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拜27叩头正确动作(磕头九拜礼示意图)

白事磕头正确姿势图解

白事磕头正确姿势:

1.站立在起步位置,双脚平行自然分开与肩同宽,目视前方,准备起步。

2.起右脚,向前方迈八字大步,走三步,两脚平行自然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后目视前方,作揖一次。

3.手放下后,右手扶右膝先下跪,然后是左腿下跪,形成双膝下跪的姿势,双手向上分开与肩同宽,手心向内与头平齐。向下叩头一次,手与头同时落地,手心向上,放在头两边。

4.双手与肩宽和头平齐,连续叩头三次。之后,抬头挺胸,站起身来,先起左腿,后起右腿。至此,完成了走三步,一跪三叩头的礼仪。

5.接着,又是一轮开始。站在第三步的这个位置,迈右脚,向前走三步,重复做一跪三叩的动作。总共做三次,即三跪九叩。

6.最后一次结束,站立起来,向前迈三步到达灵堂前面,接过香和纸钱给逝者上香,叩头。

古代的跪拜礼

在古书《周礼》中,提到跪拜礼有九种:一是稽首、二是顿首、三是空首、四是振动、五是吉拜、六是凶拜、七是奇拜、八是褒拜、九是肃拜。

在唐人朱法满《要修科仪戒律钞》中,介绍了道士的四种拜礼:一稽首、二作礼、三遵科、四心礼。其中,稽首,为三跪九叩,跪三次,叩九个头;作礼,是拜礼,分一次或三次;遵科,是按规定去做;心礼,是不必动作,心念口言即可。

在封建社会,三跪九叩礼,是参见帝王及祭拜祖先时,才会行使的大礼。这种大礼,始于先秦,在以后的各个朝代均有使用,近代基本未继续传承。

九拜的跪拜方式

古代社交礼俗中相见时行跪拜礼是使用年代最长、使用层面最广的基本礼仪。直到辛亥革命废除这种礼俗之前,跪拜礼一直在广泛使用。这是因为古人习惯于席地而坐,坐姿是两腿盘膝,臀部靠脚后跟。以两膝拄地则为跪,跪而俯伏向下行礼则为跪拜。

稽首,九拜”中最隆重的见面礼节。上引《白虎通义》“敬之至也”。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于膝前,手不分散,再慢慢伸头到手前地上,俯伏向下直至头碰到地面并且要停留一会,动作舒缓。是下对上见面时表示毕恭毕敬的大礼。

孙诒让援引东汉班固《白虎通义 姓名篇》释“稽”字:“必稽首何?敬之至也,头至地。稽,至也。首谓头也。”。

郑玄注“稽首”为“拜头至地也”。

《荀子》曰“下衡曰稽首”。

故而,“稽,至也”非“稽留”之意。

顿首,又称“稽颡”、“叩颡”,也称为“叩头”。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于膝前,手不分散,头急遽伸下,以额叩地,头触地后立即抬起而不在地面停留。顿首是古代地位相等或平辈之间互相表示敬意的礼节。顿首(稽颡)表示哀恸之至和特别崇敬之意,用于凶丧非常之事。之后亦演变为请罪之拜。

空首,又称“拜手”,简言之称“拜”,是古代上对下的礼节形式。施礼者身体呈跪姿,先跪而拱手,再俯下头但不接触地面,与心平。

东汉郑玄注《周礼》“空首”为“拜头至手,所谓拜首也”。段玉裁解说为:“即跪而拱手,而头俯至于手,与心平,是之谓‘头至手’,《荀子》曰‘平衡曰拜’是也,”

以上三种礼节均属“吉事之拜”。

接下来这三种属于“凶事之拜”。

振动,是两手相击,振动其身而拜。振动是丧礼相见中最隆重的跪拜礼。这种礼节形式不仅要顿首,还要双手相击,哭天喊地,浑身战栗不已,表示对死者的悲痛哀悼。

吉拜,就是正拜,男尚左,女尚右。古代有守孝三年的礼俗,三年期后和丧家相见时行\’吉拜礼\’。

凶拜,服丧三年期内,或丧礼用的礼节,男尚右,女尚左。凶拜是居丧期间答拜宾客的礼节。

下面这“三拜”与吉凶无关。

奇拜,只拜一次,奇做奇数之(JI)

