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衣规格(孝衫有多少尺寸)

姥爷如果去世外孙女穿孝吗?

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是应该穿孝的。不过具体穿什么规格的孝衣,不同的地方风俗和讲究不尽相同。总的来说,按照当地的风俗来办就可以。可以问一问当地上了岁数的人们,他们一般都懂这类事情。

网上能买孝衣不?有啥讲究?我家姑父没了555

网上是可以买到孝衣的,规格基本上按你的衣服规格买就可以了。至于有什么讲究,要根据你当地的习俗来定的,我们这边如果不是亲子的话,只需要披麻戴孝,不需要戴头顶那个独特的帽子。

孝衣用什么面料,规格是多少,是用胚布还是染色

我看人家用的一般是涤棉的漂白府绸,好像质量都不是很好的。45X45、133X72应该就可以了。好的那种会用全棉的,40X40、133X72也可以的。

中国人守孝穿孝服,其中有什么讲究?

“孝”字最早见于商代,其古字形像一个孩子搀扶老人,本义为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引申转指晚辈在尊长去世后要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孝”作为百善之首,一直都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优良品质。自古以来,中国的文化底蕴便领先于全球。在所有中国人信奉的礼义思想中,“孝道”是重中之重。

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从“孝”这个字形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非常吻合的。

中国人之孝,不仅要对活人孝顺,亦要孝敬死者。所谓“守孝”,其核心就是活人对先人的尊敬与追思。为了让守孝这一仪式变得更庄重,在守孝时还要穿戴孝服。提到孝服,很多人脑海中的印象就是以白色为主的粗布衣。白色,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朴素、纯净,容易让人联想到白雪、云朵等干净的事物。西方人眼中的白色就是纯洁无瑕的表现,例如:西方婚礼中的婚纱大多为白色。

想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传统孝服颜色这个角度切入。

不论是素衣、素裳、素服、素冠,古代丧服的称呼中通常会出现一个“素”字。素,其实就是“白色”的意思。自我国丧葬文化兴起,丧服的颜色便鲜有变动。

在周礼中,服丧的人要穿着“五服”。具体该穿哪一种丧服,还要看服丧者与死者之间的关系,根据亲疏有别的原则,服丧者会穿着五种不同的丧服,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当然,这“五服”只是规格和样式不同,颜色是清一色的白色。如果在周朝的葬礼中,有人穿着了黑色的衣服,这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行为,轻则挨顿毒打被轰出葬礼现场,重则被盛怒的家属塞进坟冢里陪葬。

《论语》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羔裘玄冠不以吊”,这句话里的羔裘说的是黑羊皮,特指黑色的衣服。这种规矩一直延续到民国以前,在清朝时期,虽然,寡居的死者遗孀可以穿着黑衣服,但是,在葬礼时仍要穿着白丧服。

所以说,之所以白色在中国人眼中如此严肃庄重,笔者认为是传统、心理、文化三方面导致的。我们知道,每个民族对颜色的寓意和象征理解不同,毕竟,各个民族的民族文化心态迥异。中国人对颜色的独特理解,始于我国古代的文化、教育、政治基础上。

在远古时期,人类的力量十分弱小,根本无法抵御拥有强壮四肢和利齿的猛兽。在天光大亮时,原始人会暴露在各式各样的危险环境中,容易成为猛兽的目标。所以,人类从骨子里有一种对白昼的畏惧。这种恐惧随着人类文明的开化,逐渐演变成颜色的禁忌。

《后汉书》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文字:“乃阅阴太后旧时器服,怆然动容,乃命留五时衣各一袭”。这句话里的“五时衣”,说的就是在五个不同的时节皇帝的着装颜色,秋天时便要穿白色的服装。为什么秋要穿白衣呢?因为秋季充满了肃杀的氛围,植物凋零。中国人穿白色的丧服,便是由此而来。

在汉朝以后的隋唐、两宋,皇帝开始命令文武百官穿着“五时衣”,他们认为这样可以“迎气五郊”。明朝以后,这种独特的穿衣风格来到民间。虽然在当下社会,人们的穿衣搭配比较随意,但是,一些老人仍讲究在不同季节穿着不同颜色的服饰,这便是传统使然。

