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阿木古楞个人资料-内蒙古这些人入围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名单,通辽有一人

    歌手阿木古楞个人资料-内蒙古这些人入围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名单,通辽有一人

日前,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对各地和军队系统推荐的303名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进行了审核确认,并从6月25日起在中央主要媒体和重点网站进行公示。

根据《人民日报》的公告

内蒙古9人

入围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它们是: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郭凤海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

刘存喜阿木古楞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迪亚·林法鲁

全国奉献模范候选人:

吴荷香郑贵杰

全国孝亲敬老模范候选人:

张二玲葛亮日其木格

下一层

让我们互相了解一下

内蒙古9名考生的感人事迹

↓↓↓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亮日其木格

梁日其木格,女,蒙古族,1949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古日班苏木才罕塔拉嘎查村民。

梁日其木各自帮父母拉扯大了7个弟弟妹妹,13岁就养活了全家。为了照顾失明的二姐,她还没有结婚。她用大爱和亲情温暖了家人,她的感人事迹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被誉为“内蒙古好姐妹”。

梁日其木是她家的长女。13岁那年,父亲生病卧床不起,弟妹还小,她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她毅然放弃了学业。梁日其木不仅要照顾常年卧病在床的父亲,还要帮助母亲抚养7个弟弟妹妹。其中,二姐因为两岁生病,双目失明。此后64年,她一直小心翼翼地照顾二姐的起居,直到去世。我妹妹12岁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因为交通不便,葛亮日其木各自背着三姐顶着烈日,徒步穿越20多里炎热的沙漠,蹚过湍急的胶莱河,到达八仙筒镇,从八仙筒镇乘车到通辽,再到辽宁阜新,一路寻医问药,救了她的命。梁日其木照顾弟弟妹妹,为他们筹集学费,送三个弟弟妹妹上大学。现在他们结婚了。几十年来,葛亮的柴米油盐和日常琐事都是他一个人承担,他还自己种了承包地,养了牛羊。

梁日其木热心肠。19岁时,她被村民推选为采罕塔拉嘎查妇联主任。在担任妇联主任的22年间,嘎查有求必应,随叫随到,尽一切努力热心帮助。梁日其木照顾家人的感人故事被村民们广为传颂,示范影响着嘎查的百姓。当地涌现出许多敬老爱亲的感人事例,形成了良好风尚。

梁日其木各获“中国好人榜”。

郭凤海

郭凤海,男,蒙古族,1951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巴彦呼舒镇呼格吉勒社区居民。

三十年来,郭凤海照顾三个智障汉族兄弟,教他们生活技能,安排他们的婚姻,抚养他们的孩子长大,在当地广为传颂。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蒙汉团结、仁义、博爱的感人故事。

汉族员工李在中旗餐饮服务公司担任经理期间,郭凤海一直在帮助他。李的家庭处境十分困难,妻子是智障患者,8个孩子中有3个重度智障。为了缓解他们的家庭困难,郭凤海把6个男孩都放在公司做简单的工作。后来,李夫妇相继去世,郭凤海决定照顾三个重度智障的兄弟。我每年都给这三兄弟买新衣服、新鞋子、新被褥,教他们怎么用洗衣机。为了让李氏三兄弟过上更好的生活,家里有一个聪明人管理家务。他努力做媒人,娶了李老四,李老四智力相对较好。但是好景不长。第四个孩子的老婆得了癫痫,没多久就离开了年幼的孩子。帮助李老四拉扯孩子长大的重任又落在了郭凤海的肩上。

郭凤海特意给李谷三和老四的孩子在自己家旁边买了一套房子。为了保证他们的生活,他们还上了保险,申请了低保。现在的李家,不仅三兄弟过着安稳的生活,而且老四也考上了中北大学。第二个李氏家族甚至学会了说蒙古语。在李家三兄弟和子女心中,郭凤海不仅是李家的靠山和恩人,更是李家的一家之主。

