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歌手资料照片 网络歌手河图资料

河图歌手资料照片 网络歌手河图资料

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而本届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的冬奥会开幕式更是惊艳了全世界。24节气倒计时、破冰而出的冰雪五环、中国队入场时的“中国红”……这一幕幕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场景激动人心,更是让#中国人的浪漫# 这个关键词冲上热搜。

尽管“浪漫”这个词源于英文的Romantic,中西方文化对此却有着各具特色的解读。好比盛行的国风音乐,丰富多彩的曲风和题材,可谓将“中国人的浪漫”诠释得淋漓尽致。2月15日,中国文艺网与青年国风音乐人、歌手#河图#,青年词作家廖建中,青年作曲家、音乐制作人郑铮铮、李建衡,就 #国风音乐最懂中国人的浪漫# 这一话题,围绕《众生相》《落笔生花》《断墨飞白》《同簪》4首国风音乐作品展开对谈。

《众生相》

\”http://www.cflac.org.cn/xw/bwyc/202202/t20220215_583189.html\”

(复制链接至浏览器听河图新歌《众生相》片段)

河图歌手资料照片

《众生相》单曲封面

@中国文艺网: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谓我心忧,知我者也”……这些欲语还休、柔肠百结的表达,正是《众生相》这首作品对传统爱情的刻画。那这首歌曲的创作者们——青年词作家廖建中、青年作曲家郑铮铮、青年国风音乐人@正版河图 ,又是如何分别通过词、曲、唱,来表达这样的意境呢?

廖建中:

中国人的母语优美又精妙,中国人的情感丰富又含蓄。所谓“情之所至”“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在出发点和创作动机上,我们三位创作者都是一致的,将真实的情感、深邃的思想统一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

哲人以“众生相”讲“了脱”“出世”之道,而作为“有情众生”的我们,常常爱而不得、恨而不能。从有涯之生来看: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趣。

歌词的尾句是直接化用了汉代乐府民歌《上邪》的名句:“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要说 #国风音乐最懂中国人的浪漫# ,那我就是从中华古诗词中汲取了“浪漫”的元素。

@正版河图:

《众生相》这首作品,将“情之所起,一往而深”娓娓道来,就是平平常常地给你说了一遍。“山无陵,江水为竭,乃敢与君绝”的这种很浓烈的情绪,《众生相》这首作品却用最平淡的方式说出来,这样的反差和对比给人的冲击力其实是很强烈的。

《众生相》这首作品还采用了很多“一字多音”的作曲技法,从听觉上来说,更加符合咱们传统的作曲技法和音乐审美。

郑铮铮: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这一句恰好击中我。我时常会在白纸上练练字,《诗经》是非常好的素材,恰好这一篇《国风•邶风•柏舟》是我经常写的,所以印象尤为深刻。这一句既然是我最想要表达的,那么围绕这一句,我抓住这个“转”字,把旋律“转”起来,于是这一句的旋律就出来了,既侧重了这个字,又表达了感情上的缠绵悱恻。延续这一句的主题发展下去,整首歌就很流畅地写出来了,基本上框在这个风格里面。

《落笔生花》

河图歌手资料照片

@中国文艺网:

从狭义上说,“浪漫”描绘的对象是爱情;但是大家都在说“格局要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浪漫当然也不止于爱情!历史可以浪漫,古建筑也可以浪漫!国风专辑《颐和风华》中的《落笔生花》,将着眼点落在了颐和园的文昌院。

注:文昌院原为光绪皇帝的御膳房,民国后渐渐荒芜,为进一步挖掘颐和园的文化内涵,20世纪末,在文昌阁的东北侧建造了一座博物馆,因紧邻文昌阁,故而得名文昌院。

文昌院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规模最大、品级最高的文物陈列馆。馆内设有六个专题展厅,陈展了上自商周、下迄晚清数以千计的颐和园精品文物,品类涉及铜器、玉器、瓷器、金银器、竹木牙角器、漆器、家具、书画、古籍、珐琅、钟表、杂项等,涵盖了中国传世文物的诸多门类。由于颐和园特定的皇家环境,这些艺术品代表了当时最好的工艺水平,许多珍品在当时即为国之重器,馆中还陈列了部分清代宫廷生活用品,它们与帝后生活密切相关,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是中国皇家文化最具真实性的物证。