西方人眼中的白色并无禁忌,外国人认为白色就是雪花与纯洁、高贵的象征。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西方没有禁忌色。在西方文化中,黑色是一种满含禁忌的颜色。例如:我们熟悉的电影《黑色星期五》,仅从名字就能看出黑色是西方人最忌讳的颜色,预示着磨难与死亡。

除了禁忌之外,中国人穿着白色的丧服,也是对先人的尊敬。

《史记》记载:“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则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大戴礼记》有云:“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焉生,无先祖焉出,无君师焉治,三者偏亡,无安之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中事先祖而宠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礼三本”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就是“尊先祖”。

在许多历史资料中我们都能看到古人“事死如事生”的传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古人眼中的死者甚至比生者更尊贵。

根据现存的史料记载,中国人最早穿着的服装是由麻纺织成的。在棉花被引进之前,我国古代先民从未接触过棉布。当时中国人获取的衣料非常有限,起初是从动物身上获取的毛皮等,后来是人工种植的麻、葛等。麻在经过初步漂练后,便会呈现最原始的白色。早期先民并没有掌握染色工艺,所以我国古代先民最早穿的便是白衣。

或许是因为这个缘故,生者在祭奠死者时会穿着白色的丧服,因为这样能表达对先祖的尊敬。虽然,听起来有些牵强,但我国的白色丧服还与传统礼仪中的“诚”有关。其实东周以后的古人复兴繁缛的周礼,亦是一种“诚”的体现。将丧服的颜色选作白色,是对质朴、原始、自然的崇尚。

从《仪礼》所记载的“丧服,斩衰裳,苴绖杖”、“大功布衰裳,牡麻绖缨,布带,三月,受以小功衰,即葛”、“小功布衰裳,澡麻带绖,五月者”中我们能看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不同等级的丧服制作工艺和用料亦不相同。

那么,古人的丧服礼仪是否像我们理解的那样,地位越尊贵便穿着工艺越精良、用料越考究的丧服吗?

并不是这样。

前文中出现的“斩哀”,是丧服之中等级最高的,“斩哀”仅是经过简单裁剪过的麻布而已,连边角都未曾修饰。在“斩哀”之下的是“齐哀”,同样由麻布制作,不过在裁剪的基础上又经过了缝边,所以,看起来更像是一件衣裳。

“大功”与“小功”所采用的,便是比前面两种丧服更考究的熟麻布,而“缌麻”这种等级最低的丧服,反而比前面四种丧服的做工更精良,用料也是最考究的细麻。由此可见,越是与死者亲近的亲属,所穿的丧服就越简单。这种崇尚原始的分级,便是一种对自然与质朴的追求。

《史记》有云:“穷本知变,乐之情也;著诚去伪,礼之经也”,唐朝人张守节为这句话中的“著”做出了解释:“著明诚信,违去诈伪,是礼之常行也。”这句话已充分说明了为什么古人会选择白色作为丧服的颜色,因为,“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

在古人的认知中,所有人工制作的颜色都属于“伪”,于礼所不齿。当然,这种观念仅存在于先秦乃至汉唐时期,到了后来古人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这种“礼本著诚去伪”的思维逐渐淡化。我们知道,服丧是我国古代礼仪的一种体现,既然是礼仪的一部分,那么,自然不能选用“为礼之末”的颜色。

所以说,唯有衣料的本色,才算是“礼之经也”。就是因为这种思想在影响着我国古代民俗,所以,自先秦以来人们一直用“披麻戴孝”穿白衣这种方式来祭奠死者。

除此之外,因为我国封建社会的迷信思想比较浓厚,对死亡的认知也在发生着变化。久而久之,白色的丧服成了一种有违吉祥的表现。

所以,中国人对白色的忌讳越来越深。

正是因为古人对白色的敬畏与日俱增,以至于,使得白色的特殊地位变得无法撼动。

其实,除了白色之外,古人对其他颜色的选用也有不少讲究。毕竟,在没有“科技”这个概念的古代,人们对未知的一切都抱有敬畏的心态。因此,那些流传下来的民俗传统,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古人在特定环境下孕育的价值观。

农村葬礼上,披麻戴孝,这披麻是啥讲究?有何出处?

