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郑洁个人资料-江南清丽地“绿意”点成金

    歌手郑洁个人资料-江南清丽地“绿意”点成金

游客在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一岩山生态景区游览花海(2020年10月2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黄宗智摄

游客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俞村游览(资料图)。新华社记者金滩摄

俯瞰湖州市吴兴区袁巷镇景区(12月14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黄宗智摄

2020年7月29日,位于湖州市吴兴高新区的浙江三一装备有限公司拍摄的等待交付的履带式起重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黄宗智摄

游客在湖州市南浔区何复镇地岗村观看“水上秋”丰收庆典。(2020年11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宗智摄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记者岳德亮、王)3月3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美丽江南绿点成金》的报道。

“特意带孩子来这里体验青山,感受一年的传统味道。”牛年春节,太湖南岸的湖州市南浔区底岗古村人头攒动,农家乐、民宿生意红火。周边的游客留下了“赞”,玩得不亦乐乎。

青山,绿草如茵的湖田,花海竹林…从东海之滨到浙西山麓,从钱塘江到南太湖之滨,两万多平方公里的杭嘉湖充满了“绿”的意味。尤其是“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理念的发源地湖州,拥有65公里美丽的湖岸风光,全省拥有3a级景区的村庄有154个。城区pm2.5浓度改善率和空气质量优良率居全省第一。

太湖南岸,风起云涌,正是扬帆远航的时候!“十四五”开局之年,湖州坚持“绿色”引领,“再接再厉、顺势而为、乘胜追击”,踏上了建设引领全国、最具江南记忆的“花园城市”的新征程。

(小标题)“护绿”:打造天蓝水清的宜居生态。

在吴兴区织里镇乌普村,65岁的老党员宋松元常年坚持加班加点参与村里的治水工作。在这里,宋家四代人积极参与治水是一段佳话。

原来,从宋松原的父亲宋阿荣开始,宋家就与治水结缘了。上世纪50年代,宋阿荣担任村里的生产队长。村里疏浚河道时,他总是第一个跳出来。到了宋松元这一代,积极研究遏制蓝藻入侵的“土办法”,使村里的污水全部得到治理。

在他的影响下,更多的村民主动“护绿”,他们的儿子、孙女成了村里的生力军,承担起定期巡河的任务,和队伍一起监测河水的水质。

吴兴治水是湖州的缩影。湖州“五水共治”以来,在全省率先完成垃圾河、黑臭河治理任务,完成1700余条已登记小微水体整改登记,水体深化提升,全市水系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游遍江南美景,人生只住湖州。”对辉煌过去的赞美,也是今天湖州的真实写照。

——创新治水,还原碧波。目前,湖州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所有入太湖断面水质连续12年保持在ⅲ类水以上,确保了“一泓清水入太湖”,为太湖流域乃至长三角地区构筑了生态安全屏障,也为全国流域治理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

——铁腕治气护蓝天。截至2020年底,湖州市pm2.5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下降38.1%;优良空气率达到87.7%,较2017年提高19.2个百分点。两项指标改善率均居全省第一。

——在全省率先出台全市农业“两区”土壤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有效保护全市土壤环境,防治和减少土壤污染,改善和提升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土壤质量。“全市建立了71个农田土壤污染常规监测点和50个农田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综合监测点。水的问题根源在岸上。”湖州市政府办公室主任何说。

“十四五”期间,湖州仍将全力巩固提升生态环境,统筹推进大气、水环境治理保护和土壤污染修复,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营造天蓝水绿的生态环境。

在碧水的生态环境中,不能有垃圾围城,不能有垃圾村。近年来,湖州市通过完善终端处置设施,完善回收体系,依靠创新智慧和基层治理,率先实现了“两零两全一负”,即市内陈腐垃圾清运,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生态城区恢复全覆盖,生活垃圾全部处理;垃圾总量负增长。

“绿色保护”重在全民参与,变“灯光盆景”为“地表景观”。还有0.8元/斤的报纸塑料瓶,0.5元/斤的纸板,0.6元/斤的书…在湖州市各县区的社区、乡村,垃圾分类服务中心都有各种形式的“垃圾分类积分兑换超市价目表”,指导农民定时分类投放垃圾。

德清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明连说,该县选择长春村作为典型,坚持试点先行、面上联动,将垃圾分类写入村规民约,与农村商业银行合作推广垃圾分类绿色信用贷款,成立垃圾分类培训基地,注重发挥“桶管家”队伍的力量,解决了“如何让群众参与分类”和“如何让群众准确分类”的问题。

(字幕)“养绿”:让品质生活“加码”竞争力

2018年3月初,吴兴区庙溪镇“家乡小镇”正式开业。亚洲最大的蝴蝶生态科普馆、中国最长的赏梅栈道、两万多种蝴蝶标本……这个国家4a级景区一推出,就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亲绿”。

“故乡镇”所在地原是一个畜禽养殖基地,有19个鸡棚和2个猪棚。庙溪镇党委书记张莉说,正是环境整治的不断推进,让生态红利不断显现。一批“优秀高科技”项目陆续入驻。近三年来,该镇财政收入持续增长20%以上。

德清县莫干山镇的人文风情,吴兴区织里镇的产城融合,长兴县梅山镇的工业历史魅力…一幅山水一体、产业繁荣、宜居的美好画卷正在湖州徐徐展开。

“绿色”正逐渐成为湖州“最有效”的竞争力。

长兴,一个离上海只有180公里的小县城,无论是在上海的老年圈还是亲子圈,都颇有名气。

在县城的古竹村,农家乐很流行。许多来自上海的游客说,他们在这里“享受好山好水,呼吸好空气,吃农家菜,过健康的生活”。

健康优质城市的理念已经在这座南太湖海滨城市的更多领域生根发芽。早在2012年4月,德清县消保委与德清县教育局等部门联合成立了县生态消费教育实践基地,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开展生态消费教育。

