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李娜个人资料简介-27岁走红,34岁当尼姑,消失24年,“好人一生平安”李娜经历了啥

    歌手李娜个人资料简介-27岁走红,34岁当尼姑,消失24年,“好人一生平安”李娜经历了啥

曾经的“好人一生平安”和“青藏高原”是无法比拟的。

名声在外出家,更是外界无法想象的。

李娜,河南人,1963年生于郑州。

5岁时,李娜失去了父亲,全靠母亲拉扯。

十几岁时,她进入了戏剧学院。

从基础学豫剧,学校环境恶劣单调。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她从一个没有戏剧技巧的孩子,

经过系统的学习,他成为了戏剧学校的尖子生。

完成学业后,李娜留在了学校艺术团。

19岁时,她在《佘太君》中的表演为她赢得了河南青年演员一等奖。

对当时的她来说,未来的路似乎很清晰,就是留在剧团,唱戏。

后来她确实被调到豫剧团了。

相比其他演员,作为团里的年轻演员,她因为之前的获奖而受到更多的关注。

豫剧团每年都有繁重的演出任务。

但就在两年后,经过她自己的申请,她被调到了歌舞团。

因为李娜不想唱,而是想唱。

80年代,国内乐坛异彩纷呈,从流行音乐到民谣,无一不是如火如荼。

当她在戏剧学校时,她喜欢唱歌,她最喜欢的歌手是邓丽君。

不过当时音乐的重心在国内几个一线城市。

尤其是广州,聚集了当时流行音乐的重要力量。

从小她就有好胜心。虽然她在戏剧舞台上发展得很好,

但那不是李娜的最爱。经过一番选择,她决定去南方学习歌曲。

对于母亲来说,女儿做出的这个决定无疑是非常疯狂的。

无论是豫剧团还是歌舞团,当时都是国家的单位,工作稳定。

突然辞职去南方学歌没啥意思。

李娜不在乎这个。一旦她下定决心,她就会为所欲为。

于是在1987年左右,李娜离开了家乡,踏上了不为人知的南下之旅。

她没有朋友,没有人脉,没有资源。

一边学习,一边寻找出人头地的机会。

与音乐剧不同,戏剧可以在舞台上表演,

而音乐主要靠专辑的发行和销售。

但是,当时的李娜即使有唱功基础,但没有作品,没有制作人,根本无能为力。

况且当时电视台流行各种歌唱比赛,有些是专门针对业余爱好者的。

对于李娜来说,这是应该牢牢把握的机会。

于是,在广州短暂停留后,李娜再次北上北京。

然后在一次全国歌手大赛上,获得了第一名。

凭借着话剧的功底和不错的唱功,李娜凭借一个奖项立刻在圈内打开了一片天地。

1989年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播出,主题曲《苦篱笆》由李娜演唱。

这应该是她进入歌坛后,通过发行正式演唱的第一首歌。

1990年,电视剧《渴望》获得了压倒性的观众。

《和平换好人一生》主题曲也在大江南北传唱。

凭借这首歌,李娜获得了影视十佳歌手奖。

她,一个没有背景的河南女孩,红遍全国。

当时李娜27岁,正是事业飞速发展的年纪。

1991年,电视剧《赵尚志》播出,其主题曲《大嫂颂》也由李娜演唱。

这首歌再次为李娜赢得了影视十佳歌手奖。

当时李娜成功举办了个人演唱会。

在娱乐圈,她的成功吸引了很多关注。

然后在1995年,李娜赢得了另一个国际奖项。

李娜有着很多人向往了一辈子的名利。

这期间打开电视剧,不管是电视剧还是电影,

无论是片头曲还是片尾曲,熟悉的声音几乎都是李娜。

但在李娜心中,她并不想把自己当成一个单纯而成功的明星。

唱了几年,她已经多少明白了这个圈子的复杂和繁琐。

有些歌手不可能一辈子红,有些红起来的歌手会躺在原有的成绩上迅速扩张。

李娜也不想做。

于是在唱完《好人一生平安》后,李娜开始思考如何让自己的艺术生命延续下去。

那时的李娜雄心勃勃,希望自己的歌唱事业继续发展,永远保持旺盛的青春。

为此,她进行了极其艰苦的自我尝试和练习。

而锻炼的唯一方法就是练基本功。

还有的在各地演出,或者和同行的人聚会。李娜把自己关在家里练嗓子。

对于一个已经成名的歌手来说,这样的选择简直不可想象。

接到唱歌或录音任务时,她都力求完美。

每一段,甚至每一个字,她都反复琢磨,力求完美。

或许在李娜的骨子里,永远都有不屈不挠、不断超越的基因。

证明的方法是每次制作人拿到她的录音,

听了之后,完全找不出毛病。

可以说,在歌唱领域,李娜掌握了对声音和音乐的掌控。

除了对自己要求严格,她绝对是个工作狂人。

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和中期,有160多部电视剧,

主题曲或者插曲都是李娜唱的。

她没有休息,不知疲倦。那些年,她几乎全身心投入到唱歌中。

那些年的业余时间,李娜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练声上。

曾几何时,她拒绝出席各种活动,甚至拒绝工作,躲在房间里练嗓子。

有时候,她甚至一周都不出门。

练习量可以达到每天两场。

她说自己的声音没有先天优势,是靠后天练习赚来的。

正是这种“绝望的三郎太”的做法,使她的声音,尤其是她的音域,开放而封闭。

不管是高是低,她都能自由驰骋。对于李娜来说,唱歌已经被自己自由掌控了。

正是凭借着这种训练有素的嗓音,李娜随后演唱了她的巅峰之作《青藏高原》。

1994年,这首歌一经唱出,就传遍了全国。

