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牧村女歌手个人资料 女歌手关牧村的照片

关牧村女歌手个人资料 女歌手关牧村的照片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给人带来温暖和慰藉,艺术帮助人们暂时脱离现实的纷繁复杂。

在众多艺术形式中,人们最常接触也是最容易接受的就是音乐,好的音乐让人心情舒畅,好的音乐能引发听众的共鸣。

在人才济济的中华大地,优秀的歌唱家用他们的歌声鼓舞着人们,也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为群众作出榜样。关牧村就是这其中著名的一位。

才华横溢,身世坎坷

关牧村是我国著名的女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曾多次登上春晚的舞台,其表演风格,以端庄大气,沉稳恢宏著称。

谁也不会想到,这位艺术与德行俱佳的艺术家,从小的生活却是无比的坎坷。

关牧村于1953年出生于河南新乡,关家是满族,祖籍辽宁沈阳。父亲关绍甄出生于辽宁沈阳郊区,20岁时为了生活离开了家乡,前往佳木斯当兵。

后来辗转在河南新乡定居,也在这里娶妻生子。父亲对这个女儿并不重视,这一点从关牧村的名字就能看出来。

关家在河南新乡生活的地方就叫牧村,关绍甄就用村名给女儿起了名字。日子就这样一天天波澜不惊的过了十年,关牧村10岁的时候,她的生母不幸得了胃癌。

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没多久就去世了。那时候,为了吃饱饭,关牧村曾带着弟弟到垃圾桶里翻找菜叶子,别说唱歌了,能活下去才是关牧村日常生活的第一要务。

1970年,年仅17岁的关牧村就参加了工作,后来因为外形出众、音色独特,被选到了天津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关牧村的演唱生涯也就由此开始了。

为父征婚,孝心满满

在剧团里,关牧村接触到了更多的正规训练和学习。由于自身基础条件好,又愿意下苦功夫练习,没多久,关牧村就唱出了名堂,成了京津地区小有名气的歌唱演员。

1981年,28岁的关牧村还没有成家,在接受上海《文汇报》采访时,她毫不在意自己的终身大事,心心念念地却是为父亲找个老来伴。

借助《文汇报》的平台,她向全国的歌迷朋友发出了为父亲量身定制的征婚启事,面对记者,关牧村真诚的表示,自母亲去世,父亲一路走来,儿女即将成家,也需要一个人的陪伴和照顾。能够帮助父亲寻个老来伴,也是做儿女的一点孝心。

征婚启事已经发布,人们冲着关牧村的名气纷至沓来,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关老爷子就收到了雪片一般从全国各地飞来的信件。

有的还附上了照片。最终,经过关牧村的筛选和撮合,关老爷子与一名名叫韩若兰的女士再次组建了家庭,于1982年正式登记结婚。

韩若兰女士之前从事的是保健工作,是天津市公交系统的一名保健医生,年龄上比关老爷子小17岁,在照顾人方面有一定的经验。

关牧村真心为两人的结合感到高兴和欣慰,日渐年迈的父亲也在韩若兰的照顾下,比以往有了精神和活力。

两位老人结婚后,由关牧村出资,让父亲和继母在上海、苏州、杭州等地来了一次"新婚旅行"。

这对半路夫妻,一直携手走到了8年前,在这期间,关牧村像对待亲生母亲一样对待韩若兰,对父亲更是像哄孩子一样。

无论自己的工作有多忙,都会第一时间回家看望父亲和继母。两位老人也在互相的陪伴中,越来越快乐、自得。

关牧村自己的婚姻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关牧村的第一任丈夫也是一名演员,两人在工作中结识,互生好感。关牧村比丈夫大了6岁也毫不在乎。

35岁的时候,关牧村生下了儿子,还不等品尝家里添丁喜悦的她,就被日渐支离破碎的婚姻击败了。

原本两人也是相敬相爱,只是在关牧村名气越来越大、发展越来越好、收入越来越多的时候,丈夫的事业却走进了低谷。"女强男弱"的局面让前夫很失落,进而诱发了家庭暴力。

家暴是一个婚姻的底线,本想为了儿子维持家庭的关牧村,受不了丈夫无理由、无依据的家暴,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婚,一个人抚养儿子。

走到哪里也永远都是中国人

离婚后的关牧村,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精进专业上。1984年,关牧村进在入中国顶级音乐学府中央音乐学院,在声乐系师从声乐教育家沈湘,1991年又考上了南开大学的硕士。

在关牧村事业的巅峰期,多次作为我国文化交流大师,走访全球各国进行表演,把中国的艺术之美展现给世界观众。

在美国演出期间,她优秀的演唱,让美国人也多了心,有关方面2次向关牧村提出,可以为她办理移民,获得美国绿卡。

面对这个诱人的条件,关牧村却很平静,她有礼貌的拒绝了美国方面的盛情。关牧村表示,她生在中国,根也扎在中国,一辈子只可能是中国人,她是不会移民的。

把生活重心转向事业的关牧村,后来偶然遇到了自己的老同学,也就是她现在的丈夫,当时两人都是刚离婚,都受到了情感的伤害,在一起彼此鼓励、安慰。

后来大家都觉得对方不错,就在1998年结为夫妇。婚后的生活总算是给了这个生活坎坷的女人一丝丝甜蜜。

关牧村与丈夫情投意合,两人在一起谈音乐、谈历史,共同照顾双方的老人,关牧村也感到了家庭的温馨和温暖。

如今,这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更多地走在慰问一线,把党的关爱好关怀带给一线群众。

在那熟悉的歌声里,人们仿佛有回到了第一次听《月光下的凤尾竹》时的感觉,也许这就是经典永不会褪色,当今社会,也需要多一些向关牧村这样德艺双馨的艺人,传递更多的社会正能量。

文/史海观复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