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4颗糖案例运用了什么德育教育方法(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体现了什么德育原则)

陶行知的四块糖果体现一种怎样的教育理念,体现怎样的哲学思想

“四块糖”上凝聚的是爱心、信任、平等、尊重、理解和宽容。表明了批评教育的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心理认同,这个阶段也就是前两次的糖果奖励,通过这两次奖励,陶先生拉近了自己与学生距离,实现了学生与自己的心理认同,为进行批评教育奠定了基础,为展开平等对话提供了可能。第二个阶段也就是客观分析阶段,批评教育应做到有理有据,陶先生在对学生批评教育之时其实已经做了详细的调查与研究,了解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因而即使是没有只言片语的批评,也是具有说服力的,而且,陶先生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给了学生充分理解,又如何不让学生为之感动,从而改过自新了呢?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处理惩罚阶段,犯错就应当接受处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惩罚的方式有多种,但最智慧的莫过于心罚,陶行知的第四块糖果,其实是对于学生深入骨髓的心罚,让学生从心灵深处痛悔自我。陶先生用自己无声的批评对学生进行了叩击心灵的教育!

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哪些教育原则

陶行知的做法体现的教育原则:

1、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疏导性原则。疏导性原则是指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提高学生认识。案例中陶行知回到校长办公室时,学生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将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陶行知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事实真相来说明道理,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规范;

2、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热爱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当陶行知看到学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时,他制止了学生并要求学生放学后到校长室去,从这一点看出陶行知是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从陶行知对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可以看出,陶行知非常尊重学生的人格;

3、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注意挖掘学生自身的闪光点。整个教育过程,陶行知先斥责了学生,后来又给了学生四块糖,这体现了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陶行知的四糖故事体现了什么教育思想

宽容教育是最成功的教育形式,带着爱心与宽容走进学生心中的教师,必将成为最成功的教育大师。教师对犯错学生的宽容,最能引发起学生心中的愧疚感,并对老师产生感激之情,从而下意识地改掉自己的毛病。

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培养出革命人才,并曾帮助一些进步青年前往革命根据地。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著名口号。

四糖故事

陶行知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男生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男生惊讶地看着陶行知。

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陶行知四颗糖体现的教育原则是什么?

陶行知四颗糖体现的教育原则是教育学生或者孩子时不应用训斥、苛责、打骂等伤人自尊的方式。

陶行知认为,教育孩子应平心静气,换位思考,旁敲侧击,对比设喻,导化对方心理。很多时候,微笑比严酷更有力量,赏识比批评更具激励。滴水穿石,胜过暴雨,和言良意,默化潜移。

陶行知的四块糖就是“关爱”、“宽容”、“信任”、“激励”。

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原文:

有一天,陶行知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的同学,他当即制止了王友,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批了。陶行知立即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

当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让你不再打人,你就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

王友迷惑不解,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说: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同学。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

对陶行知的“四块糖果”这个故事,运用所学的教育基本原理知识分析这所表达的教育思想

一是他看到学生犯错,不是当众呵斥、批评,而是让他放学后单独到校长室来,这就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二是对于犯错的学生,不全盘否定,而是积极地从他身上寻找另外的一些优良的表现和“闪光点”。先不直接切入他的错误,而是首先表扬他的“守时”、“服管”、“正直”等优点,这就缓解了学生犯错后的紧张心情,也让他直接感受到师长的公平和善意。

三是在教育前对学生犯错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地调查了解,这就避免了误伤学生和批评的盲目性。如果仅看“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这一点,当然错误全在王友,但经过了解之后,才发现了其举有出于保护女同学的“正直”的一面。对学生的犯错,如果不调查、不了解,就会按看到的表面现象进行批评、处理;调查了,了解了,就会按事情的真相正确对待,也可避免一些学生被冤枉。

四是针对被教育对象的心理和年龄特点,采用表扬和奖励的手段进行教育。陶行知对于那位犯错的学生,从教育的开始,就采取一步一表扬、一步一奖励的方法,糖果在成年人身上可能不会发生什么作用,可是对于当时的小学生来说,却有极大的鼓励作用,所以,当陶行知伴随着表扬的四块糖果发放完毕之后,学生已经完全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五是教育学生要引发学生的自我批评,我们看陶行知在对犯错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中没有一句批评,但却引发了学生的自我批评,王友之所以在接到第四块糖果时,能感动地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你打我吧!我错了,我不该砸自己的同学!”,完全是陶行知的教育艺术所产生的效果和结果。

我们从陶行知的教育艺术中可见,对犯错学生的教育不是仅有批评和暴力这些手段,而应适时教育,尤其是少年学生就会得到更多的尊重、理解、欣赏和保护

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

一说陶行知,在中国的教育界几乎无人不知。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在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出生,1946年7月25日因患脑溢血在上海逝世,享年55岁。按现在的话说,还没有到退休的年龄,就英年早逝,憾别人生,的确让人惋惜。但陶行知的故事,却一直在流传。

有一次,一位朋友的夫人来看陶行知,说她的孩子把一块新买的金表拆坏了,她非常生气,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陶行知听了,连连摇头说:“哎呀,你打掉了一个‘爱迪生’。”接着,他又亲自到朋友家里,把那个小孩请出来,带他到修表店去看师傅修表。他们站在修表师傅身边,看着他把表拆开,把零件一个个浸在药水里。又看着他一个个装起来,再给机器加上油。用了一个多小时,花了一元六角钱修理费。陶行知深有感触地说:“钟表店是学校,修表师傅是老师,一元六角钱是学费。在钟表店看一个多小时是上课,自己拆了装,装了拆是实践。做父母的与其让孩子挨打,还不如付出一点学费,花一点功夫,培养孩子好问、好动的兴趣。这样‘爱迪生’才不会被赶走和打跑。”

有一天,陶行知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陶行知简单地了解了一下情况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这个学生,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如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行知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这是两个看似简单,但却是一般的家长和老师都做不到的事情。陶行知善于用多角度思维从犯错误的孩子和学生身上找出其优点和闪光点。并且善于用他们身上的积极情感克服和战胜消极情感,充分挖掘其内在诱因,变破坏为创造,变落后为先进。

陶行知自幼聪明好学,邻村的一位塾师认定这孩子长大后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塾读书。有一天下大雪,当陶行知赶到塾馆时老师已经开讲。他怕影响老师讲课和其它同学学习,硬是站在门外专心致志地听老师把课讲完。这种学习精神感动了塾馆里的每一个人。

陶行知有两句重要的名言,一句是:“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另一句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教育”中去,确实做了一件“大事”。而他自己,却“不带半根草去”。只留一世英名,光照中华大地

2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