褒拜,即拜两次或两次以上。褒拜是行拜礼后为回报他人行礼的再拜,也称“报拜”。

肃拜,肃拜是表示恭敬的见面礼节。有拜字即需跪地,不过不扣头,形式为身体呈跪姿,以手触地,微微低头。比肃拜低一点的,就是“肃”。区别就是,肃不跪,是站立而低头,双手自然下垂。

侠拜(第十种),女子见男子,女子先拜,男子答拜,女子再回拜,这一套动作就叫“侠拜。

葬礼九拜礼怎么拜

这样的叩拜大礼主要是这几种关系的人才用到,一是女婿在丈人或者是丈母娘的葬礼上用,再就是外甥在舅舅的葬礼上叩拜。

具体是这样的,1 灵前趋前一步,面向在灵侧跪着的逝者亲人,鞠一躬或者是施以抱拳礼,注意此时的抱拳礼是左手握拳,右手掌抱左手拳,(这叫做凶拜,吉拜是右手拳,左手掌抱右手拳)。

2,退后一步,面向灵前趋前,拈香,低头,双手把香举过头顶,同时弯腰向逝者灵位深鞠一躬。

3 跪于灵前,敬酒,将斟满酒的杯子举过头顶,挺直身子,再将酒杯弯腰放低,将杯中酒横向撒于灵前,如是三次。

4 叩头 ,双手撑地,额前触地算一个头,如是三次(有的地方是叩四个头,因为有神三鬼四之说)

5 起身,再次重复步骤一。

6 倒退到合适位置,完成一次拜礼。

这样的拜礼重复三次,完成拜礼。

叩首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叩首在中国是古礼,祭祀天地祖宗,晋谒君长父老,乃至平辈同侪之间会面,都须施以不同的叩拜之礼。其实,跪拜磕头的动作一直被道家作为导引术的一部分。跪拜磕头动作有通经活络、疏通躯干部气血的作用。每天睡前通过磕头动作放松肢体,可以促进背部血液循环,舒展肩颈部紧张感,长期坚持还可以防止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认为,工作高度紧张,每天蜷缩在电脑前的白领一族,虽然精神极度疲惫,运动量却十分缺乏,肢体长期处于僵硬状态,所以气血瘀滞。不通则痛,痛则筋脉拘挛,于是出现诸如头痛恶心、脖颈强直、手臂麻木、指端冰凉等多种不适,也就是颈椎病的典型症状。既然气血不通,治疗和锻炼当以疏通气血,伸展经脉为主。\”每日常叩首,活到九十九\”,这句老话不止是告诉人们虔诚孝顺可以长寿,也道出了坚持导引锻炼可以强身的道理。《周礼春官太祝》中言:\”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所谓\”稽首\”,就是人跪下后,双手着地,磕头及地,再停留一段时间,此系拜礼中之最重者。所谓\”顿首\”,则引头至地,稍顿即起,为拜礼之次重者。所谓\”空首\”,是双手拱地,引头至手而不着地,乃又次者。这三拜属\”正拜\”,其余几种均是正拜的变通,磕头时身体起伏幅度较小,额头并非必须触地,仅俯身屈膝、拱手作揖即可。

代县丧礼九头十八拜怎样叩头

也就是起身九次,磕十八个头而已。

标准的磕头(佛教称为“礼佛”)如下:

1、肃立合掌,两足成外八字形,脚跟相距约二寸,脚尖距离约八寸,目光注视两手中指尖。

2、右手先下,左手仍作合掌状,腰徐徐下蹲,右臂向前下伸,右掌向下按于拜垫的中央(或右膝前方),左掌仍举着不动,两膝随即跪下。跪下后,左掌随着伸下,按在拜垫中央左方超过右手半掌处。礼佛时,两脚尖勿移动或翻转。

3、右掌由拜垫中央右方(或右膝前方)向前移动半掌,与左掌齐,两掌相距约六寸,额头平贴于地面。

4、两掌握虚拳,向上翻掌,手掌打开,掌心向上掌背平贴地面,此名为「头面接足礼」。当头着地时,系以「额头」接触地面,并非「头顶」去着地。

5、起身时,两手握拳翻转,手掌打开,掌心向下贴地,头离地面或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央(或右膝前方)。

67、左掌举回胸前,右掌着地将身撑起,直腰起立,只手合掌立直。

8、双手结“毗卢印”举至眉心。毗卢印,是食指?上举相抵对准眉心,大拇指水平相抵,小指无名指中指三指相互覆盖。然后放下在胸口合十。礼佛结束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