在《落笔生花》这首作品里,有网友看到了“国之重器”“文风昌盛”,也有网友认为,作品本身就是给所有面对各种考试的学子们打call。在创作中如何凭借一首国风歌曲就可以将厚重的历史文物古迹娓娓道来,彰显浪漫诗意?

廖建中:

《落笔生花》所在的《颐和风华》这张专辑,顾名思义是要展现颐和园的古典之美、盛世风华,所以创造性地将颐和园的九大景点融入歌曲之中,包括排云殿、十七孔桥、乐寿堂、文昌院、仁寿殿、德和园、苏州街、清晏舫、铜牛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景观,将颐和园全景覆盖,每个场景都可以用音乐铺开,打造专属颐和园的立体听觉地图。

“文昌”即文昌星,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文昌帝君即为中国传说中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敬奉文昌,能“助德行于身心,杜灾殃于眉睫”,能“百福骈臻,千祥云集”。故而歌词尽述天下士子的文章雅事和家国情怀,结合颐和园“文昌院”的具体功能定位,构筑了一个上合天心、下承民意、报国安民的“文昌”意象。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只要“心念所及”“斯文所至”,自能落笔生花。

@正版河图:

“心念所致,落笔能生花。”《落笔生花》是“以歌言志”,妙手绘丹青、著文章,寄托的是天下士子胸中的凌云壮志,情绪是豪迈、奔放、洒脱的。

@bear_李建衡:

这首歌的旋律创作,其实用歌迷的句话总结得非常到位,就是“当年的江山如画,如今的妙笔生花”。大家仔细听,我在这首歌里面藏了一句《倾尽天下》的旋律,以此来致敬这首@正版河图的“巅峰之作”。

《断墨飞白》

河图歌手资料照片

@中国文艺网 :

《落笔生花》与之前的作品《断墨飞白》都是描绘了“写字”“作画”“笔墨”这样的细节,虽然没有讲述一个具体的故事,却展现了非常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韵味的场景。《断墨飞白》是由河图亲自作曲、演唱,也是您本人非常喜欢的一首作品。

@正版河图:

《断墨飞白》的场景可能很多人都似曾相识——写字的时候一撇一捺顿笔之后,墨没有了,但是笔没停,还在继续往下走,断了之后笔锋再起,给人看上去感觉笔画并没有断掉,“墨断意不断”,这就是“飞白”。

《断墨飞白》这首国风音乐作品在副歌的地方模仿了一点传统戏曲行腔当中有刹那间中断的唱法,所谓的“音断气不断、形首神不收”,虽然断了,但是整个旋律还是连在一起,犹如写墨笔字那样“墨断意不断”。就以此来配合到词里面“断墨飞白”这一种写作的状态,把写作的状态跟音乐演唱的状态融合到一起。

这首歌描述的状态也可能很多人都曾经经历过——当一个人到了一定年纪会追忆往昔,翻翻之前的作品,然后再提笔写一点新东西,像这样的画面。

就比如著名北宋词人柳永晚年创作的作品:《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都是浅斟低唱过后,剩下的满目荒凉;而当读者读到这些作品的时候,又不自觉地非常有代入感,不同的人又会联想到不同的故事。《断墨飞白》这首作品,也就传达了这样的意境。

《断墨飞白》也是一首先词后曲的作品。词作者告诉我,这首词是从某个酒桌上脑海里突然蹦出的一句话开始的:“来倾杯,如当年席上初会。”其实通俗一点说就是,来喝一杯,我们还跟当年一样不醉不归。这描绘的也许是一个潦倒的诗人,或是郁郁不得志的秀才,喝醉了酒,一个人走在长街上,突然想起故人。

