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阿杜个人资料-华语乐坛,何以至此

    歌手阿杜个人资料-华语乐坛,何以至此

来源@视觉中国

文|新音乐产业观察,作者|钱熠

最近“华语乐坛”不知道招谁惹谁了。这几天不断有人拿出来打。而对方却在一边打一边破口大骂:“你就是一潭死水!”“你又回到了CRBT时代!”“现在是2022年,你姓周!”“你的名字真长!”简而言之,“你完了!”“没人能救你!”

从单曲榜来看,目前的“华语乐坛”不负众望。前阵子apple music发布的年度热门榜单中,周杰伦的老歌占了54%。这100首歌中,有两首是2021年发布的中文新歌,一首是《星海》(黄霄云),一首是《世界上那么多人》(莫文蔚)。

有人说apple music不具有代表性,看榜单还是要看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其实周杰伦在哪里都称霸榜单只是个比例问题。qq音乐最新一期的前100首歌中,周杰伦只占27%。(比apple music小一半,就用“只”吧)

这还不够玩“中国音乐”吗?无敌是多么孤独啊!周杰伦孤独到连发行新专辑的动力都没有。他连采访都没编。他直接告诉大家,“不是我不出专辑,而是我现在在玩。”

合理来说,任何人的歌都能占到qq音乐排行榜热门歌曲的27%,极有可能会喜欢周杰伦,选择玩而不是继续奋斗。是27%。你为什么不玩?还要拼吗?让其他人活着。

“华语乐坛”挨打的另一个原因是“热门歌曲当道”。除了周杰伦、陈奕迅、林俊杰、薛之谦、李荣浩、邓紫棋等少数常客,目前的名单上全是不知名的歌手,他们的名字大多是网名,一茬接一茬冒出来…

别问,问的是“姓摇名摇”。

世界遭受Tik Tok之苦已经很久了吗?不,我不相信你读过早些年的媒体报道。没有Tik Tok的时候,你提到“华语乐坛”或者“唱片业”,还是“无处不在”。黄舒骏在2009年宣称“唱片业已死”。2011年,宋克在唱片业的棺材板上加了一颗钉子。

然而,十年后,我们还在这里讨论“华语乐坛”…

我们讨论的「华语乐坛」到底是什么?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也许是时候好好中风了。

它从哪里来的?也许你可以问斯蒂芬妮,任何想法的形成都有自己的过程,《华语乐坛》也不例外。

有人说“华语乐坛”等于“港台乐坛”。表面上看,这是真的。很多人怀念“神仙打架的时代”。所谓的“神仙”大多是港台歌手,比如周杰伦、五月天、s.h.e、陈奕迅,还有很多人印象中来自中国台湾省的斯蒂芬妮。

当时港台歌手确实在“华语乐坛”占据了C位,但“华人”二字其实已经超越了“港台”,否则新马华人会很不高兴——虽然“新马歌手”想出国都要经过港台渠道,但看完这篇文章,你会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作为一个既定的模糊概念,“华语乐坛”的起源已经无法考证。但据一些资料显示,“华语乐坛”的概念在90年代后期成为“共识”。

在此之前,“乐坛”的概念多是区域性、地方性的。中国台湾省有“台湾省乐坛”或“国语乐坛”之说,中国香港有“香港乐坛”之说。在mainland China,早年在媒体上比较常见的词是“港台音乐”。

特别是“港台音乐”始于70年代中后期,80年代后期港台唱片业基本成型。在电影电视和综艺节目的带动下,港台艺人成为中国娱乐圈的主角,去大陆,去东南。

然而,随着“港台唱片业”的快速发展,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人也在发展自己的中文唱片业。

20世纪80年代初,新加坡掀起了一场“新歌谣运动”,鼓励华人唱中文歌。一批优秀的创作人才诞生了,他们中的佼佼者开始在未来尝试“反向出口”,如许环良、陈佳明、巫启贤等。

“新歌谣时期”的许环良(左下)和巫启贤(右上)

随后,新马音乐人逐渐参与到全球华人唱片业的链条中。1990年,新加坡音乐人dick lee参与了专辑《野花(林忆莲)》的创作和录制,给业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世纪90年代,巫启贤、陈洁仪、无印良品、许美静的歌曲风靡港台和大陆,而许美静的幕后操纵者就是在“新歌谣运动”中与巫启贤结成一派的陈佳明。

21世纪前后,“新马歌手”蜂拥而至,包括斯蒂芬妮、林俊杰、蔡健雅、阿杜等。、以及曹格、梁静茹、戴佩妮等。在马来西亚,“新马歌手”的影响力达到了历史的巅峰,至此,“华语乐坛”的说法得到了充分的认可。

如果非要给“华语乐坛”划一个分水岭的话,可能就是斯蒂芬妮打败周杰伦,获得金曲奖最佳新人奖的那一年。在此之前,华语乐坛更像是港台乐坛。之后的华语乐坛更像华语乐坛。

华语乐坛的分工,大陆曾经只在“接盘”和“华语乐坛”的概念中生根发芽,这是华语唱片业全球专业分工的结果。

随着全球华语市场跨区域联动的加强,新马音乐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语”二字所隐含的全球华语音乐市场的意义也越来越重要。