无论音域还是魅力,李娜都发挥得恰到好处。

这么多年后,别人翻唱这首歌都无法超越她。

当时李娜也承认,正是自己对音乐的不懈追求,才催生了《青藏高原》这首歌。

她说她不排斥任何一种唱法,只要她听,就会吸收一些唱法的精华。

然后融入自己的声音,吸收,迁就,让李娜的风格有了自己的特色。

在歌曲《青藏高原》中,李娜不仅吸收了一些民歌的唱法,还融入了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

歌曲呈现出来,让人感觉很现代,充满了浓郁的高原民族色彩。

那时候李娜脑子里有歌。

她说她除了唱歌没有其他爱好。

她不在乎是物质享受还是其他领域。

而在李娜看来,音乐世界里只有音乐至上。

一个歌手不能一味迎合和媚俗。

歌手只有真正拥抱音乐,才能出现好的作品。

然而近乎苛刻的练习让李娜的身体透支了。

从1995年开始,她的健康状况频频出现。

经常生病,经常要去医院。

此时,李娜即将迎来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

由于她身体虚弱,她的工作量大大减少了。

对自己心理的苛刻,以及现实中身体的实际情况,

李娜的心理渐渐土崩瓦解。

她开始失眠,晚上睡不着,严重困扰着她。

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她的身体有所恢复,但精神状态却大不如前。

正是在这个时期,李娜与佛结缘。

那是李娜的两个信佛的朋友。听说李娜的近况,他们给了她一本《大明咒》。

李娜没有把这本书放在心上。半年多过去了,失眠的症状继续困扰着她。

她想起了朋友的话和这本书,于是起身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她心中顿生顿悟之感。

从那以后,她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朋友的带领下,李娜去了一个寺庙,和当地的主持人进行了长谈。

赠送给李娜一条信息,让她回去后慢慢理解。

她不再唱歌,1997年,她把户口迁到了张家界的天门山。

李娜在那里建了一栋房子,好像是她的家。

在天门山,李娜每天最大的爱好就是和山上的护林员一起挖野菜。

此时的她,似乎并没有出家,但某种程度上,她已经在放空自己了。

那年7月,李娜来到五台山普寿寺。

这是一所女子佛学院,李娜就是在这里正式剃度的,法名石长生。

出家前,家人朋友都极力反对。

但当时李娜已经清空了自己,所以挡也挡不住她对佛的虔诚。

巅峰时选择出家,各种外界声音离开又出现。

有各种各样的谣言。有人说李娜看破红尘是因为感情受挫。

也有人说李娜只是联合娱乐公司的炒作。

什么都可以说,但是什么都阻挡不了李娜的决心。

她说她表面上很开心,但实际上这只是一场伪装的表演。

她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她厌倦了世间的纷扰和名利。

所以,她想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和真正的寄托。

她说她不想失去自己,但找到真正的自己需要勇气。

就这样,李娜终于踏入了佛门。

那时候李娜的妈妈已经在国外定居了。

为了躲避媒体,陪伴母亲,李娜选择了出国。

就这样,她离开了一座高不可攀的歌唱巅峰,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在洛杉矶,一个以前的朋友遇见了她。

那时候的李娜完全是一副和尚打扮。也许与过去相比,她的精神状态,言行举止,

而不是过去世界的负担,是一种无忧无虑的纯真。

有些朋友甚至觉得,一些歌手脸上的疲惫,在李娜身上已经不存在了。

告诉她的朋友李娜,不管过多久,外界还是会讨论她的过去。

而李娜却说,过去离自己很远。人们如何评价她是社会的问题。

在和朋友聊天中,她不再谈论自己的过去和音乐。

她妈妈有时会来陪她。

母亲担心她的女儿,经常来给她做饭。

国内民间艺术界人士姜昆曾在李娜美国时见过她。

和外界一样,姜昆一直停留在李娜出家的原因上。

那一次,李娜告诉姜昆,她没有出家,而是回家了。

而且她还提到,刚到国外的时候,她妈妈几乎每天都在试图说服女儿,让她回归世俗。

但那时候,母女二人谁都说服不了。

在漫长的时间里,母亲逐渐接受了女儿的选择。

而且据说李娜的妈妈天天跟着女儿念佛,一起斋戒。

有段时间,李娜想带人看看寺庙,于是母女相依为命。

她曾经向朋友透露过自己曾经恋爱过。

只是那些生活已经离自己很远了。

当中国的朋友或人们看到她时,他们会情不自禁地谈论她的歌曲。

尤其是《青藏高原》,人们能从这首歌里听到不一样的感受。

不过李娜曾经说过,唱这首歌的时候流过泪。

刚出家的时候,很兴奋,很投入,每天早上都有早课。

她看到有些人在午睡,总觉得这种行为太懒了。

她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太投入了,甚至不知道自己全身都肿了。

别人发现的比较晚,就赶紧对她进行了处置和治疗。

一转眼,李娜出家24年了。

我们应该祝福她。

正文| 22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