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歌手周彬的个人资料 歌唱演员周彬出生简历

女歌手周彬的个人资料 歌唱演员周彬出生简历
女歌手周彬的个人资料


周彬院长的疑问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周彬教授,撰文对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问题展开讨论。原文缩减如下——

《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为何不被基础教育学校看好》

作者:周彬

针对新进教师,中小学普遍实施“青蓝工程”,为新教师配备实践导师,就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予以指导。

我原以为这只是“走走形式”,毕竟师范毕业生受过专业训练,有一套相对科学的育人模式,不大需要也不大情愿接受老教师的束缚。况且老教师也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其教学经验不一定适合新教师。

可真正走进新教师群体,才发现“青蓝工程”基本上实现了对新教师的“实践重塑”,不仅构造了新进教师教学模式,还深深影响了他们的教学信念。

四年甚至七年的师范教育,对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支撑却不尽如人意!

回溯历史看,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本是同根生”。把基础教育办好的学校,才有资格兼办师范教育。然而,随着师范教育开始独立办学,尤其是在被纳入高等教育后,对基础教育的引领示范作用逐步消失,就连毕业生也越来越不被基础教育学校接受,匹配度越来越弱。

这就直接导致了中小学对师范毕业生的“实践重塑”。

虽然在每个行业里,都存在对新员工的“实践重塑”,但对师范毕业生的“实践重塑”已经超越了工作规范与流程,更多的是对教育知识的重构与教育能力的重组。这应当引起我们深刻反省,在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分道扬镳”的过程中,是否处理好了师范教育的定位与发展路径问题。

如今,师范教育不再通过具体的办学和教学来引领基础教育,而是以教育研究成果和未来教师培养来引领和支撑基础教育。但问题在于,师范教育研究的是不是真实的基础教育,相关研究成果有没有转化成真正的育人资源?

女歌手周彬的个人资料

周彬院长作为师范院校的圈内人,能对此做出深刻反思,必须点赞。他的疑问,其实也正是中小学校长这些年的疑问。对于这种割裂的现象,中小学校长希望师范院校做出什么改变呢?


遏制“去师范化”的势头,守好培养师范生的本分

首当其冲的,必须遏制师范院校“去师范化”的生态局面。

既然是师范教育,就要突出师范性,而不是淹没在综合大学的教育当中,都去追求985、211的建设。一位小学校长甚至说,你一个师范学院设那么多系干什么呢?我看一个“师范系”就很好。

自上世纪90代末以来,受诸多因素影响,一些师范院校在应用性、综合性上谋求转型,甚至急于“改旗易帜”,“去师范化”现象严重,导致这20年来培养高水平教师的师范类本科院校总数急剧递减,从1990年的257所公立本科师范院校锐减至2018年的124所。

不仅如此,即使在绝大多数师范大学,师范类学生招生人数也只占20%到30%。

所以,即便是追求综合发展,师范院校也要认识到“高师院校的学科体系综合化的起点,在于教育等特色学科的巩固与拓展,而不是漫无目的、率性而为的综合化,更不是以学科体系单纯扩容为目的的所谓综合化”。

遏制“去师范化”的势头,是改善师范院校教育生态的前提条件。在这个基础上,师范院校还要有能力把优秀学生招进来,把优秀老师送出去,这是师范院校最根本的任务。

从每年高校招生的分数线看来,全国138所师范类大学(包括师范类独立学院),除了北师大、华东师大等18所重点师范大学的录取线是“一本”之外,其余120所都是“二本”。这种差距,决定了师范类学院的录取分数线大大低于重点综合性大学,也带来了生源的良莠不齐。

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师范院校能否做好培养优秀师范生的本分?

为什么我们老是怀念那一代中师生,因为学校把一大批优秀人才招进来,把一批优秀老师送出去,进出口都很严,甚至音乐课歌唱得不好,都不能毕业。在严格的环境下,中师生的文化课基础知识,基本功都很好,分配到学校以后也能够迅速上手。

表达力,是教育教学能力的外显形式;专业力,是教育教学能力的根本要求;思考力,是教育教学能力的思维载体。对照老一代中师生的素养,师范院校至少应该培养毕业生这三种能力——