郭凤海在帮助李家三兄弟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在与洪水的搏斗中,他不小心扭伤了脚,后来被诊断为双侧股骨头坏死,导致残疾。他的妻子也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和糖尿病,夫妻俩的生活陷入了极度的困境。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郭凤海仍然没有放弃对李家三兄弟的照顾。当有人问郭凤海为什么这么多年来照顾好李氏三兄弟时,他总是动情地说:“当年他们都是我的员工,现在他们生活这么困难,我不能放弃。不管我们姓什么,国籍是什么,我们现在是一家人了。”

郭凤海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称号,其家庭被评为中国最美家庭。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

刘存喜

刘存喜,男,汉族,1950年1月出生。他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广胜村四村的村民。

刘存喜和妻子在穿过草地时,发现牛郎被逃跑的牛撞倒了。危急时刻,他不顾个人安危,挥舞铁叉与牛殊死搏斗,用生命换来了牛郎的安全,谱写了一曲正义之歌。

2017年8月30日下午3点40分左右,刘存喜带着妻子在草滩割草。路过广胜村五社喷灌圈的草地时,他看到周围有十多头牛,蹄子带着黄沙漫天飞舞。他怀疑牛郎可能被牛撞倒了,于是上前查看。常年患风湿性关节炎,刘存喜只能手拿铁叉一瘸一拐地走向牛群,妻子紧紧跟在后面。当他听到牛郎大叫:“救命!救命啊!”当时他焦急地对妻子喊“你要死了,快去叫人”,拿着铁叉冲向牛群救人。

围住牛郎的牛向刘存喜冲去,发疯似的向他冲来。刘存喜用铁叉奋力搏斗,却因身体虚弱被牛推来推去。我妻子试图驱散牛群,但她被牛撞倒了。她只能看着刘存喜在兽群中挣扎。等到村民赶去赶牛时,刘存喜已经浑身是血,最终因伤势过重不幸身亡。因为刘存喜的帮助,牛仙儿被及时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

刘存喜心地善良,热心肠。平日里,村民有困难都愿意找他帮忙。农忙时,他总是帮助那些忙得没时间干活的老人,不求任何回报。他也是一个尊敬老人的好儿子。不管农活有多忙,他总是很好地照顾他的老母亲。

刘存喜获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称号。

阿木古楞

阿木·古楞,男,蒙古族,1990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淖木更苏木宝日化嘎查牧民。

洪水爆发时,一名女子意外卷入洪水。危急时刻,阿木古楞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救人,奋力抢救落水女子,却被洪水冲走,献出了26岁的生命。阿木古楞舍己救人的感人故事传遍了四子王草原,他是牧民心中的英雄。

2016年7月19日,四子王草原突降暴雨,洪水如脱缰野马,汇聚在嘎查外一条自然形成的河道中。一名女子落水,即将被激流卷走。女子落水,挣扎着呼喊,但岸上的人不会游泳,也没能救上来。危急时刻,阿木顾楞毫不犹豫地跳入洪水中,向这名女子游去。当他拖着那名女子游到岸边时,阿木古楞和那名女子因为风、雨和洪水再次被推到河中央。这时,阿木古楞是筋疲力尽了。他紧紧抓住溺水的女人,把她推到岸边。由于体力不支,他被洪水无情地卷走了。当阿木·古棱的家人后来捞出他的尸体时,他的身上布满了血痕和伤口。

阿木·顾冷从小就有参军报国的理想。他于2007年加入军营。入伍后,他刻苦训练,成绩优异。2009年底,阿木古棱被退伍。作为一名党员和老战士,阿木古棱始终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当阿木顾冷舍己为人、壮烈牺牲的故事被他的一个战友知道后,这个战友除了惋惜,还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事情再发生,他会跳下去救人的。”

阿木古棱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称号。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阿迪雅

丫丫,男,蒙古族,1962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茂旗满都拉镇巴音木察嘎查牧民。