2004年,《中国新闻周刊》发表了对李宗盛的专访,题目是《李宗盛谈华语音乐的流水线:大陆对新马台省秀的接受》。

一个标题勾勒出了当时华语音乐的产业链:内容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制作,综艺节目舞台在台湾省传播,消费市场主要在广阔的大陆。

传统唱片业传统唱片业遵循“古腾堡经济”模式:大规模投资、专业化分工、大众消费。

20世纪80年代以前,港台音乐主要在本地生产和消费。之后海外巨头的进入,借助全球分工和分配,实现资本收益最大化,成为大势所趋。把性价比最高的“新马”转包出去,成为很多唱片公司的选择,也促进了新马本土唱片业的发展。

从“新民谣运动”中脱颖而出的许环良在1986年参与建立了海洋蝴蝶唱片公司,而李偲菘和李伟菘兄弟在90年代初成立了自己的制作公司。这些曾经徘徊在华语乐坛边缘的小团队,逐渐走近华语乐坛的核心,最终诞生了斯蒂芬妮、林俊杰这样的巨星。

在李宗盛看来,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台湾省的唱片业越来越依赖“外包”,自身的内容生产能力越来越弱。“表面上看,台湾省的流行音乐产业依然风光无限,依然扮演着火车头的角色,但实际上,有大量的内容资源和人才,他们的出身并不在台湾省,却最终来到这个地方,让他们大放异彩。”(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大陆歌手也想通过台湾省的节目大放异彩,但最后真正大放异彩的只有那英。

当时大陆市场相对于香港、台湾、新加坡,在华语音乐的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由于流行音乐行业起步较晚,没有像新加坡、马来西亚那样享受“转包”红利,内地市场更多的是自己摸索,同时高度依赖港台的经验。

90年代大陆流行音乐市场很多成功的案例都有港台的身影。比如张培仁的“魔石三杰”是滚石支持的,而曾经推广“校园民谣”的“迪达唱片”,曾经推出郑钧、小可的“红星音乐制作社”,都是香港人创办的。

此外,内地本地唱片业的发展远未成熟。虽然偶尔有一些亮点,但市场基本上被港台艺人所主导,这就是李宗盛所说的“接管”。

但到了90年代末,留给大陆完善唱片业体系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很快,新技术新渠道就会吞噬一切。

2000年,传统唱片业的最后一战,周杰伦出道。他才华横溢,他的成功持续了20年,但也掩盖了唱片业存在的问题。

在大众眼里,21世纪的前五年是华语乐坛神仙打架的时代,但在业内人士眼里,却是唱片业崩溃的开始。

张信哲申彻曾回忆道:“2000年的时候,我非常沮丧。我还在索尼。两年换了四个团队,一首歌都没录过。公司不断地合并和重组。整个行业乱了套,原有的规则世界崩溃了。(来自《南方人物周刊》)

资深媒体人马世芳说:“台湾省唱片业的毁灭大概是在2001年和2002年。mp3是一个东西,但唱片业的原始结构的弱点出现了。”(摘自《青春蓝与书》)

歌手游鸿铭说,“早在2004年,我就说过,唱片业迟早会崩溃。当时很多人还是很惊讶的。然而两年后的2006年,唱片业越来越不景气,大家似乎第一次意识到,唱片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艰难的阶段。”(来自成都晚报)

2009年,黄舒骏在一份新闻稿中“宣布”:“唱片业已经死了。”

现在看来,周杰伦、五月天、斯蒂芬妮、林俊杰、s.h.e的崛起,可谓是中国传统唱片业的“最后一战”。他们在互联网兴起之前就站稳了脚跟,并从中受益匪浅。后来华语乐坛开始破局。

当陶喆完成他的第一张专辑时,他被称赞到了天堂,但出人意料的是,两年后突然冒出了一个周杰伦。如今,周杰伦出道21年,五月天出道22年,陈奕迅出道26年。然而在华语乐坛,无人接盘。

完全没有,但是很难到达大陆市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的周。周海外数据优秀,歌曲在spotify上华语歌曲排名第一。但在内地市场,他这两年出了五张专辑,只靠内地综艺积累了一点人气,和他那些一出道就红遍大江南北的前辈不一样。

其实21世纪最后5年出道的港台歌手,地位已经大不如前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陆经济的崛起打乱了“华语乐坛”的原有链条,中国唱片业曾经赖以生存的专业分工失去了一切优势。

21世纪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发展迅速,中国内地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从而占据了渠道优势。

传统唱片业的宣传主要靠大众媒体填鸭。互联网和CRBT让音乐连接到更广阔的“下沉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网络歌曲和CRBT歌曲的繁荣与音乐前所未有的“下沉”有关。以前因各种条件无法涉足音乐消费的普通大众,现在有了用手投票的权利。