一是特别扎实的基本功。

走上讲台,演讲能力、说话能力要强,要扎实。现在很多师范生连“三字两话”的基本功都缺失,更别说吹拉弹唱十八般武艺了。基本功是安身之本,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算未来战争是放一颗导弹完事,优秀的军队也不会放弃基本功的训练。这些年苟仲文在体育总局的改革,首先就要求运动员必须做体能测试,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二是好的学科专业知识。

要给学生传授知识的知识,关于教学论、课程论、教学法等。我们师范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要更具有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

三是觉察时代的能力。

师范生要有基本的思考力和敏锐的觉察力。2012年,一所小学招聘老师。那一年刚好出来了“虎爸虎妈”,媒体报道很多,于是校长请面试者谈一谈看法。这里面还有一些优质高校的研究生,但有的并不知道“虎爸虎妈”这个事,就编了动物园的老虎爸爸怎么教育孩子。可见,他们并没有关注时代的风起云涌,他们心中没有基础教育的一线生态图。


师范院校和中小学要做好“四个协同”

早在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推进地方政府、高等学校和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在哪些领域协同?至少要在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和学习方式上协同。

目标定位的协同

双方要建立一种联合培养师范生的机制,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

中小学希望师范院校能够培养面向未来的成长型教师。要成为胜任未来的教师,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素质。

要有教育情怀。师范院校要尽可能选出那些真正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人,培养他们的人文性,他们才能成为好老师。教育是关于仁爱的事业,它不仅是谋生,更重要的是谋人。这种情感的饱满度以及社会责任感,在大学必须得以养成。

要有专业思想。对于教育的理解,儿童的理解,学校的理解等要比较深刻,能触及到教育的本质,坚定他们的专业思想和行为。

要有未来眼光。教育是培养未来的社会人才,不能用过去的知识和观念来培养未来人才。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说,未来人才需要有“三感”和“三力”:设计感、愉悦感、意义感,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要培养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素养?这是一个对未来师范生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一定要和中小学联动思考。

课程设置的协同

师范教育常常被简约为狭义的师范教育课程,而师范教育课程又被简约为专业教学法课程,最终再将教学法教师固化为师范专业教育的唯一实施者。

而在学科至上观念的影响下,师范专业内部的“两张皮”现象日益严重,不仅学科专任教师和学科教学法教师渐行渐远,学科教学法的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也明显下降——

在师范院校各级各类立项课题中,学科教育类仅占总立项的5%。他们的实践研究被边缘化。实际上,只有当他们的队伍强大了,当他们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育人资源时,师范毕业生才能够自信地走进基础教育。

此外,全国本科师范类专业一级监测指标表明,教师教育课程总学分中,中学教育专业平均为20.56 分,人文与社会科学素养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平均为22%,学科专业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平均为 54%,中学教育实践时间全国平均为20.76周。

这样的课程结构,无法完成高质量的师范课程,也无法构建高质量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当然就不能满足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了。

比如,基础教育越来越突出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在师范教育当中是不够的,仅仅学点教育心理学是不够的。我们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学生,我们的群体组织管理一定要有专业性,而管理学、群体管理学在师范教育当中可能还没有开始。

这些年来,许多国家都在增加教师教育管理和教学研究技能的课程。

如,法国2010年修订的“教师培训大学学院培训手册”规定了教师十大职业能力,列入了“能够设计并实施教学;组织班级教学;评估学生;掌握信息与通讯技术”等能力。

如,芬兰强调要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研究型教师,几乎所有的师范课程都会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批判性反思和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开展研究性的项目,以了解研究在教育实践指导中的重要作用。

师资配备的协同

在高等师范生培养方面,大学里面教师的配置,除了高校教师的理论传授、前瞻性的教育教学理论传授之外,还需要一批一线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他们可以带给师范生鲜活的案例,这些都是活的教育学,活的教学论,活的课程论。

现在,一线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风起云涌,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也产生了丰富的前瞻性的教育教学理论。我们师范院校很多东西已经落后了,应该让基础教育一线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把鲜活的案例和教学论带进去。

学习方式的协同

师范生在校的学习方式要改变,读师范的时候都是在课堂当中听老师讲,做一些作业,最多进行一些见习。我们应该更注重“做中学”,注重实践性,提倡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模块化的实战性的学习方式。

我们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教育阶段已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师范生的学习方式却没有改变,怎么能够适应未来,适应课程教学改革?