农村老人百年之后,儿女们披麻戴孝,这是大部分地区的葬礼风俗。至于为什么要披麻戴孝,相信大多数人不清楚。下面,笔者就来分享一下当地的说法:

据说很早以前,一位老妇人有三个儿子,因为老妇人年事已高,已经到了商量着做棺材、办后事的时候了,而每次三个儿子都是争执不断,甚至还大打出手。

老妇人听了之后非常伤心。第二天就将三个儿子叫到自己床前,告诉他们自己死了不用棺材、不举办葬礼、也不用土葬,只需要用身下铺的席卷住找个没人的地方扔了就好。但是,需要答应她一个条件,就是从今天开始每天看看门前大树上的乌鸦和猫头鹰。三个儿子“喜出望外”,想着终于不用花钱了,就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通过长期的观察,他们发现:乌鸦很小的时候都是老乌鸦外出寻找食物,来了喂给小乌鸦吃;等小乌鸦长大了,老乌鸦老了不能再外出寻找食物的时候,就变成小乌鸦寻找食物来给老乌鸦喂。而隔壁树上的猫头鹰则不同,小的时候也是老猫头鹰找食物喂给他们,但到了老猫头鹰不能外出寻找食物的时候,小猫头鹰不是去找食物喂给老猫头鹰,而是吃掉了老乌鸦。

看到这里,三个儿子算是明白了,痛哭流涕非常后悔,都说从现在开始一定要好好孝顺老母亲。可说来也怪,等他们回去之后,老妇人已经走了,再也没有留给他们尽孝的机会,正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

所以,在为老妇人举行葬礼的时候,他们选择像乌鸦一样身穿素色衣服;并在身上批麻,颜色看起来跟猫头鹰一样,目的是为了告诉已经百年的老母亲——“老妇人要他们明白的道理,他们明白了、也记住了”。

之所以这个习俗流传下来,一来是为了表达对逝去人们的思念、不舍和怀念;二来,也是为了提醒后人,要善待自己的父母,尊敬他们、孝顺他们。

《仪礼》。仪礼中规定丧服要使用麻衣,并且分为斩衰(cuī)、齐衰(齐zī)、大功、小功、缌麻(缌sī)五个等级,称为五服。五服分别适用于与死者亲疏远近不等的各种亲属,每一种服制都有特定的居丧服饰、居丧时间和行为限制。

您那里关于披麻戴孝,又有怎样不同的说法呢?

披麻戴孝是中国传统葬礼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生有养、死有葬是中国孝道文化的重要基石,“养老送终”,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骨髓。《中庸》记载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也就是说,体现地给去世的双亲安排后事,是孝道的最高表现。所以,自周朝开始,我国已经有了明确的丧礼,而后经过孔孟的“复礼”及后来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的孝道文化越来越受重视。所谓“慎终追远”,就是仔细谨慎的办好父母的丧葬礼仪,并在日后办好父母死后的祭祀事项。

中国的丧葬礼仪中,孝子孝女披麻戴孝是基本的讲究,其他还有,孝大孝女必须腰间捆着麻绳,孝子必须手柱孝杖,孝女孝妇必须有人搀扶,孝子的鞋不能完全穿上,必须汲拉着鞋,就是不能把鞋完全提上,要踩着鞋的后绑。那么以,这些规矩到底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以个意思呢?

