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歌手周群个人资料 歌手周群的个人资料

流浪歌手周群个人资料 歌手周群的个人资料

编者按:

基层治理事关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汕头市委组织实施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开展支部堡垒争先、头雁提质领航、党员先锋示范、党建品牌创优“四项工程”,着力完善各领域党建工作体系,全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即日起,汕头市委组织部、南方日报汕头新闻部联合推出“党建赋能基层治理汕头实践”系列报道,充分展示汕头各地如何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的创新做法和显著成效。敬请垂注。

“我住七楼,年纪大了,上下楼梯有一定困难。好在社区党委协调推进加装电梯,现在不用每天窝在家里了。”谈起新装的电梯,59岁的卢少华连连点赞。他告诉笔者,以前要下楼买菜,一想到要爬7层就望而生畏,现在缺点调味料都能随时下来。

卢少华家住在汕头市金平区金东街道桃园小区,这里曾经设施老旧,路面破损、小区管理散乱。在桃园社区党总支部带领下,小区推行“小区党支部+业主代表团+物业”三方协商治理工作机制,实现了桃园小区“由乱到治”的华丽蝶变。桃园小区的转变是金平区坚持深化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的缩影。

流浪歌手周群个人资料

桃园小区顺利完成5部电梯加装并投入使用。 南方+ 郑淼鑫 拍摄

近年来,金平区着眼四项工程,开展头雁振翅、党员先锋、品牌矩阵、全域阵地提升、新兴领域党建拓面提质等五项行动,高位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党建资源联享,党建工作联做,服务难题联解。从小区细化到每一栋楼,从社区延伸到每一个人。金平通过建立党员楼长制、推行“点单式”服务、开启“敲门行动”等,优化为民服务水平,以“大党建”“小网格”构建起城市精细治理体系,安一方百姓、促一方发展。

联建共建打造小区治理“聚能环”

金平区地处汕头市老城区,老旧小区较为集中,路面破损、下水道堵塞、自来水管老化、三线杂乱、墙体破损、公共服务设施欠缺等问题普遍存在,改造势在必行。这项惠及全区30多万群众的民生工程要如何改?如何在改造中汲取经验,在改造后形成长效机制,有效探索城市治理之路?是当前摆在金平面前的时代考题。

“4栋喂猫的东西要清理走,又臭又占用公共资源。”“小区的树过于茂盛了,请物业落实修剪。”……在桃园社区党总支书记林彧的手机里,社区的微信群就有五六个,每天社区群众的需求他都了如指掌,并都及时回复。采访当天上午9时44分,群众反馈修剪绿化的问题,经过他的协调,10时04分就已落实物业进行修剪,这效率不可谓不快。

桃园小区是汕头第一个园林式小区,建成于1993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的发展,桃园小区也步入“老龄化”的行列。为了彻底解决各类历史遗留问题,桃园社区党总支部深入摸排桃园小区居民党员情况,推动成立小区党支部,并推选党性强、管理服务有思路、在居民群众中威望高的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担任党支部书记,锻造小区治理坚强“主心骨”。

在此基础上,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推动基层治理的有力抓手,聚焦小区管理存在的问题,着力提升小区治理能力、服务能力,让老旧小区改造成为群众满意的民生工程、成为城市添彩的亮点工程。改造后的老旧小区配套设施完善了,社区关系和谐了,旧貌换了新颜,居民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得到了极大提升。

老房子装修远比平地起高楼要困难得多,老旧小要怎么改才能改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就是破解基层社会治理的法宝。”林彧说,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桃园社区党总支部指导小区党支部和业主代表团常态化开展联系走访群众活动,精准掌握社情民意,重点掌握并解决居民诉求。通过召开小区座谈会、走百楼访千户、设置征求意见箱、居民意见与需求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民意,摸清了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并结合小区实际,科学规划制定改造方案,以民为本找准出发点确保桃园小区改造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流浪歌手周群个人资料

桃园小区召开改造后管理征询意见会。 受访者供图

在深化小区治理方面,针对违规占用公共空间这一小区治理大难题,桃园小区社区党总支部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联动小区党支部全面摸查辖区违建临建情况,组织开展拆违拆临专项行动,共拆除违建物14宗。同时,利用拆违后空地打造绿色文化广场,配套建设羽毛球场、健身器材、休闲凉亭等,供居民开展运动、下棋等休闲娱乐活动。

