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的全年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多少算小康)

小康家庭年收入标准

按照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内涵的规定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即该家庭达到小康水平,也就是年入20万-40万就可以称之为小康家庭了。

【拓展资料】

小康水平是指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得到较好满足的程度。其主要标志是: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人们的基本生活资料在数量上已经得到满足,生活比较舒适和安逸;消费结构有了显著的改善,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在消费资料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消费形式多样,消费质量提高,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采,人的素质有了显著提高。

邓小平说:“达到小康水平,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中国“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800美元”。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将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

中外有两个不同体系的小康生活标准:一是以消费结构为参照系数的标准,即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在50%以下(恩格尔系数);再一个是以人均GDP(国民生产总值)为参照标准。

小康水平与小康社会的区别:小康水平与小康社会的区别有两点:

首先是范围不一样。上个世纪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建设小康重点在解决温饱,提高物质文明水平,而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决不是单纯的物质文明,还应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标准不一样。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那么按此目标,人均GDP就要超过3000美元,符合世界银行各国收入水平四类划分标准中的中上等国家水平。

可以肯定的是,在对全面建设进程进行检测和量化时,不仅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统计临界值,而且要全面反映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

全面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特别将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具体就是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人均收入”,是指全年的收入?还是月收入?

“人均收入”是指全年的收入。

人均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内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收入占有量。人均国民收入与国民收入成正比,与人口数量变动成反比。它基本上可以反映一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民的生活水平。

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决定于下列因素: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质消耗的节约;总人口的变化;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高低。

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是衡量一国的经济实力和人民富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收入类别:

包括现金收入和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分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

工资性收入包括受雇于单位或个人、从事各种自由职业、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福利。

经营净收入,计算公式为: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

财产净收入包括利息净收入、红利收入、储蓄性保险净收益、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租金净收入、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

——人均国民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月收入还是年收入?

年收入。

由于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物价上涨的因素,使得相同的货币所能购买到的生活消费品和社会服务的数量与基期相比相应减少,造成货币的购买力下降,货币贬值。因此,计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时,必须要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在目前国家统计部门所编制的各种价格指数当中,最能反映物价对人民生活影响程度的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计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时,都是扣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小康家庭年收入是多少?

按照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内涵的规定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即该家庭达到小康水平,也就是年入20万-40万就可以称之为小康家庭了。

小康的标准和我国现阶段小康水平(总体小康) 1991年国家统计与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组成了课题组,按照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内涵确定了16个基本检测和临测值。

这十六个指标把小康的基本标准设定为: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

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

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4、城镇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

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

6、人均蛋白质摄入量75克。

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

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

10、成人识字率85%。

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

12、婴儿死亡率3.1%。

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

14、电视机普及率100%。

15、森林覆盖率15%。

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词汇简介

中产阶层(或中产阶级),是社会稳定的基石;能否形成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高品质民主的前提条件。中二代,是世界各发达国家高科技人才的主要来源。

中产阶层的主要来源:主要是教育和能力发展正常的中产子女(二代或多代),部分接受了良好教育并有较强职业能力的“贫二代”,以及少数“返贫”的“富二代”。

中产阶层发展的主要障碍:部分国家的社会制度,阻碍了贫困阶层子女的上升通道,使社会阶层固化。在中国,城市一胎化的人口政策,严重地阻碍了中产家庭的正常发展,已经成为中产阶层的最大风险,并使现有的中产阶层快速减少(流失)。

家庭人均年收入多少算小康?

按照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内涵的规定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即该家庭达到小康水平,也就是年入20万-40万就可以称之为小康家庭了。

小康的标准和我国现阶段小康水平(总体小康) 1991年国家统计与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组成了课题组,按照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内涵确定了16个基本检测和临测值。

这十六个指标把小康的基本标准设定为: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

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

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4、城镇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

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

6、人均蛋白质摄入量75克。

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

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

10、成人识字率85%。

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

12、婴儿死亡率3.1%。

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

14、电视机普及率100%。

15、森林覆盖率15%。

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一、家庭富裕情况划分

富人家庭:年入200万以上,富裕家庭:年入80万-200万,中产家庭:年入40万-80万,小康家庭:年入20万-40万,贫穷家庭:年入10万-20万,贫困家庭:年入05万-10万,困难家庭:年入03万-05万,特困家庭:年入3万以下。

二、小康标准。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3、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4、恩格尔系数低于40%。

5、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6、城镇化率达到50%。

7、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8、大学入学率20%。

9、每千人医生数2.8人。

10、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小康标准

百度百科-小康水平

0

评论0