其实,传统文化的形成,大都不是一个人立下的规矩,是在长期的发展传承甚至演变中而形成的,但人们习惯把每一种事情都找一个源头,而这些源头,往往被安排到大人物身上,因为只有大人物才有号召力。

民间关于“披麻戴孝”的来历有好几个版本,有的说来自原始 社会 。那时候人的尾巴还没有完全退化掉,人到老了快要死的时候,尾巴就会发黄无力,这时候其子女知道其大限已到,便要将其吃掉。这种规矩相沿很久,随着人们的大脑越来越发达,有一个老人快去世时,感受到这种悲哀,感觉这是人类的奇耻大辱,因此离家出走。其子女拿着麻袋到处找他,又当席子又当被,在山上找了他几天,找到他时,他已经死在一个山洞里,身体已经发臭。子女用麻袋盖着头捂着鼻子嘴,放声大哭。其实,这个传说经不起推敲,因为人还没有脱去尾巴的时候,还没有文明到发明麻袋。

还有一个传说,说是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儿子,但老太太渐渐老去的时候,两个儿子都不孝,老人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说自己死后不要厚葬,找个席筒卷出去即可,但要求三个儿子在他死前,每日都要看看门前树上的乌鸦和猫头鹰。这样,老人死前的这一两年,三个儿子发现小乌鸦会反哺老乌鸦,而小猫头鹰会吃掉老猫头鹰,这样一辈一辈传下去,乌鸦老了都有很好的归宿,而猫头鹰都要被子女吃掉。终于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为了记住乌鸦与猫头鹰善恶孝逆的教训,在母亲死后,他们他们模仿乌鸦羽毛的颜色,穿一身黑色衣服,模仿猫头鹰毛色,披一件麻衣,并下跪拜路。后来,人们便世代相传,在亲人去世后穿素色衣服,披麻戴孝。

更流传更广的传说,便是来自于克己复礼的孔子。说是孔子母亲快要去世时,孔子正在陈国讲学,闻报后抓了块白麻布当头巾,穿了件白袍当外套,拿起一条捆书简的麻绳束在腰间,未及穿好鞋就往家里奔。等到送葬的时候,孔子已经哭得腰疼腿软,只好拄着一根柳木棍。要知道,古代的学士们,头上都要戴头巾的,所谓“羽扇纶巾”,是学士们的基本打扮。而孔子所在的时候,已经有了丝织品和麻布,孔子设馆讲学时,并未受到统治阶级重视,所以那时候不是上大夫,戴个麻布头巾完全正常。而当时,棉花织出来的麻布本来就是白色的,如果需要其他颜色要人为地染上去,所以白色代表素净和纯真,孔夫子披麻戴孝,就是表示他对母亲的纯真孝心。而他柱的柳木棍后来演变为孝杖(我们这儿是用几根高粱秸子扎在一起当孝杖),表示父母死后自己失去依靠,只得拄杖而行。而踩着鞋绑,就是说明父母丧事是天下最要紧的事,急得连鞋都顾不上提上。

应该说,把披麻戴孝的来历演变到孔子身上,是人们对于孔子的尊敬。而事实上,丧礼的形成不会来源于某一个人,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孔子之前,周礼已经有了\”五服制度”,根据人们和去世之人的血缘远近,规定了不同的 5 种丧服,血缘关系越亲、服制越重 ;血缘关系越疏、服制越轻。而披麻戴孝,便是血缘最近的人,也就是子女的服饰,称为“上孝”。后来,这种五服制度,演变为人们论家族亲人间血缘远近的一种称呼,通常指五服以内为近亲,不可通婚。

综上,披麻戴孝是中国传统葬礼中的一部分,是表达对亲人的终极哀思和尊重,来源于谁并不重要,只是表达了人们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承。当然,随着 社会 进步,人们逐步改变观念,改薄养厚葬为厚养薄葬,老人生前尽孝,那是最为重要的。死后哭得再厉害,礼道再全,老人也啥都不知道了。

披麻戴孝不仅在农村流传和盛行,就是在城市也有它的身影。 披麻戴孝 是行孝的最高礼节,也是对逝者最沉重悼念的表达方式。

只是披麻和戴孝不可分开,要说“披麻”的讲究,不得不从“披麻戴孝”说起:

