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历史地位(余光中最负盛名的是)

如何评价余光中?

中国的文学界已经太久没有让人大悲大喜的消息了,记得上一次让小爱动容的还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在今天,小爱又听到了一个消息,著名的词人余光中老先生离我们而去,带着一辈子的期待与无奈,离开了这个纷繁的人世。

大师起于乱世,乡愁名满人间

余光中的事迹小爱在这里就不详述了,可以这么说,只要是上过初中的中国同胞,应该都会认识这位老人,我敢说,在中国知道余光中的人数一定比懂得斗地主的人多得多。余光中生于1928年,他出生的岁月可以说是中国开国之前最美好的时间了,1928-1938年,是中国平稳发展的十年,正是这样的环境,让他有了涉猎诗歌的可能,但是美好的岁月紧接着就是无穷的黑暗,七年抗战,三年内战,让多少青年血染沙场,在这个喋血的时代,余光中犹如带血的玫瑰,没有没暴风雨摧残,反而因感伤成名。

小爱小的时候最喜欢的两个诗人就是李白和杜甫,幼年的小爱每每想到李白,都会有一种由衷的快感,曾经的贵妃研墨、力士(唐玄宗时期著名的大太监)脱靴,一不顺心便挂金出门去,云游山水间。年稍长,心中便摒弃李白不负责任的洒脱,而欣赏杜甫以诗文抒发忧国忧民的悲伤,虽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但是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告诉我们战争的苦痛,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来抒发自己对盛世的向往。

我相信有好多人对余光中先生的敬畏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的,年少不知愁滋味,中年方知家国事。初中课本中,我们接触到的《乡愁》大都认为是词语简练,容易背诵,而余光中这个名字更加容易记住,只有我们到了壮年,再去回味这首简单的乡愁,才能够读懂简单背后的酸楚,才能够理解简短词文蕴含的对那段乱世的痛恨。所有人都知道余光中,但是又有几个人能够理解这位老先生呢?

余老以词文起家,却因海峡成名

我们能够发现一个定律,每每乱世才会井喷出大家,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百家争鸣就是在春秋战国的乱世,而最近一次百花齐放就是在民国。其实这不是偶然,而是每当乱世,词文才会被赋予更多的含义,而盛世的词文大多还是无病呻吟,即便唐宋盛世,我们喜欢的仍然是边塞诗人的葡萄美酒夜光杯,还是陆游的家祭无忘告乃翁。

余光中老先生的名满天下是在特定背景下的必然,当然,这不是否定老先生的成就,而是说他赶上了一个时代,在那个年代,两岸的人民都想要和对方把酒言欢,但是百思而不得,只能企望有人能够用诗歌记录下来,余光中的乡愁应运而生,可以说这个浅浅的海峡阻断了无数异乡人的回家梦,却成就了余光中老先生在诗词界的地位。

两岸互通渐亲密,50次回家的余老先生可以瞑目

20世纪90年代,在两岸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开通了直航飞机,伴随着老兵返乡的归途,余老先生也终于踏上了他曾经的故土,重回生养他的土地。

(略有改动,表达对余老先生的敬意)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船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暮年时,

乡愁是一张淡淡的信封,

我在这头,

大陆也在这头,

归去后,

乡愁是一张红红的中国结,

大陆在这头,

台湾也在这头。

余老先生一生50余次来到大陆,走遍了大江南北,去撒播诗歌的种子,他经历了两岸关系正常化的特殊时期,虽然驾鹤西去,却也没有遗憾,未来的两岸,浅浅的海峡,再也不是两岸的屏障。

余光中和余秋雨,怎么看这两个人的成就?

相信一些比较爱读书的小伙伴来讲,对于余秋雨和余光中两人是不陌生的。余光中擅长的领域是作一些现代诗以及写一些现代散文,而余秋雨则是比较的专注于写一些能够表现历史当中的文化的散文。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一下这两位作家。

首先我们先讲一下余光中。一提到余光中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乡愁》,其实这一首诗是当年余光中在1949那年准备离开大陆,去台湾居住的时候所作的。来到台湾后的余光中对于内陆的亲人十分的思念,但是当时的内陆和台湾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相隔绝了,导致两地之间无法进行走动,当时的余光中十分希望祖国能够统一,和自己的亲人相见,团聚,于是边将所有的思念都倾注在了《乡愁》这一首诗当中,这首诗读起来让人颇有感悟,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几句话就是“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他,大陆在那头。”

余秋雨作为我国著名的一位学者,曾经是中国文科教授当中最年轻的一位。他的代表作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文化苦旅》了。《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第一个关于描写文化的散文集,是他当时远赴海外演讲时的途中所做的。这本书被作者分成了四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有一个主题,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深度,国家的人文风貌,以及人情市貌等等。余秋雨的出生地是农村,吃过苦也受过类累,因此他能够体会到常人所不能发现的感情。

余光中就曾经用这样一句话来评价余秋雨“中国散文,在朱自清和钱钟书之后,出了余秋雨。”如此的评价,足以说明余秋雨的文化程度之高。

被誉为“20世纪最后一位理想诗人”的中国诗人是谁

“20世纪最后一位理想诗人”,说的是海子。但这种说法仅限于个别人的观点,与“被誉为”相差甚远。

海子,当代青年诗人。原名查海生,1964年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年仅25岁。

在诗人生命里,从1984年的《亚洲铜》到1989年3月14日的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海子创造了近200万字的诗歌、诗剧、小说、论文和札记。比较著名的有《亚洲铜》、《麦地》、《以梦为马》、《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等。

余光中是什么朝代的?

历史老师告诉你

余光中出生于中华民国时期,那时王朝历史已经结束了。

余光中老师的人物评价是怎样的?

朱炳仁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诗与艺术的桥梁关系——“把艺术当做诗来做,把诗当做艺术来做”。他认为,好的诗与好的艺术是相通的,都是美的表达,都是真情实感的展现。”谢冕教授也表示,“余先生铜玩得很好,你会惊诧于他将冰冷坚硬的铜以一种柔软温情的感觉展现在你的面前,这是他至高的人文主义情怀和真性情的体现,而这种情怀,也是诗歌所需要的。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写作风格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中国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栖主义者”。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天国的夜市》、《钟乳石》、《万圣节》、《莲的联想》、《五陵少年》、《敲打乐》、《在冷战的年代》、《白玉·苦瓜》、《天狼星》等十余种。其中最著名有《乡愁》。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仍在“与永恒拔河”。呼吸在当今,却已经进入了历史,他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