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雷台湾歌手资料 陈雷人在江湖完整版

陈雷台湾歌手资料 陈雷人在江湖完整版

作为土生土长的闽南人,从小到大,别人家彩色的电视机里播放着湖南卫视的节目时,在我家,永远是黑白的电视机,台湾的节目,以及周末时,永远被父母霸占,不能从音乐节目转台。

陈雷台湾歌手资料

母亲偏爱江蕙、黄乙玲、凤飞飞等女歌手,而父亲则偏爱叶启田、陈雷等。唯独对于蔡秋凤的歌,父母都很喜欢。

俩人也会从争执状态转为消停,就只是安静地听着黑白电视机上蔡秋凤的《金包银》。

父母非金非银的青春

从母亲那听来的,原来我小时候在她肚子里时,她经常是一边听着收音机里的闽南语歌,一边不停地织衣服,补贴家用。收音机坏了一个又一个,一向抠门的父亲居然舍得给母亲买新的。等到妹妹也出生了,母亲也开始离开家里,去工厂里找工作起,那台收音机就被闲置,甚至是荒废了。一荒废,收音机就老了,连同这段我未能记得的记忆。

陈雷台湾歌手资料

直到黑白电视机出现在我家时,父母以前守在收音机前听歌时的那种狂热又回来了。他们守在电视机前。

很神奇的是,电视机上大多数的闽南语我都会唱一两句,而我自己清楚地知道,我没有特意记忆过。直到母亲跟我说那胎教音乐的事的时候,我才明白。但在当时,也只是一听就忘了。

偶尔,当刮风下雨天里,父亲单位打电话让父亲去加班时,他一边穿着雨衣,一边哼着《金包银》。我问父亲,不去单位行不?外面风大雨大,小小的我很怕父亲发生意外。

但父亲说着,不去不行。

陈雷台湾歌手资料

父亲当时正唱到,“别人的生命,是镶金又包银。”

小时候的那些懵懂,直到今日自己工作了,无意中再次听到《金包银》时,才品出其中人生百味。

陈雷台湾歌手资料

《请回答1988》中,德善在宝拉的生日会上,声泪俱下地控诉父母,为什么宝拉叫宝拉,鲁乙叫鲁乙,就只有她要叫做成德善。当时的德善一直哭个不停,控诉不停,父母大多时候只是沉默。

而沉默里,更多的是他们当下的内疚,没能给自己的儿女们一个足够舒适的家庭经济环境。但最后,德善还是原谅了父母,并接受了自己是父母的女儿——这个无法否定的事实。

母亲接住《金包银》,唱到:怪我的落土时,遇到坏八字。

想到以前父母对这首歌的热爱,不禁让我遐想,是否当时的他们,也在心里暗自感慨,为什么他们的人生是这样的?

外婆在母亲还没结婚时,就过世了,而外公也在我出生后的3个月后就过世了。不知道母亲在听到这首歌时,是不是也回想起父母,想起她当时的家庭情况?

我知道父亲一定会感慨的。

父亲作为家里中间的孩子,一直得不到奶奶的疼爱。爷爷很早时就没了,所以爸爸13岁时,就开始外出工作,赚家用。有些同龄的小孩在还在快乐玩耍时,父亲已经能跟着大人们下海打下手了。

“窗外的野鸟也为我鸣唱。”不知道这野鸟是否也会为父亲而鸣叫。

贫穷的家庭不是父亲能选择的,不被母亲疼爱,也不是他能左右的。无数的心声,就只能寄托在音乐中,在他唱歌时,试图自我消化和释怀。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蔡秋枫独特的鼻音共鸣唱腔,让束缚感更加强烈,也让命运的不公平产生更多的无奈。

至尊宝放下头箍,就无法救紫霞,但戴上头箍,就无缘紫霞。这样的人生无奈,但现实生活更无奈。

父亲写的字很好看。因为工整好看,每次新学期时,我都会让父亲给我的新书包书皮,写学科的名字。每次,父亲都很小心翼翼地帮我做好。而那眼里,有他年轻时就远离课堂的失落和无奈。

永远有比较富裕的孩子,如金子银子一样,讲话可以随意地大声,做自己想做的事。但贫穷人家的孩子,永远只能是站得远远地,无法靠近。

“不值钱的生命,”荒凉而又悲伤。

蔡秋凤和蔡振南的江湖人生

1980年左右蔡秋凤推出的这首歌,由当时台湾著名的蔡振南作词。蔡振南先生本身也是著名的唱片制作人以及演唱者。

陈雷台湾歌手资料

相对于父母那一辈的青春伤痛与无奈,蔡振南先生更是将他这首歌的视角落在当时台湾社会的当局。

十三岁就出门工作,因为对吉他的喜爱,而在歌舞团担任吉他手,跟着歌舞团走遍台湾各地。辗转于台湾中下层家庭里,看尽人世间的太多无奈与繁华,他最终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寄托于音乐上。

他的歌词里,很多描写了当时人们生活的日常。

蔡秋凤当时唱的这首《抹看破-什么乐》就很写实地写出当时台湾,甚至大陆福建闽南地区很多人沉迷赌博的风气。

为了赌博,原本该早早去市场摆摊子卖东西的人,都拖着晚去摆摊。大家呆头呆脑地上街,一大早就去寺庙里抽签,嘴里念叨着他昨晚梦见的生肖。傍晚又去看无踪影的“字。”

陈雷台湾歌手资料

大家痴迷赌博的背后,是大家不愿意面对痛苦、贫困的生活,宁愿相信自己总有一天可以通过好运气来改变自己命运的心态。

大家疯癫的状态,都被蔡振南看在眼里。

蔡秋凤从小就出道,虽然家人起初不同意她年纪小小就出去“卖艺,”但最后看她对唱歌的喜爱,也就同意了。渔民、出海捕鱼的生活,让蔡秋凤小小年纪就学会懂事,明白贫苦人家的生活不易。

当她唱《什么乐》时,采用的是类似于歌仔戏的调子,配合她独特的酒落喉歌声,唱出了“正风行”的社会风气。

蔡振南和蔡秋凤,一个用歌词唱出民众的心声,一个用歌喉引出民众的情感。

而我的父亲母亲只是作为其中的个体。

他们以及所有当时那一辈的人,永远是在哼着这首《金包银》时转身,迎着大风大浪,沉入一家又一家粉土飞扬的工厂里,为自家的经济来源心甘情愿地埋头工作,灰头土脸。但抬头看着别人的奢靡生活时,又不甘愿地唱起《金包银》。

直到今日,借着这首歌的拐角,自己才重新一瞥父母当时的青春与辛酸。

该以什么样的声音回答你们呢,我的父母?那就再听一次《金包银》吧。

我是简安,喜欢我的话,就关注我呀~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