披麻戴孝的“麻”字,指的是桑麻编织的粗糙麻片,或是指麻子桔杆剥皮的麻丝。有的是用麻片经过缝制成衣服的形状,谓之“孝服”;有的是用白棉布缝成衣服,称“孝衫”,类似于袍子,然后将丝麻束于腰间(我们当地就是这样)。

各地风俗有差异,其穿戴要求也不尽相同。在我们当地只有这几类人才披麻戴孝:

儿子和女儿。他们是重孝之人,也称孝子、孝女。不仅要披麻戴孝,手柱孝棒(柳木梗缠上白纸)还要穿着白鞋,踏倒鞋后帮(脚不能完全放入鞋中)。同样也适合于干儿(女)。

“五服”之内的侄子(女)、侄孙(女)。“五服”是以自己为中心的上四代和下四代之间形成的血缘家族关系网,也就是说,置自己于中间位置而形成的,即九代九族。而披麻戴孝与“五服”有直接的关系。凡“五服”之内的,孝服都是各自家庭缝制,与事主无关。当地人把这叫“生分孝”。将来谁家有丧事,也会如法遵守。

外甥(女):外甥是至亲,他们穿孝衣也只能在丧礼之日,随过了份子钱,管事的才给你孝衣和麻丝。如果为了“戏耍”外甥,主要是嫌份子钱少,太小气。故意不给。当二次补随之后才给你。当庭广众之下,外甥都会乖乖的“就范”,才能“披麻戴孝”。

准女婿。这个才是亮点。民间有句“羊叫唤,穿孝衫”。也就是说,女婿只有牵来了一只绵羊当“祭品”,才会给你孝衫穿。这个都是约定俗成的,女婿多了,路途远了,不想牵羊,也行。随上与羊价钱对等的份子钱,才会给你孝衫。这个当祭品的羊,也不是当天宰杀吃用。而是由事主家喂养,三周年祭日才食用。不过在当时,是祭品,会颇受礼待的。

披麻戴孝,一来可以判断与逝者亲疏关系,二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不舍和怀念;三来也提醒后代人,要善待自己的父母,尊敬他们,孝顺他们。

关于披麻戴孝出处有三。不过,还是倾向于这个:孔子母亲快要去世了,孔子正在陈国讲学,闻讯后拿了块白麻布当头巾,穿了件白袍当外套,又用一根捆书的麻绳扎在腰间,没来得及穿好鞋子只奔家中。等到送葬之时,孔子已经哭得连腰腿都发软,只好柱上了一根柳木棍。

孔子所在的年代,已经有了丝织品和麻布;孔子又不是上大夫,戴个麻布也属正常,且当时的麻布,刚织出时是白色,以后才着色缝衣等;孔子是“圣人”,是个大人物。想必只有这一种说法靠谱些。

披麻(戴孝)的出处并不重要,它只是中国传统丧礼的一部分。只是表达了人们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承。随着 社会 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这一习俗想必也会有改变的。大家觉得呢?

【@为生活而提神】

披麻戴孝不光是在农村流传,在全国各地都有流传,覆盖城市和农村。只是有繁有简而已。披麻戴孝的“麻”字,指的是“桑麻”编织的粗糙麻片,然后经过缝制成孝服了,专门用于丧葬礼服,也就是“孝服\”。它是五服之一,是承孝人的孝服,它和斩衰服、齐衰服只是辈分上有区别,但和大功服、小功服友较大的区别,因为大功服和小功服多用于女眷们披戴,

人们常常以观五种孝服来判断和死者的亲疏关系,

不过,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只一般地白布孝服了,没有那么多讲究了。至于披麻戴孝的出处,可以说只有一个,别的网友已经百度出来了,我就不再赘述了。

看到这个问题心情比较沉重,因为“披麻戴孝”太有画面感。农村丧葬的礼节习俗大致可分为:丧礼、葬礼和祭礼。丧礼指下葬前的服丧守孝哀悼;葬礼是指葬式、葬法、墓葬规格以及陪葬等;祭礼是指对死者的祭奠和供奉。按照上面的说法,“披麻戴孝”应该属于丧礼范畴,而不是葬礼。下面就说一下“披麻戴孝”的讲究和来历。

