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阿木个人资料-「封面会客厅」凉山人写“凉山纪”何万敏:我用行走的方式和凉山对话

    歌手阿木个人资料-「封面会客厅」凉山人写“凉山纪”何万敏:我用行走的方式和凉山对话

何万敏

封面新闻记者杰森·实习生李昕岳

在作家韩寒的处女作《不会有未来》中,有凉山层层失落的森林,有停车路就能看到的雪山;在日本导演竹内亮的纪录片《走近大凉山》中,凉山有一个“悬崖村”,只有通过垂直近3公里的简易钢梯才能到达。在音乐人莫西子诗写的《别怕》里,有梁山的风雨树叶,有春天去秋来,有在土地上辛勤劳作的老乡,有在高原上放牧牛羊的亲人。他们用最独特的方式对流浪者说“不要害怕”;夏天唱的《俗世人生》里,凉山是一个回荡着远方歌声的地方。有彝族老人脸上的皱纹,有懵懂孩子清澈的眼睛。凉山有古蜀通往西南各国的“蜀毒道”,也有汉代通往南方深山或海滨的西南丝绸之路。有穿越“横断七岭”的茶马古道,有一路传钟的闰盐古道。在凉山打赢了一场脱贫攻坚战,成为人类战胜贫困的绝佳案例。

近年来,凉山一次又一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2021年10月,凉山媒体人何万民撰写的《凉山记》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何万民多年来深入彝族聚居区调研的结晶,用图像和文字记录了凉山的季节、山川、植被和风土人情。作者以人文关怀为读者还原和呈现了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的完整风貌,帮助外界更全面地了解真实的大凉山。

何万民在大凉山土生土长,后在此工作多年。现任凉山日报社副总编辑、高级记者。“大凉山是我的家乡,是我的精神高地。”记者专业训练出来的敏感和洞察力,加上对大凉山的深厚感情,使得横断山的山洪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温暖和敬意。何万民还结合了人文地理散文和地方志的写作方法,加入了深刻的个人体验和感性色彩,又不失理性分析。他澄清了一些外界觉得神秘甚至误解的习俗,从而追根溯源。在《梁山纪》的后记中,何婉敏深情地写道:我与梁山以走的方式交谈,语言或许生涩但真诚开放;我盯着梁山,避开互不相识的陌生人,擦肩而过。

答:这是大地的书写,也是大地的吟唱。

《梁山纪》作为一部梁山人写的书,一部慢慢展开的梁山人文地理笔记,出版后受到圈内好评。许多作家,包括赖、许、蒋岚、吴立阳和,以及凉山音乐家,如夏天和磨溪狮子,称赞和推荐他们。

比如“何婉敏流浪在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上,以真实的体验,捕捉历史和现实的细节,切入边界和民族文化的思考和判断,获得本质意义上的力量,用文学表达出来。这是大地的书写,也是大地的叹息。”许认为,一个作家成熟的标志之一是他有自己独特的文学地理或文学故乡。\”凉山是作家何万民的文学故乡.\”蒋澜在《梁山纪序》中称赞何婉敏的非虚构写作,说“让所有的事实进入熔炉,文学的纯铁就会被炼出来。总之,这样的非虚构写作才是真正反对虚伪的文学。”

在同样是凉山人的吴立阳看来,何万民笔下的梁山,充满了地理的神秘,雄伟、深邃、生动。从未到过大凉山的上海作家叶开,看了这本书后,觉得自己被大凉山的神秘所吸引。“我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去大凉山!一个人,一个黄昏,在历史的路上,这画面多么深刻。”

“关注凉山,首先要关注生活在这里的凉山人”

本书以地理为时空坐标,分为以下几个章节:凉山古道(蜀毒道上的几个城市)、美姑牛牛坝(探寻大凉山主人彝族的起源)、西昌琼海、会东老君滩、冕宁、盐源泸沽湖、普格洛基山、甘洛德婆罗摩。何万民列举了许多史料,如《史记》、《喜德县志》、《甘洛志》、《30年代友人杂志》等。他在1941年重新考证了曾昭伦教授的《滇抗》的记述,并高度赞扬了林的《彝家梁山》。正是林先生当年率燕京大学代表团上梁山,揭开了梁山的面纱,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何万民说,他有两万本书,尤其是关于梁山的书,“相当于一个梁山地方志的小图书馆。我到处找书。现在我有了互联网,找书更方便了。我找到的一些关于梁山的书,当地图书馆可能没有。”

《梁山纪》描写的不仅是梁山的地理风貌,还有梁山人的故事。他用“历史微写作”的方式,将这片土地与生活在那里的具体的人联系起来,通过刻画个体来放大历史的细节,从个体来访者的叙述中了解他们在大山里平凡却又不平凡的生活“痕迹”。何万民说,他一直在思考凉山普通人的命运。“我想告诉读者,要关注凉山,首先要关注生活在这里的凉山人。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而且这本书里的文章都是我去实地深入采访后写的。我不是研究作家。我的职业身份首先是媒体人。面试本来就是我的工作。”

全书以《彝族之歌》结尾,聚焦走出大凉山的彝族音乐家。何婉敏讲述的音乐故事包括《山鹰团》、《彝族制造》、《夏天》、《莫西子诗》。他们是走向全国的彝族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大凉山美好未来的缩影。

对话何婉敏

我想表达一种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封面:写《梁山纪》这本书花了多长时间?书里有很多摄影作品,都是自己拍的吗?

