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长歌手个人资料 队长杨浪个人资料

队长歌手个人资料 队长杨浪个人资料

大家好!我是回村歇歇,请点个关注。咱们今天讨论一下怎么当“爹”,这个话题。在我们村里,不少农民有一个感慨:国家啥大学都有,咋就没有一个专门教人怎么当爹的大学?

图片来源于网上

我们村里老久有八个子女,老久晚年在村里大街上晒太阳时,经常向村民们唉声叹息:当儿子还没当够,自己当了爹,可这个爹只当了三年,就当够了。

年过半百,现在想来,我们每个人是今天的这个样子,在一次次我们要做出人生选择的关头,你爹影响过你没有?你当了爹以后,又是怎么影响或者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子女?

我就说说我自己。我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我们村里生活到死。我父亲认为我也是个当农民的料儿,年轻时,我能不挣扎么?

今天,我就简单梳理一下,我父亲是怎么教化我的。

第一次和父亲“较量”:我完败

那应该是1978年,我十三岁,古装戏不再禁止。柳林口村过去有个戏班子,文革时期中断。邯郸东部农村,农民文化生活单调,没事干的那些老演员,凑在一起,重新招募年轻人组建戏班子,开始训练。戏班子里都是同村人,大都是父子兄妹,很少有外人。

图片来源于网上

在那个村与村都拉帮结派的年代,我们村和柳林口村是睦邻友好关系。柳林口的戏班子训练了很多天,计划要登台亮戏,也就是今天说的“首演”。可想而知,那些撂荒十几年的老演员,才训练的新演员,要演出,台上出差错肯定会的。来我们村首演,因为两个村村民之间互相熟悉关系融洽,可包容台上出丑。

在我们村首演一开始,舞台下人山人海,周边十几里内村民成群结队步行来看戏,因为那个年代自行车都是稀罕物。来台下看戏的村民人头攒动,不亚于今天任何一个一线明星出场场面。大队里派了好多人,手里拿着竹竿维持秩序。

十三岁的我和几个小伙伴,早早站在戏台前面,一会儿就被人拥挤到了一边。我们都不喜欢听那咿咿呀呀的唱腔,就喜欢刀枪打斗戏,喜欢花脸出来栽跟头。

我看见了戏台上的二表哥。打着花脸穿着戏装的二表哥,在台上煞是威风凛凛,我非常激动:二表哥拿着大刀,肩膀上插着背旗,嘴里乌呀呀,不知道唱的是什么。

二表哥来我家里了。二表哥比我大两岁,也才十五岁。我跟二表哥说,我不上学了,我要跟着你去学唱戏。我说的是真的,因为从小住在姥姥家,跟着二表哥到处玩耍,当然有时还打架。

二表哥说,剧团才开始,正在招人。你问问俺姑姑姑父叫你学唱戏不?跟着二表哥学唱戏,我母亲没意见,这个戏班子里的人都是母亲村里的邻居,都认识。

图片来源于网上

当我和父亲说:我不上学了,我要跟着二表哥学唱戏!父亲一下瞪大了眼睛,怒声呵斥道:你敢!?看不打断你的腿!我记得我哭了,好像还隔了一顿没吃饭。

总之,我没能到戏班子去学唱戏。二表哥到现在,还一直活跃在戏剧舞台上,成了“盖三县的大花脸”。有时候偶尔想:我要当时去学唱戏,定能超过二表哥。

第二次和父亲“较量”:我是败了?我还是胜了?

又停了一年多,领了初三上册新书,多了一册化学,数学的题越来越难。

每天早晨,上午,下午,一天往返三趟,从我们村里步行四五里地路到西三菱村上中学。本来我对上学没啥信心。忽然来了一个秦老师,比我大不了多少,教我们数学。

有一天早晨放学前,秦老师点了我和几个同学的名字让留下,其他同学都放学了。我们几个被留下来的同学面面相觑,不知道是犯了什么错。秦老师隔着破旧的窗子,看着放学的同学都走出了学校大门,开始和蔼地讲起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秦老师讲的意思是:通过他来教我们两个月摸底,我们这个初三班里,就留下这几个同学成绩好,鼓励我们怎么好好学习,争取都考上高中,考上大学。

至今,我记得秦老师当时的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你们都好好学习,考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万一老师找到了你们,总得给一口冷水喝吧

从此,我开始想上学的事儿了。可是课本越来越难学,虽然我的作文老师偶尔在讲台上读一遍,得到表扬;物理老师也偶尔表扬,可代数总搞不明白,化学更差。我萌生了退级的想法,就是一下退到小学五年级,开始重新学习。