老兵阿迪亚坚守着“守边疆一辈子”的承诺。35年来,她和妻子不畏艰难,义无反顾守边,把忠诚镌刻在祖国北疆的边境线上。他是人们心目中的“北疆草原卫士”。

1984年,阿迪亚退役回到家乡。出于对家乡的热爱,他和妻子一边放牧,一边自愿在中蒙边境当“夫妻边防兵”。他常说:“我是在部队受的教育,是个党员。我生在这片草原上,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它。”一个承诺已经遵守了35年。35年来,巡逻边境近10万公里,协助边防派出所破获盗窃牲畜、越境偷猎、走私皮毛、非法入境等数十起涉边案件,参加军警民联合巡逻100余次。

1989年的一天,阿迪亚在放牧时看到远处的山上有三个黑影在移动。他拿出双筒望远镜仔细观察,发现是三个带枪的外国人。阿迪亚冷静而密切地注视着非法移民的行动,并迅速与当地边防派出所取得联系。最后,三名非法移民被驱逐出境。

阿迪雅和妻子居住的达茂旗条件艰苦,对他们的健康影响很大。常年义务巡逻,阿迪雅的双腿已经畸形,患有胰腺炎、脑梗塞等疾病。妻子患宫颈癌,腰腿痛了近20年。然而,面对困难,夫妻俩从未后悔过。阿迪雅在家里建了一个“红色蒙古包”,定期组织附近的党员学习、讲解党的惠民、放牧政策。

35年来,阿迪亚的勇敢和奉献精神深深感染了他的孩子们。在他的感召下,在国外留学六年的大儿子和在上海工作多年的小儿子,都重新回到草原上做牧民,成为父母的“巡边拐杖”,共同守卫着祖国的北疆。家里一两代人克服种种困难,在4公里边境线上兑现了重登泰山的承诺。

Diya获得“中国好人榜”。

林发如

林发如,男,汉族,1955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农丰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经理。

从商20余年,林发如始终坚持“真做事,信口说话,老老实实做人”的理念。他宁愿自己吃亏,也要以农民利益为重,履行与农民致富的约定,把企业打造成当地有名的金字招牌。

林发如经营企业讲诚信,始终为农民提供低价优质的农产品。1999年,额济纳旗出现了农资供需矛盾。劣质高价产品让农民深受其害。林发如同情农民兄弟,拿出全部积蓄,多方集资,成立了农丰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为了防止假冒伪劣农产品,林发如到新疆、甘肃、山东,走访西北、华东大部分销售农产品的厂家,考察质量。20多年来,他从来没有卖过一袋假种子,一袋假化肥,也从来不缺钱。

林发如办企业以诚待人,宁愿吃亏,维护农民切身利益。2010年,他从新疆引进了一批高产棉花新品种,比老品种平均亩产可提高50%。可惜那年由于多年不遇的晚霜,种子出苗率特别低。面对农民的质疑,林发如二话没说,先将价值26万元的30吨种子补发到农民家中进行补种。虽然个人遭受了损失,但并没有耽误春耕,挽回了农民的损失。

林发如一直履行着和农民一起致富的约定。自费邀请土壤肥料专家和相关作物技术人员进行实地指导,举办培训班10余期,培训人数1000余人。为了把农民的风险降到最低,他租了300多亩地,建立了试种示范基地,为农民提供低成本、高品质、多样化的农产品。经过多年的辛苦种植,现在很多经济困难的家庭都买了房有了车,钱包鼓了。

林发如荣获中国“十大诚信之星”、内蒙古自治区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等称号。

全国爱岗敬业模范候选人

吴荷香

吴荷香,女,汉族,1950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兴隆巷街道清泉街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吴荷香在清泉街社区工作近40年,加强社区内部管理,完善社区服务,带领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把清泉街社区打造成“明星社区”。她把小区当成自己的家,把居民当成自己的亲人,被居民亲切地称为“巷子总理”。

实施社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吴荷香为每家每户建立了社区居民卡和相关信息卡,不仅可以让社区干部按图索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还可以对接各项政策和信息,解决居民相应的问题和困难。完善的制度建设和基础工作,大大提高了清泉街社区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让社区居民生活更加便利。清泉社区设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爱心超市、警务室、司法所、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棋牌室、党员服务中心、图书阅览室、市民学校、老年活动中心,配备电脑,社区网站。同时向社区及周边提供家政服务、家电维修等10余项便民服务。

