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姜海龙个人资料 歌手姜海龙老家是哪里的

歌手姜海龙个人资料 歌手姜海龙老家是哪里的

近日,一部名为《赤峰的24小时》的延时摄影走红网络,发布不到三个月时间,播放量就已经超过100万次。这部不到五分钟时长的延时摄影,是三位摄影师辗转一万多公里的成果,原始森林、两千米海拔的高山、辽阔的草原、荒凉的大漠,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准备物资塞了满满一车

直到现在,摄影师徐颖佳都不敢想象,自己与伙伴们一时的心血来潮,竟然能创作出一部如此轰动的作品。“记得当时还是2015年12月,我与同是摄影师的朋友王昌和姜海龙闲聊,突然聊到了赤峰的自然风光。”徐颖佳说,也不知是谁提了个建议,“既然我们都是摄影师,不如走遍赤峰,把家乡的美景记录下来,做成一部延时摄影作品吧!”

在接下来的半年里,三位摄影师开始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摄影器材、车辆、生活必需品都准备妥当,甚至还买了三件军大衣和几根棒球棍。“军大衣是为了夜间御寒,而棒球棍则是为了防身,不过直到拍摄结束,棒球棍也没用上。”摄影师王昌笑着说,当所有东西都准备妥当时,他开的SUV里几乎被塞得满满当当,甚至连座位上也塞满了东西。

偶遇美景后大呼幸运

2016年5月27日,三个人出发了。“在准备阶段,我在一张赤峰市旅游地图上做好了标记,也规划了路线,打算就按这个路线走。”徐颖佳说,在他们的目标里,既有大名鼎鼎的旅游景区,但也有人迹罕至的自然保护区,甚至还有一些美景是被他们幸运地偶遇,连名字都不知晓。

最幸运的一次,当三个人开车经过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时,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惊,赶紧停车拍摄。“这个地点原本不在我们规划之内,真是一次幸运地偶遇。”当然也有失望的时刻,在他们规划好的地点里,有一些并不符合他们拍摄的标准,“甚至有的地方是开了半天的车才赶到,发现不合适之后,只能无功而返。”

长期野外拍摄成“野人”

“为了坚持我们的想法,我们也曾做过‘逢家门不入’的事儿。”姜海龙笑着说,有一次,他们开夜车的时候迷路,走到了红庙子镇,而此地距离赤峰市区仅有15公里,甚至连市区的灯光都能隐约可见,“大家决定立刻掉头,不能再往前开了,都怕一旦回了家,就再也没勇气出去了。”

在日常拍摄中,吃饭成了三位摄影师遇到的最大难题,由于拍摄每个地点,都要停留一个星期左右,而这些地方大多在荒郊野外,“吃的最多的就是小面包和烧饼,由于没有热水,连方便面都没法吃。”徐颖佳告诉记者,长时间的风餐露宿,让三个人看起来像“野人”一样。有一次,他们路过一个叫“很黑村”的村庄,还在村庄名牌前合影,“这个名字非常贴切得形容了我们的形象。”

夏日里穿军大衣爬山

由于不少拍摄地点位于高山上,爬山也成了他们的日常“活动”。摄影器材、食物、水都要一次性运上山顶,同时还要带上厚重的军大衣,估计有20多公斤。“虽然拍摄时是夏天,但到了晚上,山顶的气温都不到10摄氏度,如果不穿军大衣,会挨冻。”王昌笑着说,他们每次爬山时,头顶是炎炎夏日,但他们还得穿着军大衣,“由于背包根本装不下军大衣,大衣只能穿在身上。”

但与眼前的美景比起来,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王昌向记者介绍,他们拍的延时摄影,一个四秒的镜头,差不多要拍四个小时,“比如星空,当凌晨1点,我们就要带上器材,开始拍摄。拍完之后赶紧回到车上眯一会,待到凌晨4点,在起身拍摄日出。”王昌说,有一次在美林谷,三个人分散在三处拍摄,而当时正是夜晚,大风刮过森林,发出的声音让人“毛骨悚然”,“后来大家聊起来,都说那个时候真害怕。”

作品发布后引网友热议

经过100多天的拍摄,他们获得了5万多张照片,近4T的素材。接下来的四个月里,他们的工作是将这5万张照片进行整理、挑选和调色。“我们一共拍了400多组照片,到最后只用了80多组,其余的都被舍弃了。”徐颖佳说,为了后期制作,三个人经常通宵熬夜。

2017年2月15日,更改了10版的作品面世了,立即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在新浪微博,许多网友被赤峰的美景所震撼,纷纷表示想来赤峰游玩,也有不少在外地的赤峰人回忆起家乡的景色。

“真的没想到,这部作品能有这么大影响,看着网友们的评价,我觉得这么久的辛苦没白费。”徐颖佳说。(王鑫)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