当我把这个想法和父亲说了以后,父亲说:我问一下你们老师吧!当时学校有个老师是我们村的。两三天后,我再次向父亲提出要退级。父亲说:我问了老师。老师说,你跟上课了,不用退级,你加把劲不就学习好了。

初三上册即将学完,因为不会的题越来越多,我非常内向,越是不会,越是自卑,不去问老师,对上学兴趣没一点了。

我忽然告诉父亲:我不上学了。父亲说:你不上学干啥?我说要去生产队干农活。父亲边说边脱鞋要揍我,我跑出去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又去了学校几次,我坚决不再上学。父亲暗中告诉当时的队长,派我晚上到地里去浇地,晚上,我真的跟着大我三岁的一个社员去了。

从此,我成了一个生产队的小社员。

第三次和父亲“较量”:先败后胜

转眼踏入了1980年,新思潮,新文化开始萌动。生产队的土地分到了各家各户自行耕种,我们当地所有的农活我都会干了,并且干得还有模有样。

父亲发自内心的高兴,因为把地种好,不但能吃饱,还能吃上白面馒头,能穿上暖暖和和的棉布衣服。

我跟着父亲在田间劳作,没几年,家里买了一辆自行车。骑自行车到县城买农资,看见邮局门前的书报亭,买了一本青年杂志。从此看书成了田间劳动之余的精神依托,可一个农村青年,能去哪儿找更多的书读?买了一台收音机,收音机成了我获取外界信息的媒介。我又央求父亲订了两份文学杂志……

我虽然人在村里的田野上,可我的心早飞向了遥远的地方,我对*好奇,我对新疆好奇,我对内蒙古好奇,可我只是河北邯郸平原上一个农村青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十七岁时,我跟父亲提出要上学。父亲笑道:你不上学时,用鞋底子揍你都揍不到学校,现在后悔了吧!

重新上学,肯定不现实。我想只有去当兵,才能走出我们这个小村庄,去外面见识更大的世界。我郑重向父亲提出:我要去当兵。

父亲说:当啥兵?好人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你看有几个当兵的能成事儿?当几年兵还不是回来种地?这时,我已经成为干农活的行家里手,父亲坚决不让我去当兵。

我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1983年征兵时,我自己到村里报了名。父亲说,你要能挑上就去,你大了,爹管不了你了。

我没去成。后来才知道,是父亲暗中跟村里领导说了情,我才没挑上去。

但要去当兵,到外面看世界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可1984年征兵,我们村里没有名额。

图片来源于网络

父亲说:从小给你批了八字,你是有官没印,就是农民命。今年爹同意你去当兵了,咱村没有名额,这不怨爹吧~!父亲以为我折腾了两年,就泄劲了。

到1985年征兵时,我第一个去村里报了名,这次父亲没有干涉,我顺利去当了兵。

我虽然不够聪明,但也不是十足的笨蛋。在新兵连,我就成了排头兵,是新兵四班的副班长。正班长是老兵。

下连队后,写了一篇新闻稿装进信封里投到当地报社,稿子发表后,被调到了团部报道组。在当地新闻单位学习新闻采编,1988年春节后,部队组织到《中国青年报》新闻学习班学习。

在中国青年报学习班聆听了陈小川,杨浪等,当时叱咤新闻界的前卫人物的演讲,原来中国之外的世界是那个样子?我这人比较容易被洗脑,我的思想开始转变。

第二年,也就是1989年冬天,我坚决从部队退伍,回到了村里。我觉得干啥,也不如在村里当个农民自由自在。

1988年在中国青年报学习结束时合影,后排中穿便服的是我

退伍回村,我父亲满意地说:咋样?说你有官没印,没错吧!你就是当农民的命。再说了,国家就咱农民多,现在当农民是自己给自己种地,多自由……

转眼,马上到2022年了,多半生过去,不过是一声叹息。

父亲去世也十几年了,写这一段文字,作为儿子,我丝毫不是埋怨父亲,从内心里我也没有埋怨过父亲。

当我成了父亲后,我总告诉儿子这句话:违法的事情别干,坑害人的事情别干,至于干啥工作,吃哪家饭,只要是通过脑力劳动或者体力劳动,都由着你自己做主,你自己选择就行了。

最后感慨一下:

父爱如山,这种爱,多数情况下,是影响改变了自己的孩子。相信父亲总是打着“一切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帜,告诉你要这样,不要那样;这个能做,那个不能做,这种爱子之心是真实的,毫无疑问。但毕竟大多数平凡的父亲,教化孩子的思想是从他们对世界的认知里出发的,你说是不?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