为解决小区中高楼层老人上下楼不方便的日常出行难题,组织开展全面调研,了解住户加装电梯的需求意愿,协调顺利完成5部电梯加装并投入使用,同时在每条楼道加装金属扶手,极大提升居民的出行安全性和便捷性。此外,通过联动物业、相关部门,推动道路改造、拆除更换46套破损防盗门、更新完善电气给水排水设施、翻新外墙立面、整顿线网、加装天然气管道等,逐条解决居民诉求。如今,小区整体环境得到显著提升、楼道内整洁如新、基础配套设施更新完善,从前的老小区换上了“新面孔”。

党员楼长助力老旧小区“微治理”

金平区辖内居民楼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属于开放式独栋居民楼,无围墙大门,无物业管理,卫生保洁差、停车秩序乱、治安隐患大等问题突出,给社区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近年来,各社区党委积极落实网格化管理,但由于网格员工作力量比较有限,难以满足居民群众对辖区卫生、秩序、安全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为此,金平区积极探索发挥“党员楼长”这一群体作用,打造“社区干部—网格员—党员楼长—党员(楼道)中心户”四层管理网络,把“党员楼长”作为社区网格的有益补充,延伸社会管理服务触角,让党群关系更紧密,充分激活老旧小区治理动力,为群众提供更快捷、更精细、更全面的社会管理服务。

流浪歌手周群个人资料

党员楼长在做垃圾分类宣传。 受访者供图

“小孩长大了不需要我照顾了,我也想为社区做点事情,最近主要帮忙推动粤核酸采集工作。”52岁的陈海云是大华街道集成社区一名特困户,她也是一名楼长。日常除了要充当联络员和宣传员,每周她都会组织楼里的住户一起打扫片区卫生死角。

“社区,特别是老旧社区,工作人员较少,面对庞大的居民数量和社区管理区域,面对无物业统一管理的现状,仅凭几位社区干部难以做到管理全面到位。”大华街道党工委书记侯晓莺认为,社区治理要充分调动党群力量,激发他们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将社区治理目标与居民利益诉求有效连接,把居民群众转化为社区管理者、服务者,成为联防共治重要力量,助推社区实现规范化治理、精细化管理,促使社区各项决策更科学、更符合居民群众利益诉求。

据介绍,在选拔党员楼长的时候,集成社区全面梳理楼栋党员、退休干部、群团骨干、退伍军人等人员信息,经过单位班子讨论形成党员楼长推荐名单。同时,张贴楼长招募公告,鼓励党员、群众报名参与或踊跃推荐党员楼长候选人。再通过走访群众、候选人所在单位、个人访谈等方式进一步对候选人进行深入了解,最终才把政治素质好、群众威望高、工作热情高的人选出来当楼长。

楼长既是“移动宣讲员”,又是党群沟通的桥梁。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党员楼长积极宣传疫苗接种的知识和疫苗接种政策,打消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的顾虑,有效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疫苗接种。在聚焦民生问题上,党员楼长与居民群众“一起找”,全面收集楼栋和周边存在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等问题,加强对民生问题分析研判,全力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

据统计,实施楼长制以来,集成社区党委快速响应,已解决16宗下水道堵塞、路面积水等问题,更换楼道过期灭火器32个,修复破损路面130平方米,处理流浪狗、流浪猫问题4起,清理旧房墙头树3棵,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创新服务整合资源筑起“安居园”

金平区鮀江街道安居社区的小黄是一名残疾人,家庭主要依靠低保金维持生活。临近开学,她的学费还没有着落,父亲黄先生找到社区求助“下单”,最终在多方走访发动下,热心人士慷慨解囊,承诺每年支持小黄1万元,解决学费和住宿费的难题。

安居社区成立于2008年,作为安置低收入困难群体的廉租公房片区,这里共安置了低保户585户,残疾人856人,孤寡老人38人。

为了强化特殊群体的日常生活保障、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和治理效能,社区党支部大胆创新,为特殊群体提供“点单式”服务。将辖内76栋居民楼146梯划分成8个网格,由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担任网格员、片长、楼长,便于第一时间掌握社情信息,随时随地了解片区群众的需求和困难。