女歌手周彬的个人资料


时代正在为师范院校的变革吹响号角

客观地说,师范毕业生,他作为一名新人,到了中小学一线要经过一轮实践培训,这是回避不了的事实,毕竟理论要变成实践,总要有一个转化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新课程改革,包括这一轮课程改革要倡导老师们进行项目化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原因。

但周彬院长更像是在追问——“为什么最近几年的师范生特别的不匹配,上手的难度越来越大了?”因为这种严重的割裂和脱节,从量变引发的剧烈质变,基础教育的人才使用成本越来越高,等于说师范院校将培养人才的压力转嫁给了基础教育,这才引起了大家的特别关注。

这当然有时代的原因。

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颠覆性创新的时代,知识的更新如此之快。过去大家在师范院校学了知识就能教学,现在不行了,师范生他要教会学生怎么去提取知识,获取知识,加工知识。而这方面的能力,师范教育是欠缺的。

前些年,一名校长到一所师范大学学习,邻座的学员校长告诉她,三年前他就听过这个教授讲这个材料,三年后课件都没动,又拿出来讲了。一个大学教授都如此,他的学生能好吗?

这个颠覆性的时代,也给曾经“万马齐喑”的基础教育,带来了更为迅猛的变革势能。

这些年毕业的师范生所经历的基础教育和现在已经完全不同,他们不在这个语境下,而大学又没去研究当下基础教育正在进行的变革,导致了毕业生从专业素养到思维格局的水土不服。

新时代基础教育的变化是什么?原来提“三新”,现在有一个新提法叫“四新”:新课改、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基础教育已经进入“四新”时代,而这些新事物根本没有在大学教材里呈现过。

如今,师范毕业生不容易被基础教育界接纳的情况已经成为了常态。

首先,很多师范生找不到实习学校,找到了也只能听课,没法上讲台。不经过实践历练,只是去看别人,很难发生质的转变。尽管各师范院校都在大幅度延长教育实习时间,由原来的七八周增加至一个学期,乃至一个学年,然而效果并不好。

在没有良好理论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情况下,草率地将实习生推向学校,并要求他们进行观察学习,其效果就如同让实习生去观察墙壁上的裂缝和让他们去记忆一串陌生语言中的字符一样,盲目而又徒劳。

其次,很多学校招聘的老师当中,师范生不超过50%。

2014年招聘师范毕业生10人、非师范毕业生24人;2015年招聘师范毕业生22人、非师范毕业生33人;2016年招聘师范毕业生25人、非师范毕业生50人。

这是北京某著名高校附中近年来新招聘教师的情况。

为什么变成这样了?因为大家发现,同样是“实践重塑”,综合院校的毕业生更容易重塑,他没有条条框框,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上手更快,尤其是一些工科类学生,本身在大学就有大量手动操作,对项目学习适应力很强,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也得到学生认同。

反而是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因为长时间浸泡在传统老师的讲授当中,有很多条条框框和思维局限,重塑起来很难。长此以往,恐怕连被“重塑”的机会也要快没了。

未来的师范教育,应该是既仰望星空,让师范生在教育教学的理念方面带给一线学校引领性,又能脚踏实地,快速胜任一线的教育教学工作。这样的师范生才是充满希望的成长型学生,才是师范院校应该培养的学生。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几天前,北京师范大学“强师工程”县域教育发展论坛暨“百千万计划”启动会在北京举行。顾明远先生在会上表示,实现“强师工程”,师范院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百千万计划”的目的,是以县域教师发展机制为纽带,以中小学为实践基地,培养一批高层次的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的领军人物。

一南一北两所国内最顶尖级的师范院校,不约而同开始通过反思和践行,去重新“亲近”阔别已久的基础教育。这是否说明,师范院校的变革浪潮,已经溅起了第一朵水花?


感谢薛法根(苏州教科院副院长),赵桂霞(蒲公英教育智库实验学校总校长),李建华(郑州艾瑞德学校校长)对本文的巨大贡献。

资料来源:

《我国师范教育研究百年:回顾与前瞻》©中国社会科学网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两会委员代表:师范教育出了问题》©中国网教育

《“中师”之后,卓越教师培养路在何方?》©教育导报

《“后师范教育” :师范教育体制变革的一种路径》©中国教师

《顾明远:青年教师下不去、留不住,师范院校该如何迭代升级?》©中国网教育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