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行散记牛保的职业(湘西散记牛保)

《湘行散记》中有哪些人物是悲惨的职业生活状态精神品质是什么?

沈从文的《湘行散记》中的虎雏是乡村生活的代表人物,有着美好人格,他伶俐漂亮、质朴,代表着与城市生活相反的人格。

《湘行散记》和《湘西》可以同小说《边城》和《长河》互文理解,它们都是作者两次重返湘西所得。迥异于小说“牧歌氛围”“乐观超越”,散文饱含沉甸甸的责任意识——面对一种特殊的历史场域,追溯神性生命的始终,透过表层的血与泪,体验一份人生的庄严。统摄到作者巨大悲悯情感下的书写与反省,是将尖锐的民族问题与社会矛盾,融汇在人事的叙述中。

《沅陵的人》、《沅水上游的几个县份》、《桃源与沅州》等反思“文明”与“堕落”的复合关系,《凤凰》、《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沉醉在爱的憧憬里流露出对爱的毁灭性的隐忧,《虎雏再遇记》、《箱子岩》感动于原始生命的力量同时也流露了原始生命活力无从改造与转移的忧惧感。

由五四时期兴起的中国现代散文,至30年代,创作多以小品形式为主。收入《湘行散记》、《湘西》中的散文,既能各自独立成篇,又从总体上具有内在的整一性。这种散文长卷的独创,发展了散文艺术的表现形式,开拓了散文创作的意义空间。

语言特点

散文集。沈从文作。1936年出版。收散文十一篇。是1934年作者回故乡湘西时作的游记。展现了湘西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以及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自发的抗争。语言清丽,风格隽永,具有浓厚的乡土色彩。

书简一方面拥有追求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散文作品所不具有的自由,可以由此洞悉作者当时的处境以及内心的矛盾苦闷;另一方面,在水火刀兵三灾六难中保存下来的书信,更是对历史以及作者所创作的小说、散文的一个有力佐证。

包含散记

本书包括的散记有: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桃源与沅州、鸭窠围的夜、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辰河小船上的水手、箱子岩、五个军官与一个煤矿工人、老伴、虎雏再遇记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可以肯定,这是一套图书馆必藏、藏书人必备、文学爱好者必读的大型丛书。

《湘行散记》礼记(三)

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

我在看到题目的时候,还误以为多情的水手爱着多情的妇人。后来发现原来他们是不搭界的,只是作者在旅程遇到的两个多情之人。

多情的水手叫牛保。牛保的多情是讲他总是同自己相熟的宽面女人缠绵得紧,早上到了开船的时间都没个踪影,旁边的船只都走了,他还在妇人的热被窝里困觉,不肯起来。他船上的同伴先是叫他,后来是骂他。他莫得办法下应对几声,却依然是磨磨蹭蹭,半响也不下来,同女人絮絮叨叨地讲些情话。临走时,妇人还嘱咐他过年再来。如此这般,耽搁了辰光。沈从文是看着这个多情的汉子有趣,专门在码头想看看他的真面目,结识一番。结果牛保还把妇人给的核桃请沈从文吃,作者不好意思白吃人家的东西,拿出几个苹果来回礼。等到作者这小船开出了码头之后,又听到那牛保的同伴在骂他,原来牛保没有回船,而是把乡下稀罕的苹果送给相好的妇人吃去了。果然是郎情妾意!水手们在水上讨生活。水上生活枯燥无味,辛苦危险,只要有几个余钱男人们自然要去沿河的吊脚楼妇人那里去吃酒,不免会结下几段露水的姻缘。在这偏僻的边城,这里的男男女女就是这么世世代代过着这样的日子,无关乎廉耻,只有人性中最初的欲望。

多情的妇人叫夭夭。夭夭那天晚上头上裹着大格子花布,身穿葱绿色土布袄子,系一条蓝色围裙,夭夭才十九岁,虽然生得美丽,却嫁给了一个年纪大又喜欢烟土的老兵。而这老兵只要有钱有烟就肯让床让位,夭夭自然不免也要陪河下里那些长年跑船的水手们困觉。我有时觉得奇怪,这辰河边的女子都是这样的吗?也许这里是边城,汉族人的礼教还没有捆住人们的身体。夭夭就是这样,她的身子虽然困在这穷乡僻壤,但心是年轻的,看到外乡城市里来的年青人,穿得同往常的男人不同,不免有绮念,胸腔里的那颗心指不定该如何为此跳跃呢!夜已深,夭夭被烟鬼丈夫骂了回去。当那个年青人重新下船时,风中传来了那女子唱的歌声,是一首《十想郞》。那歌在茫茫夜色中清亮而又悦耳。而河边的人于是痴立在夜风中。谁也无法抵挡命运,只得默默承受,在沉默中独自品尝人生的一丝苦味。

当然这段故事发生在抗战之前,边城那边传统古老的生活还在继续,节奏是幽长又缓慢的。

湘行散记中牛保是个怎样的人

湘行散记中牛保是个善良大方,有勇有谋,能屈能伸,敏捷勇敢的人。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这个版本并不只湘行散记,一共有三部分:湘行书简、湘行散记、新湘行记。湘行散记,沈从文根据湘行书简改写而成,发表在报刊杂志上,也出过很多单行本。

《湘行书简》由一组信札集成,是《湘行散记》的母本。1934年,因母亲病危,沈从湘匆匆赶回湘西。行前,他与夫人张兆和约定,每天给她写一封信,报告沿途所见所闻。

这组书札,便是践履这一约定的产物。《湘行散记》便是根据这些书信积累的素材写成的。从《湘行书简》到《湘行散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材料到创作的极好范例。那些记录了他们彼此思念的文字是作者性格和情绪的真实写照。

《湘行散记》主要人物形象是怎么样的?