吴兴区黛溪镇上强小学是远近闻名的“绿色学校”。学校高度重视绿化规划,积极挖掘内部潜力,开辟“绿化博览会,红领巾地球村”。每年,一年级新生都会参观绿化博览会,作为他们的第一堂绿色教育课。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周表示,学校通过建立绿色成长课程体系,不断培养学生的绿色素养。

“大脚印,小脚”亲子课堂、“何宇越剧队”、“儿童陪伴影院”每天提供免费阅读,每三天一次公益活动,每月一次志愿服务讲堂…吴兴区仁皇山街道的快乐邻里中心,是社区居民最愿意去的地方,也是最欢声笑语聚集的地方。

小区居民王先生逢年过节都会把孩子送到这里上公益课。“既解决了孩子无人照看的问题,又丰富了课余生活,一举两得。”

湖州的品质生活,除了看到了“绿色”,如今还插上了“智慧”的翅膀。春节假期,到湖州旅游的上海游客陈女士带着父母来到南太湖月亮广场,用新买的5g手机在微信朋友圈里勾勒出这一刻的喜悦。

在湖州,随着智慧城市发展理念的深入,以5g基站、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主要领域的“新基础设施”被广泛推开。在浙江省政府发布的数字浙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名单中,湖州有11个项目成功入选,位列全省第二。

数字技术的深入应用,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湖州人和游客的生活:手机查询公交车到站,扫码付款买票;打开支付宝的“云香湖州”超市,点开手机,足不出户就能把新鲜的蔬菜和鱼送到家,扫一扫货源…

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便利无处不在,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湖州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饶冯如表示,湖州率先推行网上预约挂号看病,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医保患者门诊、急诊不需要付费,直接检查、化验、取药、治疗,诊疗后一次性支付。

《2019年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报告》显示,湖州的综合小康指数为129.41,居全国第20位。在2020年中国百强城市排名中,湖州排名第55位,比2019年上升12位。

(小标题)“走向绿色”:推动高质量的“绿色智造”

在工业县城,花园般的厂区让人眼前一亮。

“现在工厂的生产用水已经全部实现了内循环,实现了零排放。”长兴耐火隔墙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汉平指着景观鱼塘说:“养鱼的水就是经过处理的生产用水。”

在“走向绿色”的过程中,许多企业主对胡汉平印象深刻。“玻璃纤维隔膜生产产生大量废水,很多水质采样检测不合格。”

“不转型就会被淘汰。”天能集团董事长张认为,企业不能长期依靠粗放式发展,只有绿色发展的企业才有生命力。

产业集群合作创新,共同创造新产品。从“低散”到千亿规模的战略性产业集群,长兴县以电池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动能之一,就是通过上下游企业“推新”。

工业变绿,长兴是湖州和杭嘉湖的缩影。

近年来,湖州持续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改造纺织、建材、印染、电池等产业,一方面建设绿色智慧城市,一方面推动传统和新兴产业“双提质”。

在南浔区南浔镇,马尧街区的老厂房成为历史,长三角绿色智能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南浔合作园区在此落地。合作园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电气设备制造、机电设备制造、数字经济等产业。围绕三大领域:产业转移、产业配套、合作吸引。

“打造绿色智能的‘湖州品质’,湖州正驶入绿色发展的快车道。”湖州市委书记马晓晖说。

“专业、专注、专业化”是纳奇客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付启才眼中的“制胜法宝”,在消毒湿巾这一细分领域,公司产品占据国内出口份额前列。去年疫情期间,公司集中R&D团队,针对国外市场的新需求,仅用15天就攻克了相关配方,成功保持了海外市场份额。“企业发展每天都很复杂,一边是海洋,一边是悬崖。企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持续的R&D创新。”

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砝码。“‘w27 DC无刷’微电机的问世,让我们抓住了智能制造的新机遇。有了这台高速电机,我们成功实现了从外贸到内销的转型,也增加了开拓国内市场的信心。”浙江维康电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新康说。

去年8月,中国高空作业平台龙头企业浙江鼎力机械有限公司第四工业园投入使用,占地362亩。公司副总经理金亮说:“前三个园区总面积为290亩,平均每亩产值已达827万元。”

绿色制造业如雨后春笋,绿色政策不断赋能助力。2019年以来,湖州持续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构建绿色金融地方标准体系,编制区域绿色金融发展指数,构建动态司法保障、多层次环境信息披露、全系统绿色金融自律机制、不利风险防控体系。

作为首批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湖州精心打造绿色金融服务平台。企业只需要像网购一样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简单操作即可完成授信。

“没有复杂的手续,我们就获得了500万元的信用贷款,及时补充了流动资金,稳定了工作岗位。”湖州宏丰铝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沈金伟说。

去年,抓住高端制造业新业态加快孕育和转移的机遇,湖州市政府审时度势,推出“沪九条”硬核新政,安排500亿元绿色产业基金,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

春节前夕,湖州市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支持工业企业先行先试开新局的若干意见》,其中就包括“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一季度新增贷款额100万元及以上的制造业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按新增贷款额的1%给予企业贴息。

作为展示美丽中国的窗口,湖州正朝着发展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增长极和浙北高端产业集聚地的目标努力奋斗…(完)

歌手郑洁个人资料-江南清丽地,歌手郑洁简介,歌唱家郑洁个人资料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