短视频歌曲的底层逻辑无非如此。“喂猪食”的说法过于简单粗暴,也低估了大众的自主选择意识。“审美”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如果连接触的机会都没有,怎么谈审美?

mainland China的娱乐市场因为经济越来越强,逐渐掌握了传播的主动权。

邓紫棋、萧敬腾、徐佳莹等港台艺人打破了内地综艺节目的怪圈,证明了这一点:内地不仅不再“接盘”,而且开始提供“节目”。艺人不再靠台湾省的舞台发光。相反,香港、台湾、新加坡的艺人要想大放异彩,还得去大陆舞台。

在邓紫棋的《我是歌手》第二季中

问题是,大陆的生产没有跟上。

中国音乐的未来取决于“大陆”和“祭坛”两个字,这是一个祭祀的平台,一个讲学的场所,一个容器,一个圈子。简而言之,它是一个空间的概念,空间有经纬度、宽度和高度。

“乐坛”这个词太笼统了,用“音乐产业”来指代可能更合适。一个健全的音乐产业至少应该有完善的产、供、销体系和价值衡量与传递的配套机制。就像任何空间一样,有经有纬,有高有低,有长有短。

欧美音乐圈不仅有专门的人才和分工,还有专门的媒体和奖项,以及相对严谨的数据统计,从而形成了相对统一的行业共识。

“共识”形成后,行业内的从业者会形成相似的审美和技术层面,从而推动行业在某个稳定的层面向前发展。

欧美也有粗制滥造的内容,但上不了台面,台面上能听到的也不会因为“共识”约束而太离谱。

相比之下,内地的音乐市场有些混乱,很长一段时间,缺乏稳定的脉络。

会有《魔岩三传》、《校园民谣》、《铃声响了,万两黄金》、《神曲当道》,现在可能是《短视频热播》的天下。

仔细想想。20年来,能够长期保持作品稳定输出的内地歌手屈指可数,演绎生涯一直在增长。

大陆乐坛应该是怎样的?当我们试图讨论相关问题时,可能会发现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共识”,有的是“各有所爱”,或者是“存在即合理”、“一人一队”很流行。

“一个人一个团队”既是新技术发展驱动生产力下沉的结果,也是行业缺乏专业化分工的缩影。

一个行业的“共识”需要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不同立场的相互撕扯才能形成。在传统唱片业时代,大陆音乐市场的专业化体系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就被新媒体洗去了。如今,市场代表权是一个多年的顽疾。因为长期以来没有发展出一套专业化分工,市场呈现的是“专业化”的对立面:各争各的,各享其乐,一片混乱。

回顾全球音乐产业的发展,会发现音乐市场的发展总会经历一个靠“粗制滥造”野蛮生长的阶段。

一百多年前,音乐行业刚刚起步的时候,粗制滥造的“铁锅胡同”让业内人士愤怒地说“有多少新音乐,就有多少新垃圾。”大陆音乐市场的“乱”不过是“丁邦祥”的老路。

“野蛮生长”最终会回归理性和规范,但谁也不知道这条路要走多久。

正如互联网作家克莱·谢尔基(clay shirky)所说:“互联网并没有将新的竞争者引入旧的生态系统,而是创造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今天的音乐产业转型是一个系统性的范式转变。传统媒体构建的资源高度集中的“古腾堡经济”正在被分布式的“互联网经济”所取代,mainland China是全球音乐市场互联网化程度最深的一个。

ifpi数据显示,全球音乐行业流媒体收入占比62.1%,而mainland China流媒体收入占比超过90%。

深度互联网化的中国音乐,已经享受到了中国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红利。mainland China的音乐市场是目前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然而,互联网给中国音乐市场带来了“效率”,却没有带来“质量”。而且在一个缺乏传统唱片业经验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有序发展线上学员内容,也没有经验可循。

“华语乐坛”的认知混乱可能就来源于此。内地本已脆弱的唱片业体系被新媒体撕裂,无法支撑优质内容的发展。少数能在内地立足的港台新加坡艺人,基本都是老面孔。于是,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跟不上经济和媒体发展步伐的“华语乐坛”只能停留在过去。

至少,这是网友的印象。

属于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的“传统唱片业的华语乐坛”正在成为过去,“互联网时代的华语乐坛”仍然缺乏“共识”。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或许,所有从业者都需要思考一下,我们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华语乐坛”。

等这个问题解决了,我相信会有新的天才诞生,而且可能会在大陆诞生。

-全文完毕-

歌手阿杜个人资料-华语乐坛,何以至此,阿杜 歌手,歌手阿杜现在在哪:还记得歌手阿杜吗,歌手阿杜全名,歌手阿杜个人资料简介,歌手阿杜现在在哪:这些年阿杜去哪了,歌手阿杜是哪国人,阿杜同期歌手,歌手阿杜原名叫什么,歌手阿杜怎么了,歌手阿杜是哪里人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