突出社区实践活动的开展,构建和谐社区。设立“党员接待室”,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开展让全体党员和群众满意的“1134”活动。组建了老年人、残疾人等6支千余人的志愿者队伍,在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法律援助、健身、棋牌等活动。

吴荷香把他所有的努力都奉献给了服务社区这个“大家庭”。多年来,她帮助困难群众花费40多万元,资助两名大学生完成学业。一直免费照顾社区里的18位孤寡老人、6位残疾人、4位孤儿,帮他们办理低保,买肉、蛋、粮、油等。逢年过节也送给他们,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吴荷香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社区工作者、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

郑贵杰

郑桂杰,女,汉族,1970年9月出生,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达拉特旗电厂电气二级工程师。

25年来,郑贵杰凭着对电力行业的热爱,潜心理论学习,刻苦钻研技术,从一名普通的检修工逐渐成长为电力行业的技能大师,成为同事们眼中的“技术哨兵”。

她精益求精,试图诠释“工匠精神”。25年来,郑贵杰坚持每天到现场,查图纸,查规程,研究熟悉的设备,了解性能。为了搞清楚每一个回路的来龙去脉,面对每一个装置,每一个系统,她都要查阅设计图纸和资料,亲自连接保护的所有回路,对每一个回路、线夹、端子都了如指掌,反复练习,维修时还要去现场一个个练习。每次从现场回来,她都要根据图纸反复揣摩系统,学习专业知识,边学边记笔记,现场思维笔记十几万字。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她掌握了过硬的技能,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的“大考”。作为技术负责人,多年来,她带头完成了90余项继电保护专业技术改造和事故分析处理,发现并消除现场重大设备隐患20余项,解决技术问题150余项,成功处置突发事件数百起,保障了发电机组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效促进了规范化维护管理水平的提高。

她继承了自己的技艺,精心打造了一支“工匠团队”。郑贵杰以传承技术、培养青年骨干为己任,带动身边同事共筑企业发展梦想。2012年,以她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郑贵杰依托工作室,积极开展技术研究和导师工作。通过日常的培训和讲解,生产现场和事故现场的实际分析和解释,逐步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技能。凭借她的言传身教,28名年轻人迅速成为工厂的技术骨干,一批青年技术人员在各项技术竞赛中脱颖而出。

郑贵杰获得中华技能奖,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全国孝亲敬老模范候选人

张尔玲

张二玲,女,汉族,1959年5月出生,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白虎沟街道脑包沟村村民。

40多年来,张二玲不仅照顾身患重病的公婆,还悉心照料三个无儿无女的叔叔和三个患有精神疾病的聋哑姐夫。面对生活的艰辛,她从不放弃,从不抱怨,默默付出,为家人遮风挡雨,谱写了一曲美德之歌。

在和丈夫结婚前,张二玲就知道丈夫有重病的父母,三个无儿无女的叔叔,三个聋哑的弟弟都患有精神疾病。婚后的负担可想而知。但她并不在意,坚决支持这个特殊的家庭。婆婆得了尿毒症,她伺候她到老。三个叔叔卧病在床,她照顾得很好,就退休了。为了这个家,张二玲省吃俭用,毅然留在山沟里照顾他们。

张二玲的心里装的是每一个至亲至爱,唯独没有自己。姐夫手臂骨折,她借了8万做手术。姐夫胃穿孔,她借了两万做手术。父亲得了脑血栓,摔断了腿,她就去照顾他。母亲得了风湿病,不能动,就去照顾她;她照顾妹妹的癌症,弟弟的脑出血。2014年,张二玲的丈夫做了心脏支架手术,所有的重活都落在了张二玲一个人身上,而她自己却生病了,却无法到医院治疗。

面对家庭的沉重负担,张二玲用勤劳的双手撑起了家庭。2014年,张二玲老两口拿出多年积蓄,在政府补贴下,盖起了砖房,三个姐夫也一起住进了有暖气的新房。张二灵家把家庭承包分配的几只羊,养殖成100多只羊,成为新时代农牧民的代表。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

张二玲获得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称号。

喜欢他们!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史若冰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