湘行散记主要人物形象:

一、《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

记录了沈老一个充满“野味”的友人。他有着浑话嚣骂的说话方式,骂出稀奇古怪的字眼,根本就是一本活生生的大辞典;他爱收藏字画,能鉴别一二;他称呼沈老“牯子老弟”,也在不经意间夸耀他“文章魁首”。

二、《桃源与沅州》

叙述桃源城里的风雅轶事,嫖客的风流和妓女的辛酸,烟草贸易和各地五花八门的特产,寂寞的船客和鄙野的船夫,沅水上的漂泊和屈原辞赋里的香花香草,沅州城门上的血迹和当年那场守城兵与请愿青年的冲突。

三、《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

本文写的是水手牛保的故事。牛保因与吊脚楼上的多情女子缠绵,一再延误启程时间,使同伴由催促而至辱骂,这让“我”对牛保充满了好奇。

四、《滕回生堂的今昔》

这篇文章写了“我”小时候由于身体的原因,认了一个干爹,他聪明能干,有着武学精神。

《湘行散记》人物形象特点

《湘行散记》中的人物,商贩、妓女、水手、兵士、农人、矿工皆围绕大河展开种种生活,而妓女和水手正是因河道而繁荣的职业。那些人儿有情有义,在苦难中顽强的活着,和命运、自然做着抗争。简单而朴素的描绘,使读者看来,俨然是一幅湘西版的清明上河图。

《湘行散记》中刻画了许多处于当时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他们的生活,对现今的我们而言,是极其陌生的。因此必得“沉”入字里行间,跟随作者的笔触,去真切感受他们的呼吸,体悟他们的情感,感知他们的悲欢离合,感叹这些“小人物”与大时代息息相关的浮沉命运。

《辰河小船上的水手》的思想感情

《辰河小船上的水手》的一开头,作者便告诉我们这天寒地冻的日子,让人倍感无聊,在船舱里已经闷闷的过了十天了,想出去站站,又碍手碍脚的,很不方便,三个水手也是边互相辱骂边荡桨撑篙地打发每个日子。

沈从文擅长描写家乡以及那些有很多水的地方,作品里到处都是水、河流、码头以及那些跑船的人,气质极为罕见。

沈从文先生的作品是一种非常清澈的乡土气,是自然流露的;正像他笔下自然流淌的那条河,不需要任何的刻意营造和修饰,写得不着痕迹。

不同的作品有其各自的气质或者意境,有的作品是“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样的意境,有的作品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磅礴,有的作品是“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日,飘飘兮如流风之回雪”的怅惘,而沈从文的作品则是“风过疏竹,风去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潭不留影”的自然气质。

如水一样的文字,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个鲜活动人的形象;而蜿蜒流淌的河水也是这幅长卷的主线。湘西地方因山岭阻隔,陆路交通闭塞,横贯湘西大地的沅水及其支流便成为湘西与外界联系的唯一纽带。《湘行散记》中的人物,商贩、妓女、水手、兵士、农人、矿工……皆围绕大河展开种种生活,而妓女和水手正是因河道而繁荣的职业。那些人儿有情有义,在苦难中顽强地活着,和命运、自然做着抗争。简单而朴素的描绘,使读者看来,俨然是一幅湘西版的清明上河图。

沈从文出生在湘西,年少时游荡在沅水流域各个码头,水手们粗鲁的语言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船上人的野话,虽粗鲁,却幽默诙谐,寥寥数句,就能很恰当地表达丰富的语言意思和感情。这些语言特点,都被作者运用在《湘行散记》之中。如“我管你咬我的××!不管你你还会有命! 落了水爬起来,有什么可哭?我不脱下衣来,先生不把你毯子,不冷死你!十五六岁了的人,命好早×出了孩子,动不动就哭,不害羞!”(《辰河小船上的水手》)拦头水手的一番骂,很贴切地表现出他仗义、率直的个性,也把小水手性格懦弱,孩子气的一面勾勒了出来。

     又如“‘牛保,牛保,狗×的,你个狗就见不得河街女人的×!’‘宋宋,宋宋,你喊什么?天气还早咧!’‘早你的娘,人家木簰全开了,你×了一夜还尽不够!’‘好兄弟,忙什么?今天到白鹿潭好好地喝一杯!天气早得很!’‘天气早得很,哼,早你的娘!’”(《一个多情的水手和一个多情妇人》)多情的水手牛保因贪恋吊脚楼上热被里的妇人,耽误了开船时辰,而另一个水手宋宋在焦急催促中大声辱骂,作者原文照录的对话,把一个行船人的生活场景描绘得生动活泼!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