词作者是一个很容易跟笔下的人物共情的人,他写下这一句之后,就好像找到了一个对话者,想象着他喝了多少酒,经历过什么事,又在想什么人……一笔一划慢慢铺叠开来。虽然到最后,第一句“来倾杯,如当年席上初会”并没有出现在歌里,但在整首歌词写完以后,词作者为它换了一个开始:久别重逢,人事已非,“你可记得,他望向你的眼眉。”——希望你记得,因为他一直记得。

“断墨飞白”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件无奈的事,字迹潦草断续,笔枯意竭,而当你选择接受它,也总能从残缺中得到慰藉。若人生不能工整地走完,就任它“断墨飞白”又何妨?

《同簪》

河图歌手资料照片

@中国文艺网

不同于大部分国风歌曲的深情款款、舒缓悠扬,《同簪》节奏感极强的音乐令人印象深刻、过耳不忘,作为曲作者怎么理解?

郑铮铮:

《同簪》讲述的是两个小姑娘在宴会上相识、相知,最后分离两地却仍旧姐妹情深的故事。虽然分隔两地本身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但因为两人情感深厚,所以“天涯”也能“若比邻”了。在这里,歌词有意强调“杏花簪”这一意象,也是希望通过这么一点小的物件来反衬出她们的情感联系。因此,我在作曲时,也弱化了离别相思之苦,选择用轻快的节奏来表达:人生能有这样一份情感是怎样的幸事!

弱化离别转而突出情感的手法,在我国传统诗歌里并不少见,比如陆凯那首非常有名的《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同簪》这首歌中描写的两位姑娘虽身处异地,但因为戴上了同样款式的杏花簪,也就好像两人仍旧在对方身边一样。这与苏轼的“千里共婵娟”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有异曲同工之妙了。这些表达不正体现出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浪漫吗?

我自己最满意的部分,就是在间奏后主歌结束,我设计了一处童声念白。因为主歌结束在主和弦上,然而副歌开始也在主和弦上,所以这里我想要让它们有一些隔开的感觉,于是想让它停下来几拍。再后来,我把这几拍放了一个穿越的音效,像是从孩提时代穿梭到青春时期,那既然是孩提时代,干脆就用童声念白念一段诗。

尽管在今天我们已经有了便捷的电子设备和几乎无所不能的网络,但相隔百里千里之外的朋友们穿上同样款式的衣服、戴上同样款式的饰品,也一定会在心灵上拉进彼此的距离,就像那句诗说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中国文艺网:怎么用一句话概括对“中国人的浪漫”的理解?

廖建中:

在我心中,中国人的浪漫是诗意的浪漫、含蓄的浪漫、哲理的浪漫、人间烟火味的浪漫;它可能不显于表象,可能不轰轰烈烈,但它一定润物无声、细水长流,足够质朴、真实、长久、动人心魄的。

@bear_李建衡 :

“在纪念李白的时候,一定会带上美酒;又怕他孤单,还特地会带两瓶,一瓶写上给李白,一瓶写上给杜甫”。我认为中国人的浪漫就是对待每一件事情的细致和严谨,就像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一“鸽”都不能少,就像袁隆平爷爷去世时长沙十万市民自发地冒雨送别。我也会用这样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件音乐作品。

郑铮铮:

我写的国风歌曲都很温柔,所以我理解,中国人的浪漫就是温柔。

@正版河图 :

我觉得“中国人的浪漫”是个非常广义的概念,朋友们刚才说的,都可以包含在里面。但是在我看来,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的话,那就是——中国人最大的浪漫就是把所有的东西都写成了诗。

正如@正版河图 所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刻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基因里,

国风音乐让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脚步有了更多可能。

#国风音乐最懂中国人的浪漫#

希望所有的国风音乐人继续努力,

用百花齐放的音乐作品来展现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核!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