“披麻戴孝”有哪些讲究呢?根据《仪礼·丧服》记载,孝服有以下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丧服等级不同服丧期限的长短、丧服质地的粗细及其制作均有不同。按规定,血缘关系越亲、服制越重 ;血缘关系越疏、服制越轻。直到现在,也还有很多农村地区依“出五服”、“未出五服”等来描述血缘关系的亲疏,只是大家多不知“服”是来源于古代丧服制度了。

其中上面讲到的斩衰,是五服里面最重的孝服,以粗劣的生麻布制作,不缉边。以两条麻布带,一条束腰,一条束发冠,称作“苴绖”。用竹制而不加修理的哭丧棒,称作“苴杖”。穿菅草编的粗草鞋,称作“菅屦”。后世也有用麻布片披在身上代替斩衰,叫做“披麻戴孝”。 孝服的颜色分白、黑、蓝和绿。儿子、媳妇、女儿的关系最亲密,要穿棉制的白色衣裤。戴孝则是在衣袖上端戴上孝布,如果死者是男性,则戴在左袖,女的则在右袖。

关于“披麻戴孝”的来历民间有很多传说,其中一个与泰伯有关。据史料记载,泰伯生于殷高宗武丁十四年四月初四日,卒于武乙丙寅年寿九十一岁。相传,泰伯去世后,吴人悲痛欲绝,哭声震天,他们争相向他的遗体敬献鲜花,以至于葬礼那天满山遍野的鲜花被摘没了。由于泰伯生前最喜种麻,于是大家各采一束麻束腰间,以表达对泰伯的敬仰怀念和哀悼。后来,孔子给与泰伯极高的评价:“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有了孔子的赞誉,更提高了泰伯的影响力,所以腰间束麻就逐步传遍华夏大地,演变成为去世的长辈“披麻戴孝”的丧葬习俗。

《中庸》有言:“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 也”。意思是说,侍奉死者如同侍奉生者,侍奉已亡者如同侍奉现存者一样尊敬,这是孝的最高表现。中华民族以“孝”著称,“披麻戴孝”作为一种对逝者的尊重,更是孝文化渊源流长的一种表现。

这是来源于一个传说。传说有一位老人家知道自己时间不长了,就开始准备自己的后事。但是家里的三个儿子天天为老人家的后事吵闹,谁也不愿意多处一分钱。

老人家看到这个情况,很伤心。于是,有一天她把三个儿子都叫来,告诉儿子说,她死了之后不需要给她准备棺木,也不需要准备灵堂纸钱,只需要用一个草席把她的失身裹了扔到郊野之外。

儿子因为不需要花钱了就很高兴,但是老人家说她有一个要求,就是要求三个儿子要每天去门口树下看看乌鸦和老鹰。

于是儿子就照办了,每天去看乌鸦和老鹰。他们发现,乌鸦小的时候,老乌鸦到处找食物喂养小乌鸦。等到老乌鸦老了,小乌鸦就反过来找食物喂养老乌鸦。

而老鹰小时候的情况和乌鸦相同,但是老鹰老了之后,小鹰却没有像小乌鸦一样出去找食物,而且是把老鹰给吃掉了。

看到这样的情形,三个儿子非常难过,觉得自己对不起老母亲,于是赶紧回家找自己的母亲。但是,当他们回到家的时候,发现母亲已经不在了,他们再没有机会孝顺自己的母亲了。

所以,后来给母亲举行葬礼的时候,为了纪念老母亲的教导,也为了让母亲知道自己错了,所以就选择了跟乌鸦一样颜色的衣服,并且在身上披上了一层麻衣,因为麻衣的颜色跟乌鸦相似。

