨头井,在县北扶社,祷雨辄应。广口井,在虹桥,水出石隙中,甘而冽,井仅容勺,然挹之不尽。

以上这些水源水系,古井古池,古滩古潭均来自于志书记载,来自于大自然的大千世界,来自于平江先人的建设与创造,我们应该且行且珍惜,水悠悠,人前行,把我们短暂的人生融入悠悠的汩水之中,昌水之中,永保汩水之青春。

四 汨水西流

梧桐山蒙面歌手资料

河流在地表的流动方向是受地形地貌的影响,俗话说“水往低处流”,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西部的青藏高原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区域,也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源头。西高东低的地势,确实我们江河之水向东流。而我们平江的地势反而是东高西低的地貌,从龙门至伍市的花园河高度相差107.5米。是幕阜山脉向东的延伸抬高了平江东北方向的海拔高度。才使一江碧水向西流,最终汇入洞庭湖还是东流入海了。

水往西流有人说是逆水、逆流,笔者不赞同这一观点。水往低处走是自然规律,是自然的就不能说逆水了。从全球的观念来看,水往西流的江河甚多,非洲的刚果河、澳大利亚的莫累河、中亚的锡尓河,法国的卢瓦尔河⋯⋯还有我国的东北和内蒙古的几条河流都是水往西流。

平江山青水秀,巍巍幕阜雄居其北,莽莽连云锦绣其南,汩水如带,婉约西行,昌水迂迥,相汇西行。两山两水使平江以山为屏障,以水为平川,山环水绕,洞天福地。

水随山而行,山界水而止。平江山活水润,山有形轮,水有迂回,山水交融,润育了四个自然的太极图景,潜藏在平江的山水之中,堪称天下奇观。

第一个太极图写在老县城中县坪,第二个太极图演示在现在的县城,第三个太极图,山水相汇在拥江镇的九龙村,第四个太极图相嵌在将军山下的塔兴村。太极隐示着龙行暗地,潜隐于波浪之中,固龙行过后必有峡。中县坪有横搓龙过峡,县城有庙山庙龙过峡,九龙有三门滩龙过峡,塔兴有大风坡龙过峡。深山峡谷藏地球之本原,五行之气藏太极混沌之元气,固有平江“洞天福地”。

平江水西行,水随太阳转,构建了平江独特的小气候和地理人文环境。不但地表水西行,而且地下水依然。据平江寓外专家喻建德老先生介绍,平江有两处地下水都向西流,一是从黄龙山地下水流经浆市、龙门、长寿、加义、三市、安定至思村,福寿山矿泉水是其中一个点。二是地下水从幕阜山底下流经余坪、浯口、伍市、向家。平江地下水富含钾、钠、钙、镁、偏硅酸、锶、其指标均达医疗矿泉水标准,完全可以和世界上最好的矿泉水媲美。这是上天留家平江后人开发的宝藏。

古人认为气是一种物质状态,气凝而为山,气融而为水。水之所出,必本于山,山之所穷,即寄于水。平江有山有水,山水相融。水润山青,山青水源。幕阜山的南面,有大江洞水库,连云山北面,有黄金洞水库。水润山色,青山有滋润,山滋润,水黛青。平江水又是随着太阳走,阴阳协调,平江山水滋润着平江,平江不会有大的自然灾害。自从黄金洞水库建成以来(1994年)县城民建路还尚未浸过大水。可见平江的山水还是挺管用的。

梧桐山蒙面歌手资料

庚子年八月于平江六味斋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