在此基础上,打造“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志愿接单”的服务体系,即群众有需求可向片长、楼长“点单”,经片长、楼长收集上报并与社区党组织沟通后,由社区党组织向具有适配居民服务需求能力和资源的共建单位和志愿服务队“派单”,由具体党组织和党员“接单”完成服务,实现党组织与特殊群体之间的精准帮扶。截至目前,社区党支部已通过“点单”形式完成62项服务,惠及居民群众485人。

“我们还整合社区志愿服务人力资源,牵头社区党员、社工队、志愿服务队组成行动小组,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敲门行动’。”安居社区党支部书记林培龙告诉笔者,将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难题具体化、数据化、可视化,确保为民服务真正落实落地。近年来,先后组织入户2680场次,服务各类特殊群体3830人次,解决问题数2230个。

流浪歌手周群个人资料

金平区开展安居社区的敲门行动。 受访者供图

优化服务的同时,安居社区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建强党群服务中心,先后建立“一站式”办事服务大厅、社区文明驿站等阵地,社区服务阵地从原来不足500平方米,逐步建设成2000多平方米。还成立康园中心、心理辅导室等多个功能室,不定期为社区残疾人和低保户开展各类康复培训和技能培训,筑起安居家园。

此外,安居社区还积极探索“党建+社区服务”新模式,争取并整合辖内外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党组织优势资源,持续优化社区人居环境、服务辖区困难群体。

■一线党旗飘

“改造后住着安心多了”

金平500余户独居老人住所将改善升级

“政府和街道社区处处关心,把家里的电气线路改造得整整齐齐,我非常感谢政府和热心人士的帮助。”近日,家住汕头市金平区大华街道的独居老人郑姨对到访的金平区领导和“中国好人”陈振勇先生竖起了大拇指,“改造后,我住在这里安心多了。”

郑姨点赞的改造行动,是大华街道近段时间积极筹集资源,联合相关部门以党建引领凝聚合力,大力推动开展的“独居老人居所安全升级改造项目”。据悉,该项目是在“大华邻里家”机制引领下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在金平区安委办的指导下,大华街道积极寻求供电、移动等社会资源支持,成立工作专班开展细致走访,做足前期排查工作。

目前,大华街道已初步完成了辖区内46户独居老人居住场所的初步改造,进入设施设备完善阶段。接下来,金平区将以此为模式,在全区各街道推广,以点带面,以面带全,逐步推动该改造项目全面进步、全面提升,惠及全区500余户独居老人。

据了解,大华街道坚持强党建、惠民生、创文明,打造了“大华邻里家”服务机制。“大华邻里家”品牌创建机制推出以来,“以‘家’理念,创‘+’服务”理念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单位、组织和各行各业的人才加入到这个“大家庭”。

而独居老人居所安全升级改造项目,正是在“大华邻里家”机制引领下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在活动上,大华街道机关第一党支部分别与中国移动汕头分公司金平党支部、汕头金平供电局海滨供电所党支部举行了结对共建签约仪式。“中国好人”“南粤新乡贤”陈振勇也在活动现场向大华街道捐赠30万元善款,支持大华街道“大华邻里家”品牌公益活动的开展。

大华街道为辖区46户独居老人居住场所安全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重新布设了电气线路、安装新的照明设施和智能烟雾感应器,增设逃生窗口,发放了灭火器和防毒面具等设备,有力保障独居老人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提升辖区独居老人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该项目受益家庭中有独居侨胞、孤寡老人、单身特困老人等。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为独居老人筑牢居家“安全网”之外,大华街道还建立了“一声问候、一份关怀、一生守护”的“三个一”关爱帮扶长效机制,着力提升独居老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接下来,该街道还将继续深化“大华邻里家”品牌机制,强化党建对基层治理和社会管理的引领作用,以“大工委”理念实现“大治理”为目标,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关爱老年人是我们的社会责任,我要以实际行动帮助大华街道的老年群体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独居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让老年人感受到关爱与温暖。”陈振勇表示,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努力,以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等形式回馈社会,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营造老有所养、老有所爱、老有所助的良好社会氛围。

【记者】 郑淼鑫

【通讯员】 周群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流浪歌手周群个人资料

【作者】 郑淼鑫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