就这样,这个习俗慢慢就流传下来了,用来表示对死者的一种孝顺和怀念。

披麻戴孝是生者出于对逝者(主要是晚辈对长辈)的尊敬而穿戴的葬礼服。中国的葬礼服叫孝服,都是白色,孙辈则再加上一点红色以区别于子辈。白色象征着纯洁,但主要还是追求原色,不加印染,以达到一种我因悲伤而穿戴很素不再打扮的感觉。麻,是一种服装材质,现在是很自然很高级的东西,但在化纤材质诞生之前只有麻、布、丝绸三种,麻最差,丝绸最高级,布普通。老百姓一般都穿布,所以也叫“布衣”,有钱人穿丝绸(叫绫罗绸缎),穷人穿麻衣。不知哪朝哪代出了一个算命的,很穷,穿麻衣,但算得很准,据说留下了一本书,叫《麻衣神相》,我是没见过……言归正传,家里亲人去世,家属们都很难过,平时无论是穿丝绸的还是穿布衣的,都要告诉大家我因为悲伤无心打扮,穿麻了,已经考虑不到审美了!而这种思维以及行为在我看来已经是“审丑”(怎么丑怎么来)了!这和西方人包括日本人的穿着庄重的黑色葬礼服,节制、隐忍完全不一样。孔子说过人的所有的行为都应该有节制,理想境界是“哀而不怨,乐而不淫”,可惜中华民族从来就没有按照孔子说的殡葬礼节去做,反而是西方人包括日本人做到了。当然日本的葬礼服也是明治维新时由白变黑的。中国正处在由农耕文明向城市文明的转型期,新旧交替,葬礼服也是黑白啥都有。将来我估计都会像日本人一样学西方了。下面是江西农村披麻戴孝的农民。

首先很高兴的回答你的提问,老人百年之后,儿女们披麻戴孝,这是大部分地区的葬礼风俗。至于为什么要披麻戴孝,相信大多数人不清楚。下面,笔者就来分享一下当地的说法:

源于一个传说

据说很早以前,一位老妇人有三个儿子,因为老妇人年事已高,已经到了商量着做棺材、办后事的时候了,而每次三个儿子都是争执不断,甚至还大打出手。

老妇人听了之后非常伤心。第二天就将三个儿子叫到自己床前,告诉他们自己死了不用棺材、不举办葬礼、也不用土葬,只需要用身下铺的席卷住找个没人的地方扔了就好。但是,需要答应她一个条件,就是从今天开始每天看看门前大树上的乌鸦和猫头鹰。三个儿子“喜出望外”,想着终于不用花钱了,就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通过长期的观察,他们发现:乌鸦很小的时候都是老乌鸦外出寻找食物,来了喂给小乌鸦吃;等小乌鸦长大了,老乌鸦老了不能再外出寻找食物的时候,就变成小乌鸦寻找食物来给老乌鸦喂。而隔壁树上的猫头鹰则不同,小的时候也是老猫头鹰找食物喂给他们,但到了老猫头鹰不能外出寻找食物的时候,小猫头鹰不是去找食物喂给老猫头鹰,而是吃掉了老乌鸦。

看到这里,三个儿子算是明白了,痛哭流涕非常后悔,都说从现在开始一定要好好孝顺老母亲。可说来也怪,等他们回去之后,老妇人已经走了,再也没有留给他们尽孝的机会,正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

所以,在为老妇人举行葬礼的时候,他们选择像乌鸦一样身穿素色衣服;并在身上批麻,颜色看起来跟猫头鹰一样,目的是为了告诉已经百年的老母亲——“老妇人要他们明白的道理,他们明白了、也记住了”。

之所以这个习俗流传下来,一来是为了表达对逝去人们的思念、不舍和怀念;二来,也是为了提醒后人,要善待自己的父母,尊敬他们、孝顺他们。

披麻戴孝的出处

《仪礼》。仪礼中规定丧服要使用麻衣,并且分为斩衰(cuī)、齐衰(齐zī)、大功、小功、缌麻(缌sī)五个等级,称为五服。五服分别适用于与死者亲疏远近不等的各种亲属,每一种服制都有特定的居丧服饰、居丧时间和行为限制。

做一点补充,根据传说,黄帝教人种蔴使民获益,黄帝死时百姓出于追念他的功绩披蔴出殡,之后遂成了风俗。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