何万民:书里有176张照片,大部分是我自己拍的。书中一些文章的收集和写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04年。那一次,我和朋友们去树林里徒步旅行,重走洛克走过的路。从采访、写作到完成,大概需要5年时间,加上疫情影响和一年多的打磨延迟。全书前后耗时七年。

封面:近年来,梁山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关注。但要了解相对完整的凉山,还是不太容易。在你看来,人们了解梁山。有哪些特别容易被忽略的事情?

何万民:比如很多人不知道,因为凉山的山川,地质其实很脆弱。每到雨季,都是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发多发的地方。过去,有时一场自然灾害会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此外,凉山彝族的音乐值得特别关注。像山鹰集团、莫西子诗和夏天,这些音乐家和歌手都是新凉山人民的代表。最近,另一位名叫海莱·阿木的歌手出现了,他的许多歌曲在互联网上有很高的播放量。我们都知道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在我看来,彝族人在这一点上也非常明显。我觉得跟长期以来凉山很多人的识字教育有限有关。音乐是他们表达自己的好方法。新一代的年轻人,他们的教育水平提高了,仍然传承着这种音乐素养。通过音乐,他们与外界有了更深的联系。

封面:作为一个凉山人,通过这本书,你希望外人对凉山有什么样的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

何万民:希望能帮助人们对梁山少一些刻板印象。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有各种各样的特征,这些特征是复杂的,而不是单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凉山有些地方和发达地区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但这不是凉山的全部,凉山还有一些地方并不落后。通过这本书,我想表达一种文化表象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写出堪称“大凉山地标”的山川

封面:在这本书里,你也对梁山的自然地理做了很多描述。

何万民:在这本书里,我刻意从历史、地理、文化、民族等角度入手。,为了让大家意识到梁山的丰富。写凉山自然地理的时候,没有看到写在哪里,而是刻意选择典型的地方。无论是山川还是河流,都是构成凉山地理的核心要素。那些山川,堪称梁山的地标。

封面:你是地道的凉山人吗?

何万民:父亲是乐山五通桥人,母亲是乐山夹江人。师范毕业后,他们于1958年带着为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奉献青春的理想来到凉山美姑县。我出生在凉山美姑县。由于我的父母是教师,我5岁开始上小学。1995年,他成为成都的一名记者。后来因为家里的一些事情,1996年8月回到凉山工作,一直到今天。

封面:梁山丰富的资源给了你很多写作的养分。但坦白说,在梁山工作,与外界沟通不畅,也给你带来一些限制?

何万民:确实,交通是个大问题。交通不便导致面试成本高。有时候生与死只有一线之隔。2019年去美姑扶贫点面试。路上,一块飞石从悬崖上掉下来,直接砸在了副驾前面的挡风玻璃上,砸出了一个大洞。还好没有穿透。如果穿透玻璃,正好打在我副驾驶座上的胸口,真的是对我人生的采访。

封面:你是什么时候有意识地关注梁山的?

何万民:很长一段时间,我把写作精力都放在了新闻写作和散文写作上,写的都是题材,甚至写电视剧,没有文学故乡的概念。1998年,一篇与梁山有关的散文在杂志上发表后,一位文学编辑向我建议,你所有的散文都要写梁山,紧盯梁山。这提醒我再想想。以前觉得一个地方写会太窄。但是现在我完全没有这个顾虑了。我决心把梁山写透,写成一个独一无二的样本。

封面:接下来会写梁山吗?具体写的是什么?

何万民:他也会写梁山。目前正在策划两个写作题目,一个是《梁山好汉》。另一本是《艺术家眼中的梁山》。我采访过在凉山当过知青的著名画家何多苓等等。

封面新闻:这么多年潜心写梁山,对文献准备好了吗?

何万民:很饱。现在我几乎拥有目前能找到的大部分关于梁山的书籍。我个人藏书2万册,堪称凉山地方史的小图书馆。这些年,我到处找书。我找到的一些书可能在我们当地的图书馆里找不到。

封面:新闻写作和非小说写作是什么关系?当记者给你的文学写作带来了哪些优势?

何万民:我认为记者有写非虚构文学的优势。比如新闻可以训练人在采访中敏锐的判断力和有力的行动力。比如2004年,我和十几个朋友去木里实地考察。徒步19天,徒步500多公里。每天早饭后开始散步,一直走到下午。这是对意志力的考验。很多时候是“前不见村,后不见店”。两天来,我的膝盖肿得几乎不能动弹。可以说《梁山纪》是一部两脚走出来的书。当然,非虚构文学写作不同于新闻写作。在客观描述细节的同时,也会植入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当然,我不会说我的思考和判断是唯一正确的答案。我想唤起大家和我一起思考,感受梁山的丰富。

【如有新闻线索,请向我们举报。一旦被采纳,将会有奖励。举报微信关注:ihxdsb,举报QQ: 3386405712】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